天价片酬被限制之后 现在的影视公司和明星都咋样了
2018年,當明星天價片酬的爭議聲愈來愈大時,一份《通知》下達,確定了如下標準:所有電影、電視劇或者網絡視聽節目的全部演藝人員和嘉賓,總片酬加起來不能超過節目或者影視作品總成本的40%,而其中主要演員的片酬,不能超過整體片酬的70%。
除此之外,還要求單個藝人的單集片酬,不許超過一百萬,總片酬不得超過五千萬,都是含稅的金額。
至此,有關明星天價片酬的喧鬧聲告一段落。影視圈震動,大眾鼓掌叫好,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影視作品的制作中,才能逐步提升作品的整體質量,這對于觀眾來說,無疑是一件好消息,但對于那些影視公司和經紀公司呢?
對于影視制作公司而言,它們應該是高興的,最起碼不用花那么多錢去請明星了,但對于那些指著明星吃飯的經紀公司而言,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明星的收入被限制,公司的業績自然就很難提高,曾經一個一線明星一年能創造兩三億的收入,現今無疑會大打折扣,真稱得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種情形,也直接在股市中得到體現,諸如慈文傳媒、歡瑞世紀等文娛公司,2018年股價一路下行,紛紛腰斬,有人說,文娛圈的寒冬來了。
事實上,寒冬來臨,也是去除污垢的一種好方法,徹底凈化和洗盤,也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價值提升。
以電影圈為例,早些年撈快錢之風盛行,邀請一兩個流量明星壓陣就能獲得不錯票房,更是涌現出了一些備受質疑的綜藝大電影,影迷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受過一兩次騙后,沒有人在為其買單,流量明星主演的電影,因質量不過關票房撲街的例子比比皆是,綜藝大電影更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風向轉正之后,國內電影票房一路沖高,好電影不斷,之前不怎么熱門的軍事題材影片《戰狼2》《紅海行動》分別拿下56.8億和36.5億票房穩坐影史票房前兩名;就連現實題材的《我不是藥神》,這種曾經被定義為小眾電影的存在,都拿下了30億的票房佳績。
以史為鑒,更何況這種例子就在眼前,被稍稍凈化的電影領域都能有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在被嚴格約束下的影視圈,或許也會帶給我們驚喜。(還記得沒有一線流量明星壓陣,卻收視率破8的《人民的名義》嗎)
從營收架構來看,影視經紀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于五大方面,分別是電視劇銷售、電影銷售、影院票房分成、廣告以及經濟業務。
天價片酬被遏制后,公司在明星身上的片酬收入會減少,但相應的,自己在制作影視作品中,這部分的支出也相應會減少,各家公司的業務側重不同,很難說誰有損失,誰會從中得利。
相應的,影視公司如果能以此為契機,制作出令人滿意的高口碑作品,后續的銷售價格自然會得到提升,這還是在沒有投入過高片酬邀請一線明星的基礎上。在這種環境中,影視公司只需要考慮提升自己的作品質量即可,成本低了,銷售額反而高了,相信所有的公司都樂于看到這種情況出現。
對于明星而言,打磨自己的個人實力要遠比多賺那幾千萬似乎更有價值,畢竟,一個只想著撈錢,卻缺乏自身硬實力的明星,很難服眾。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天价片酬被限制之后 现在的影视公司和明星都咋样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AT:1019. 数字黑洞 (20)
- 下一篇: 有相互宝还需要买重疾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