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顺利着陆火星 天问一号和祝融
5月15日,隨著一陣歡呼聲,我國進行首次火星勘探任務的飛行器天問一號著陸成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難掩激動,忍不住落淚。
他們為何如此激動,關于登陸火星探測,前蘇聯可謂是先驅者,但是前蘇聯探測器在登錄火星到現在的時間里,共發射20多個探測器,但是成功率不足50%。最成功的當屬美國,10次有9次成功。這次探測器的成功著陸代表我國是繼美國后,第三大有能力讓航天器著陸火星的國家。也正是因此,我國以后在火星勘探和計劃上將有獨自自主的能力。
這次天問一號的祝融的著陸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著陸僅用了9分鐘,也正是這九分鐘里,所有關注的人心提到了嗓子眼,從氣動減速到懸停避障,再到緩速下降至著陸成功,每一個人都無比激動。要知道,飛行器在大氣層下降速度達到了2萬千米/小時,九分鐘內飛行器要做到從2萬千/小時降到0米/時,在這里無法用言語表達,只知道這段時間被稱為“黑色分鐘”。
雖然火星與月球的環境氣壓和密度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探測火星的方式與探測月球的方式基本類似。包括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巡視探測、采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等五種。但是沒幾個國家能一次性探測完,所以天問一號的重量達到了5噸重,算是一個比較大體積和重量的探測器了。
天問一號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的設計更是有意思,有著兩個大大的眼睛,六只輪子,很是呆萌。另外由于上面說到這次勘測要完成多種任務,所以祝融為了滿足工作需求,將其太陽帆做得比較大,而且有意思的是太陽帆由四塊太陽能帆板組成,設計成了蝴蝶翅膀的形狀,因此祝融也被人親切的喻為“火星蝴蝶”。設計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是方便收納也可能是因為科學們的浪漫。
火星是緊鄰地球的一顆類地行星,也是太陽系中被認為適宜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人類通過對火星的探索活動,有助于理解火星氣候環境,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勘探了解火星將成為繼月球之后的深空探測熱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天问一号顺利着陆火星 天问一号和祝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理财产品终止什么意思
- 下一篇: 凤凰金融不返款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