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V Neural Architects Workshop - 对话深度学习大咖
兩年一度的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ICCV) 將于 2019 年 10 月 27 日 - 11 月 2 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作為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除了主會議程,各個 Workshop 也備受業內人士關注。其中,Neural Architects Workshop 尤為亮眼。
該 Workshop 旨在將深度神經網絡相關領域內的專家與研究者匯集到一起,回顧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的發展歷程與應用實例,并從中總結經驗;討論現有神經網絡模型存在的問題并展望較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并由此推動和提升工業應用場景下技術與系統的性能和實用價值。
在計算機視覺研究中,特征的提取和表示是一項基礎而重要的任務。如何從數據中提取有效特征從而為實現機器感知和認知提供信息一直是領域內的熱點及難點問題。近年來,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 DNNs)以其卓越的性能廣泛影響了計算機視覺領域,在基礎的視覺處理任務(如圖像分類、目標檢測和實例分割)和更高層的語義理解任務(如環境感知和視頻理解)上均取得了矚目的進展。伴隨著一系列通用網絡結構和面向任務(task-oriented)組成模塊的提出,神經網絡的實用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這其中既包括人工設計的結構,也包括近期頗受關注的模型自動搜索方法。
Neural Architects Workshop 舉辦的初衷是希望讓更多的研究者參與并展示在神經網絡結構設計優化相關的經驗、思考及創新,共同助力 AI 技術的發展。
該 workshop 主要由牛津大學 Visual Geometry Group (VGG) 與中國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Momenta 聯合發起,為期 1 天(2019 年 10 月 28 日)。計算機視覺領域奠基人 Alan Yuille、馬爾獎獲得者 Ross Girshick、Faster RCNN 和 ResNet 作者任少卿等知名專家學者將會聚一堂,為大家帶來精彩的主題報告,并與參會者進行交流。
workshop 部分演講嘉賓
目前論文正在征集中,評選出的最佳論文將在現場進行演講(oral presentation),其他優秀論文將在 poster 環節展示并與在場學者們交流。除長論文外,也歡迎以短論文形式展示已發表或正在進行中的工作,與眾學者交流與討論。
?
論文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但不局限于此):
理論性或經驗性的理解現有深度神經網絡結構
面向不同視覺任務的結構設計
神經網絡結構的自動搜索和設計
神經網絡相關的大膽創新
對現有基礎模塊或單元的探討
深度神經網絡模型與優化
現有結構在不同視覺任務上評測和分析?
關于 Momenta
Momenta 成立于 2016 年,致力于「打造自動駕駛大腦」,其核心技術是基于深度學習的環境感知、高精度地圖、駕駛決策算法。產品包括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方案,以及衍生出的大數據服務。
演講者
Alan Yuill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杰出教授,計算機視覺領域奠基人。師從霍金,曾擔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視覺識別與機器學習中心主任和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的主席,馬爾獎獲得者(Marr Prize,計算機視覺研究方面最高榮譽)。
?
Raquel Urtasun:Uber ATG 首席科學家兼 Uber ATG 多倫多地區負責人,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加拿大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研究主席以及人工智能矢量研究所的聯合創始人。研究興趣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機器人、人工智能和遙感。
Raquel 曾三次獲得 Google 研究資助計劃(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s),一次 Amazon 研究資助計劃和兩次 NVIDIA 先鋒研究獎。分別于 2013 年和 2017 年獲得 CVPR Best Paper Runner-Up Award。
?
Ross Girshick:Facebook AI Research(FAIR)研究員,致力于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師從 Pedro Felzenszwalb 教授。在加入 FAIR 之前,Ross 就職于微軟研究院。研究興趣包括基于像素層級的物體識別和將自然語言處理與計算機視覺相結合的視覺推理任務。
Ross 曾獲得 2017 年 PAMI 青年研究員獎,并因提出通用物體檢測 R-CNN 系列方法而聞名。馬爾獎獲得者。
?
任少卿:Momenta 研發總監,中科大與微軟亞洲研究院聯合培養計算機視覺專業博士。
任少卿是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資深專家,他曾摘得計算機視覺頂會 CVPR 2016 的最佳論文獎,少卿還曾獲得 ImageNet 2015、MS COCO 2015 挑戰賽冠軍,其主導的研究成果 Faster-RCNN 和 ResNet 論文被引用數字已經超過 35000 次。
?
Barret Zoph:Google Brain 高級研究員,參與 Google Brain 第一篇神經網絡結構搜索工作(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with Reinforcement Learning)。曾在信息科學研究所(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與教授 Kevin Knight 和 Daniel Marcu 一起共事,研究興趣包括神經機器翻譯系統。
?
Sara Sabour:Google Brain 團隊成員。參與撰寫的學術論文「膠囊間的動態路由」(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備受業界關注。
?
組織方
Andrew Zisserman: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Andrea Vedaldi:牛津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
Samuel Albanie:牛津大學 VGG(Visual Geometry Group)團隊成員。
申麗:牛津大學 VGG(Visual Geometry Group)博士后,現任職于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
胡杰:Momenta 視覺算法高級研究員。
Barret Zoph:Google Brain 高級研究員。
?
現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們了
進入知乎首頁搜索「PaperWeekly」
點擊「關注」訂閱我們的專欄吧
關于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個推薦、解讀、討論、報道人工智能前沿論文成果的學術平臺。如果你研究或從事 AI 領域,歡迎在公眾號后臺點擊「交流群」,小助手將把你帶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 點擊 |?閱讀原文?| 訪問大賽官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CCV Neural Architects Workshop - 对话深度学习大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神经机器阅读理解最新综述:方法和趋势
- 下一篇: 最后9个名额丨知识图谱理论与实战(线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