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云论坛:疫情挑战下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
2020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并迅速蔓延,給社會帶來巨大影響的同時,也為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者帶來新的挑戰。值此疫情之際,由愛思唯爾旗下大數據期刊Big Data Research發起的“愛思唯爾云論壇:疫情挑戰下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將于4月18日在線舉辦。
本次論壇邀請多名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學者分享他們近期的最新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來自阿里巴巴華先勝副總裁的達摩院新冠肺炎AI技術服務及應用,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杰出教授劉兵老師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相似性和進化分析,來自清華大學唐杰教授的基于知識的全球新冠疫情風險評估和復工輔助決策系統,來自浙江大學陳為教授的疫情大數據可視化,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高曉沨教授的基于數據建模的疫情傳播分析,來自同濟大學王昊奮研究員的新冠開放知識圖譜,來自愛思唯爾王巍博士的科研信息大數據實時支撐疫情分析以及出版人李季萌的Big Data Research助力大數據時代的科研合作與交流等多個精彩主題報告。
直播時間和觀看方式
2020年4月18日(周六)
10:00-15:30
?手機端:長按或掃描二維碼觀看?
掃描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
直播時再次掃描二維碼進入直播間即可觀看直播。
電腦端:使用Chrome瀏覽器打開鏈接?
http://live.vhall.com/251158174
論壇組織
陳華鈞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愛思唯爾Big Data Research主編
應仲豐
愛思唯爾中國區核心內容總經理
演講嘉賓介紹
演講嘉賓一
華先勝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級研究員,達摩院人工智能中心及城市大腦實驗室主任
個人簡介
華先勝,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級研究員、達摩院人工智能中心及城市大腦實驗室主任。華博士是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美國計算機協會杰出科學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2008年獲MIT技術評論“全球35個35歲以下杰出青年創新者”稱號(TR35)。1996年和200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分別獲學士和博士學位;之后分別工作于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美國必應搜索引擎,以及微軟美國研究院,從事多媒體、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方面的研發工作。2015年4月加入阿里巴巴,負責云上視覺智能計算的技術研發。在國際主流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擁有授權專利60余項。華博士將擔任多媒體智能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會議ACM Multimedia 2020年大會主席。
演講主題
達摩院新冠肺炎AI技術服務及應用
介紹達摩院在疫情期間利用視覺AI、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基因等核心技術快速研發針對新冠病毒感染診斷、基因分析、蛋白分析、疫情預測、跨語言交流及機器自動問答方面的能力,并快速部署為可規模化服務的經驗。
演講嘉賓二
劉兵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杰出教授, IEEE Fellow/ ACM Fellow
個人簡介
劉兵教授現為北京大學的講席教授(目前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休假-UIC杰出教授),他在數據挖掘和情感分析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的貢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據挖掘、情感分析、終身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他獲得2018 ACM SIGKDD創新獎,為ACM Fellow、AAAI Fellow和IEEE Fellow。
演講主題
全基因組相似性和進化分析:探究新冠病毒起源
我們收集了377個公開發布的COVID-19病毒、先前已知的4種引起流感的冠狀病毒以及其他7種致命性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然后利用我們最新研發的大序列數據分析工具I-MLCS、現有的MEGA 6.0系統和聚類算法,對來自21個不同國家的COVID-19病毒序列以及COVID-19病毒與其相關病毒的相似性和進化關系進行了計算分析。分析結果可能會對相關領域專家找到病毒的源頭、疫苗及治療藥物的研發等有所幫助。
演講嘉賓三
唐杰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個人簡介
唐杰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系副主任,獲杰青。研究興趣包括:認知圖譜、數據挖掘、社交網絡和機器學習。發表論文300余篇,引用14000余次。主持研發了研究者社會網絡挖掘系統AMiner,吸引全球220個國家/地區1000多萬獨立IP訪問。擔任國際期刊IEEE T. on Big Data、ai open的主編、ACM TKDD的執行主編以及國際會議CIKM’16、WSDM’15的PC Chair、KDD’18大會副主席。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KDD杰出貢獻獎。
演講主題
清華大學知識疫圖
知識疫圖-全球新冠疫情智能駕駛艙(COVID-19 Graph - Knowledge Dashboard)是一個基于知識的全球新冠疫情風險評估和復工輔助決策系統,提供基于知識驅動以及全球疫情統計數據和預測模型對世界各地的疫情發展及風險狀況進行量化評估和預測(Forecasting);并跟蹤(Tracing)最新各方面疫情進展,包括科學研究、政府動態和社會輿論等各方面;面向地區、機構和個體提供復工復產(Recovering)各方面的輔助決策支持,包括地區疫情風險評估、政府政策推薦、個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自測評估等。
演講嘉賓四
陳為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個人簡介
陳為,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專項“云計算與大數據”專家組成員,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中國計算機學會CAD&CG專委會秘書長。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優青等項目十余項。研究興趣是數據可視分析和人機融合智能。任5個國際期刊、5個國內期刊編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10余次。出版著作6部,發表本領域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6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次。
演講主題
疫情大數據可視化
大數據可視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國內外新冠病毒疫情可視化的代表作品分享。
演講嘉賓五
高曉沨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個人簡介
高曉沨,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博士,研究方向:數據工程、網絡優化等。近年來發表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推薦期刊會議論文130余篇,包括TON、TMC、JSAC、TKDE、TPDS、TC等期刊,以及WWW、NeurIPS、SIGKDD、INFOCOM、IJCAI等國際會議。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數據庫專委會委員、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會委員、大數據專家專委會通訊委員。曾七次獲得國際學術會議最優論文獎,指導學生參加建模競賽,2017年因打破美國大學生數學與交叉學科建模競賽33年來的歷史記錄而榮獲“Doug Faires終身成就與特別貢獻獎”,2018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斬獲本科組最高獎項“高教社杯”(1/38573,概率:0.0026%)。
演講主題
基于數據建模的疫情傳播分析
對于流行病毒的傳播進行準確、有效的預測分析,是疫情科學防控的重要一環。如何分析病毒傳播的內在特征、如何結合重要因素,如檢疫的有效性和返工返學人潮流動的影響、如何把感染者個體傳播行為與大規模疫情擴散傳播有機結合都是精準預測的關鍵因素。本報告將結合社交大數據傳播特性對本次疫情構建數據模型并預測分析,并介紹上海交通大學數學建模隊的相關模型設計,希望研究各種措施對控制疫情的效用,從而輔助政策決策,為有關部門提供支持。
演講嘉賓六
王昊奮
同濟大學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
個人簡介
王昊奮,同濟大學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CCF YOCSEF上海優秀AC,上海市優秀博士。長期在一線人工智能公司擔任CTO之職,擁有前沿科技視野及豐富的研發管理經驗,榮獲徐匯區學科帶頭人人才計劃。他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開放知識圖譜聯盟OpenKG發起人之一。他負責參與多項省部級AI相關項目,發表90余篇AI領域高水平論文,被引用次數達到2000余次,H-index達到21,并受邀在自然語言處理國內頂級會議NLPCC多次擔任知識圖譜方向主席。
他構建了全球首個可交互養成的虛擬偶像—“琥珀·虛顏”;所構建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已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億人次,并成功入選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最佳AI應用案例。在眾多國內外知名競賽中獲第一名的好成績。目前,他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術語工委主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委會副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AI校友會秘書長等社會職位。
演講主題
新冠開放知識圖譜
隨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疫情的不斷發展,有關疫情的各類信息也在持續更新。OpenKG 緊隨疫情發展,陸續發布了包括百科、科研、健康、臨床、流行病學、事件、人物、防控等在內的新冠知識圖譜開放數據集(簡稱新冠開放圖譜)。在本次報告中,我將代表OpenKG向大家分享各種新冠知識圖譜的構建流程,跨數據集的關聯與融合,以及背后使用的關鍵技術。我還將系統地介紹新冠開放圖譜的命名規范、語義格式、數據規模與質量評估,和統一訪問接口等內容。最后,將展望基于上述開放數據集的潛在智能應用和進一步發展方向。
演講嘉賓七
王巍
博士,愛思唯爾科研合作部合作經理
個人簡介
王巍,博士,現任愛思唯爾科研合作部合作經理,主要負責愛思唯爾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的科研合作項目。曾任科睿唯安及愛思唯爾分析服務部高級分析師,支持大學、政府、基金組織、企業的科研管理、決策以及科研資源的宏觀調控工作。王巍擁有生物學博士學位,曾任中科院副研究員。具有多年科技評價與分析經驗。
演講主題
愛思唯爾科研信息大數據實時支撐疫情分析
1、愛思唯爾實時疫情資源中心簡介
2、相關Infographics內容介紹及解讀
3、數據源、分析平臺及解決方案
演講嘉賓八
李季萌
愛思唯爾學術期刊部出版人
個人簡介
李季萌,現任愛思唯爾學術期刊部出版人,主要負責愛思唯爾計算機硬件,微電子及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期刊發展與合作。曾任Taylor&Francis亞太區出版編輯,負責支持中國區學術期刊的內容拓展、學協會合作及組織協調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在此之前,李季萌任職于MDPI,擔任環境及公共健康類期刊的責任編輯,具有多年在開放獲取領域的出版經驗。
演講主題
Big Data Research——助力大數據時代的科研合作與交流
1、Big Data Research創刊背景
2、期刊發展及展望
論壇議程
本活動面向廣大科研學者免費開放,掃描海報二維碼,即可報名觀看。
????
現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們了
進入知乎首頁搜索「PaperWeekly」
點擊「關注」訂閱我們的專欄吧
關于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個推薦、解讀、討論、報道人工智能前沿論文成果的學術平臺。如果你研究或從事 AI 領域,歡迎在公眾號后臺點擊「交流群」,小助手將把你帶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爱思唯尔云论坛:疫情挑战下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零刻 GTi12 UItra 迷你主机
- 下一篇: 一只小猪多少钱 猪肉价格走势及市场行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