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生的职业建议 [转] - 看懂了不一定在高位,在高位的必须看懂了、信息量很大,多学学!...
前段時間我和一個同事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討論。我們重新審視了我們的工作歷史,并探討了那些可以稱之為豐富多彩的個人特性是如何對我們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的。之后我發現在我剛走出校園的時候確實有點混蛋(某些人也許會說我現在依然有點混蛋,不過這是題外話了)。那時候的我是一個自負,刻薄并不知道尊重其他人的人。不過我想那時候的我知道這些并反而對于這樣的我感到自豪。
過去,我喜歡直接指出那些更加資深的工程師他們的錯誤,盡管大多說時間我是對的,但我卻沒有能力去讓它起作用。曾經在一次正在進行的會議中,有個高級工程師打斷了我,他當時說的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如果你還不閉嘴的話,我就把你揍出屎來。”當時我對這句話嗤之以鼻因為我知道他不敢,但多年以后我才意識到這句話的背后含義:他真的想要這么做。
從那之后我成長了許多,我學會了注意言辭并不受本性的影響去尊重別人。我會在專業場合將諷刺之言抑制于口,而在與好朋友的私人場合下將其宣泄于外。?我并非無師自通學會自制力以及很多其他的寶貴經驗,它們是在伴我一路走來的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學會的。如果不是他們,也許我那糟糕的人際關系早已挫毀我的事業。
回想起來,正是由于這些我所接觸到的人才使得我的事業變得如此順風順水。一路之上的導師們將一個純粹的菜鳥塑造成一個我可以為之自豪的人。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之下,我現在不僅是一個好的程序員——同時也是一個好的隊友和好人。他們對我的人生的影響是如此之深,以致我現在依然會將他們的建議轉述給我現在指導的同事們。
同時,我也發現他們的建議具有普適性,所以我想將這些伴我一路成長的建議?分享給大家??。當然,?由于我的記憶力沒有那么好所以我所復述的會與原話有些出入,?不過我想我應該已經抓到了它們中的精髓部分。
不要做快餐師?
我最早的一份工作只持續了8個月所在的公司就倒閉了。?當我在和我的經理討論接下來我該去做什么的時候,他給我了這樣的建議:
Nicholas,?你比你的代碼更有價值。?不論你的下一份工作是什么,確保你不會成為一個快餐師。不要接受一份告訴你了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的工作。?你需要工作在人們不僅欣賞你的工作能力也同樣欣賞你對產品的觀點的地方。
我一直把它牢記在心里。?成為一個履行者并不好——你需要去參與到通向實現之路的過程中。好的工程師不會僅僅?服從安排,他們給產品的主人發送反饋并與他們一起工作來使得產品變得更好。幸運的是,?我明智地去選擇我的工作并從不使自己陷入到人們不尊重或者不重視我的觀點的環境中。
?自我推銷
一天我在雅虎的第二任經理將我拉到一邊并給我了一些建議。他說他曾經觀察我的工作并覺得我有些內向
你的工作完成的很棒,真的很棒。我喜歡你的代碼樣式并且它們很少出bug。但是問題是其他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想要獲得與你所做的事相稱的名分,你得讓其他人了解這些。要讓別人注意到你,你需要做一些自我推銷。
我花了一些時間來領會他上所說的話,不過最終我想通了。如果你工作做的好,但是沒有人知道你工作做的好,那么工作做的再好對你也沒有任何人知道。?你的上司可以去支持你但是卻不能為你證明你的情況。組織中的群眾需要了解你的價值,達到這個目的的最好的方法是告訴別人你做了什么。
現在我會把這條建議提給許多同事。自我推銷并不意味著:“看我,看我,我很牛B。"?它意味著讓別人知道你在某個時間點完成了一個重要指標或者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它也意味著向別人展示你所引以為傲的工作成果。它意味著為彼此的成就而慶賀。它意味在組織中有存在感。在角落里默寫代碼稍顯古怪?——別這樣搞。發封簡短的郵件:“嘿,我剛搞了個新的郵件布局。你們覺得它怎么樣?"會大有裨益。
?始關乎人
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很追逐職稱。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去升職。于是我在雅虎首頁的第一次和上司的一對一會議上,我問他怎么做才可以晉升。他的話語至今縈繞在我耳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不能根據技術來評價你了,現在要看你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曾經接受到的關于軟件工程專業的最好建議。他太對了。在那個階段,已經沒有人回去懷疑我的技術能力了。在他們眼中,我是一個寫的一手優質的好代碼并很少出bug的家伙。我所欠缺的是領導能力。
之后,我曾看到無數的工程師遇到他們的事業瓶頸。他們聰明,寫的一手好代碼,然而由于與他人協作能力的缺乏卻讓他們裹足難前。每當有人在軟件工程事業中停滯,我都會將這條建議轉述給他們,而且它的確能恰到好處的幫到他們。
它沒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在雅虎的有段時間,我非常失落。不,與其說是失落,倒不如說是憤怒更加準確。我靠頻繁的與他人爭辯來發泄我的怒火。一切都糟透了,我并不想如此下去。在一個特別艱難的日子,我向我的一位導師請教當一切都如此之糟的時候如何去保持冷靜。他的回應是:
這很簡單。你必須認識到:這些都不重要。今天一些蹩腳的代碼被準入了,明天網站掛了。那又怎樣呢?工作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工作問題都不是真的問題。對你最重要的是工作之外發生的事情。我回到家看到我老婆在等著我,這就很美好了。
那時我才從馬塞諸塞州搬到加利福尼亞,朋友也很難交。工作完全構成了我的生活,只有它才讓我感覺到自己還是一個完整的人。工作的走向完全意味著我生活的走向。這次談話讓我明白了我必須得去找尋生活中除工作之外, 在其中可以忘記工作上的煩惱的的部分。
他是對的,當我試著轉變心態并將那些工作上的煩心事歸類于“工作上的事”,我又能清醒的思考了。我會冷靜的對待工作并有了更好的人際關系。
人各有路
當我在雅虎首次升任首席工程師的時候,我曾向我的主管請教說如何更好地理解這個角色所肩負的責任。我知道我需要更像一個領導,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有威信。我找他尋求幫助,他如此說:
我不能明確的告訴你如何去變得有威信,這需要你自己去找。千人千路,你唯一需要做的是去找一個你可以接受并讓你感到合適的方式。很遺憾我不能告訴你它是什么,但既然你在這個位置,就必須去找到它。
那一年我花了許多時間去觀察那些權威人物以及他們與其他人交往的方式。我把他們走路,說話,處理問題的方式做了筆記。在經歷百種嘗試之后,我終于找到了屬于我的那種方式。這是每個追求權威的人都要經歷的荊棘之路,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不過相對他人而言,我比較幸運的是在出發之前已經有導師指給我了線索。
從“如何做”到“做什么”
在一次我與經理的談話中,我問他對于處于新職位的我的期望是什么。他回答說:
以你今天的位置來說,你已經明白了“如何做”這個問題,比如說我們會告訴你需要完成什么然后你能明白的想出如何去完成。不過對于你的新職位,你需要學會回答“做什么”這個問題,我期待你來告訴我你需要做什么。
這是許多工程師泥足深陷的部分,也許如果不是這條建議,我也會陷進去。從“如何做”到“做什么”的轉變非常困難而且需要大量的時間。它也需要你去成熟的均衡自己的個人欲望以及工作重點。畢竟,如果你能夠任意支配你的時間,你也需要為你的產出負責。
在Box,我們稱之為“奔跑的開環”,它意味著你們可以在盡量少的關注下做你們的事情,但是你們所做的整合起來卻依然需要對公司或者機構可以造成積極的影響。許多想要到達下一級別的工程師會在此受挫,所以我依然會將這條建議給予需要的人。
在其位,謀其政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會議,一言不發的從開始坐到結束。后面在一次與主管的一對一會議中,我提到了這件事,說我剛參加了一個不明不白的會并且沒有發表任何一件。他說:
這種事永遠不要有下次了。需要你參與一個會議,事出必有因。如果你不知道這原因,那么問下別人。如果沒來由那么就撤吧。你現在扮演的是領導角色,就需要做領導該做的事情。不要默默地走進房間。盡可能表現出你的控制力,同時其他人也會認同它。
這條建議讓我想起了高中時候表演課上學到的內容:沒人知道你正在虛張聲勢。如果你能在緊張的時候表現的很輕松,那么其他人就不會知道你很緊張。領導力也是如此。俗語有云:假戲久坐假成真。從那時起,我不會再默不作聲的參加會議。我會確定一個會議是否真的需要我去參加才去參加。
退一步海闊天空
曾經有段時間,團隊中充滿了各種爭論。不過通常我會借用自己的權威性來結束這些爭論,我也為之感到驕傲。那時我有種“終結者”的感覺,然后我的上司注意到了這點,并給我了如下建議:
我看到了正在進行的大量爭論,并且我知道你常常最終會贏。雖然在大多時間你都是對的,但偶爾也讓他們贏一次吧。從中挑選真正對你有意義的事情并為之努力,然后放過其他事情。百爭百勝其實并沒有必要。
對于這條建議,我一開始是抵觸的。既然幾乎所有時間我都是對的,憑什么要讓別人贏?不過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去相信他的直覺了,所以我決定放手一試。最終的結果是再沒有那么多的爭論了。人們不再覺得他們必須要勝過我,我也更善于辨明一件事情是否值得我去那么關心。我會在重要事項上堅持我的觀點,至于其他的交由他們來解決。自此,所有會議的激烈程度都大幅下降了。
總結
回望畢業時那傲慢地自己,誰能料到我的事業人生會有今天。那時的我對誰也不服氣,在別人眼里是個聰明卻難相處的家伙,只有情非得已之下他們才會來和我打交道。如果不是這一路上的各位導師,以及事業早期那幾次難堪的失敗,我那糟糕的人際溝通技巧(或者由此導致的其他不足)早已將我完全搞垮。這些天,我會定期地去找那些比我有經驗的人并尋求建議。可能我已不再犯那些明顯的大錯誤,但是我更不會去等到錯誤發生之后才去找尋求那些我信任的資深人士的意見。
我在雅虎的最近五年是我事業轉折點中最重要的一些。我不僅能夠研究大量的有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有幸結識了組織中許多很棒的經理以及其他導師。時至今日,我可以成為一個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真實生活中都會為之自豪的人,這些談話居功至偉。
如果要我給一條首要的建議,那就是“找出在工作中在某一方面(技術,組織能力等)強過你的人,并去靠近他們。試試看去經常性的跟他們一起吃午飯或和咖啡來汲取他們大腦中的大量知識,你的事業甚至是你的人生都會走向出乎意料的更好。
原文鏈接:http://www.nczonline.net/blog/2013/10/15/the-best-career-advice-ive-received/
轉自:http://plhyc1216.weebly.com/1/post/2013/11/the-best-career-advice-ive-received.html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quenteenfix/p/344669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影响一生的职业建议 [转] - 看懂了不一定在高位,在高位的必须看懂了、信息量很大,多学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乌鲁木齐中建玖悦是毛坯房还是精装修?
- 下一篇: Rocky(d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