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r怎么移动骨骼_日本这款人形机器人竟是多个机器人乐队的前辈!拥有人类骨骼,还会击鼓...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個運動起來會流汗的機器人?
這個名為Kengoro(腱悟郎)的人形機器人由東京大學JSK研究所開發,完全模仿人類的身體構造,不僅擁有仿人的骨骼,還有仿人的肌肉收縮結構,為了散熱,還模仿了人類出汗的本領。這個機器人是JSK實驗室開發的第五代人形機器人,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則是它并不怎么出名的二哥——Kojiro(小次郎)。小次郎身高158cm,體重約為45kg,與一個十歲小男孩的身高體重相仿。
它的外形則與游戲《洛克人》的造型相似,說其是機器人形象的靈感來源也很有可能,畢竟研究人員用來操控機器人的工具可是PS3的游戲手柄~
JSK實驗室研發的人形機器人的一大特點就是它們都擁有類似人類的骨骼和肌肉結構,這能讓他們擁有更靈活、更接近人類的動作。與傳統機器人裝在關節處的重型電機驅動不同,小次郎所使用的電機體積小、重量輕,用于帶動安裝在身上各個部位的電纜,模仿肌肉的收縮和放松。小次郎身上大約有一百個類似的肌腱結構,能夠賦予它近60個自由度。每個電機單元都有一個旋轉編碼器、張力傳感器、以及電流溫度傳感電路,驅動器電路板會根據溫度自動調節輸入電機的電流。
同時,小次郎還擁有一根脊柱,讓它能夠向各個方向扭動身軀,像人類一樣前傾后仰,或只移動上半身。
為了跟蹤它的運動和姿勢,研究人員在它的球形關節和腳踝等關節中置入了傳感器。另外還安裝了一個加速器和兩個陀螺儀,保證機器人的平衡,讓它能夠靈活地做出各種動作不會摔倒。
這種骨骼肌肉系統唯一的缺點是難以進行精確控制,因為這種系統大多是非線性的,難以進行精確的物理建模。為了研究機器人的控制算法,研究人員利用迭代學習,讓小次郎把復雜的動作一步一步地記下來,比如一動不動地在桌子前坐9個小時玩開心農場,再回顧錄像改進控制。
比如這個擁有88根手指的鋼琴家機器人,泰奧四代,它的手指覆蓋了所有琴鍵,彈琴速度可以秒殺任何人類,面部的攝像頭令它可以和觀眾進行互動,已經可以稱作是一名成熟的鋼琴家了。
比如這支曾經被馬云爸爸邀請參加晚會,給張杰伴奏的機器人樂隊——德國的“鋼鐵重金屬天團”Compressorhead。這只樂隊由3個身高約1.5米的機器人組成,分別擔任吉他手、鼓手和貝斯手,雖然長相都有些怪異,但業務能力沒得說。
比如以指揮聞名的來自ABB的機器人YUMI,會指揮、會拉小提琴、還自學了舞蹈,真是多才多藝。
還有前段時間各媒體爭相報道的清華大學“墨甲”機器人樂隊,是第一支中國風機器人演奏樂隊,三位機器人樂手排鼓“開陽”、竹笛“玉衡”和箜篌“瑤光”為觀眾們帶來了一臺美妙的舞臺音樂劇《墨甲幻音》。
長江后浪拍前浪,小次郎這個前浪馬上就要被拍死在沙灘上,作為前輩,還需要多多努力,才能在廣闊的世界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也希望久久沒有消息了的JSK研究所能夠再加一把勁兒,穩固住自己人形機器人研究的領先地位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lender怎么移动骨骼_日本这款人形机器人竟是多个机器人乐队的前辈!拥有人类骨骼,还会击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排水量堪比7艘辽宁舰!
- 下一篇: 新手怎么磨90度三刃倒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