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研究院博士图鉴|Be that challenger
圖為曠視研究院日常工作一景
曠視研究院有這樣一批挑戰者
他們是 PhD,更是 Researcher
他們——
深入探索科技發展的前沿陣地
篤信自己的科研價值
渴望見證一行行代碼的快速落地
期待與同樣優秀的人碰撞思維
做自己所愛的事,并且把它做成事業
?
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們可能會遇到這些“險境”:
——小馬同學 基礎模型組研究員?
香港科技大學與曠視聯合培養在讀博士
——越哥 AI系統技術組研究員?
博士畢業于南佛羅里達大學
——?W同學 AI攝影方向研究員?
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
“我們研究的問題分兩類:直接和產品相關的技術問題,間接和產品相關的基礎問題……基礎研究的一個很大特性是成功的可預測性低……”——孫劍 曠視研究院院長
?
“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遠不像行外人看起來那么簡單。數據的采集、清洗、訓練模型和部署產品看起來非常簡單和流程化,中間卻是陷阱重重,耗費資源巨大,要做好非常的難。”——危夷晨?曠視上海研究院院長
圖為基礎模型組負責人張祥雨博士
但即使途中會遇到各種困難,
他們仍愿保持初心,
談起當初選擇曠視研究院的原因:
?
“我是從NLP轉到CV的,我覺得在曠視研究院的工作內容很有趣,這讓我很享受研究的過程。而且和聰明的同事一起共事,會產生很多思維的碰撞。”——小黃同學 LLCV 組研究員?
香港科技大學與曠視聯合培養在讀博士
?
“從讀 paper 到各種 Tech Talk,這里有完整的成長培養體系,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平臺。”——小馬同學 基礎模型組研究員?
香港科技大學與曠視聯合培養在讀博士
?
“除了健康的工作環境以外,研究院的工作內容具有挑戰性,不是那種無聊的機械重復的工作。”——小康同學 視頻組研究員?
博士畢業于中科大自動化系 2018 MegFresh 得主
?
“在研究院,做業務和做科研可以兼得,接觸到的都是核心業務,沒有所謂‘邊緣咸魚組’。”——小波同學 檢測組研究員?
博士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我來的主要原因是,這里有我信得過的團隊。”——W 同學 AI 攝影方向研究員?
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圖為曠視研究院日常工作一景
“特別欣賞我們的氛圍,既充滿創意,輕松自由,又非常務實,不裝。”——帆哥 AI 系統技術組?
博士畢業于倫斯勒理工大學
?
“它有一流的技術,長遠的愿景和一大群優秀的人才。這樣一個可能改變職業生涯和行業發展的機會我不能錯過,這次的轉變應該說是水到渠成吧。”——危夷晨 曠視上海研究院院長
?
“在這里能感覺到一種氣息——每個人對技術的執著追求。”——俞剛 曠視研究院檢測組負責人
?
“曠視始終相信,要堅持產品導向,為產品找技術,用學界標桿作為產品定義的牽引。”——范浩強 曠視研究院 AI 攝影方向負責人
因為他們知道,未來大有可期:
有這樣的同伴或導師,與你前行
孫劍 曠視研究院院長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擁有超過 40 項美國或國際專利,自 2002 年以來在 CVPR,ICCV,ECCV,SIGGRAPH,PAMI 五個頂級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100+ 篇,Google Scholar 引用 80,000+ 次,H-index 79,兩次獲得 CVPR Best Paper Award(2009,2016)。研究成果“深度殘差網絡-ResNet”用于 AlphaGo Zero 系統。2018 年,孫劍帶領的曠視團隊獲得 ECCV COCO+Mapillary 四項冠軍。2019年1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孫劍博士擔任首任院長。
危夷晨 曠視上海研究院院長
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視覺領域的資深專家,發表頂會和期刊論文 40 余篇。多次獲得計算機視覺競賽優異成績(COCO 物體檢測,分割,關鍵點等)。
?
張祥雨 曠視研究院基礎模型組負責人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卷積網絡設計、深度模型的裁剪與加速等。多次獲得頂級視覺競賽 ImageNet/COCO 冠軍。代表作包括 ResNet/ShuffleNet v1/v2 等,GoogleScholar 引用數 30000+。
?
俞剛 曠視研究院檢測組負責人
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要負責檢測、分割、跟蹤、骨架、動作行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算法落地工作。多次帶隊獲得 COCO 世界冠軍。
?
范浩強 曠視研究院 AI 攝影方向負責人
?
畢業于清華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攝影和人臉安全。在 CVPR/ICCV/AAAI 等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20 篇,300 Facesin-the-Wild Challenge(ICCV 2013) /FDDB/LFW 等多項挑戰賽冠軍。
田忠博 曠視研究院 AI 系統技術負責人
畢業于浙江大學,目前專注于高性能計算系統構建,曾先后就職于網易,百度,豆瓣。
?
走在自我突破的征途中,這里有:
1000+ 件人工智能專利,32 項國際 AI 競賽冠軍;
代表行業領先技術參與 19 項人工智能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
曠視智能終端數字化解決方案已覆蓋 70% 的安卓手機市場;
曠視開發的刷臉解鎖、刷臉支付、3D 建模、AI 人像光效、超畫質等;
創新應用方案已服務手機 300,000,000+ 臺;
曠視城市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已在全國 260+ 城市落地運行;
曠視樓宇園區數字化解決方案日均服務通行人次 30,000,000+;
實現亞洲最大 500 臺機器人倉高效協同作業;
刷新單倉機器人集群作業行業記錄
? ? ?……
?
2020 曠視研究院博士生秋招提前批項目即將啟動
加入我們的挑戰之旅
為了人工智能終將創造的所有美好!
?
傳送門
歡迎大家關注如下?曠視研究院?官方微信號查看 CVPR 論文解讀?
?
現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們了
進入知乎首頁搜索「PaperWeekly」
點擊「關注」訂閱我們的專欄吧
關于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個推薦、解讀、討論、報道人工智能前沿論文成果的學術平臺。如果你研究或從事 AI 領域,歡迎在公眾號后臺點擊「交流群」,小助手將把你帶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旷视研究院博士图鉴|Be that challenger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CL 2019 | 面向远程监督关系抽
- 下一篇: 商汤科技2020年校园招聘丨以你所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