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技巧】如果复试时太紧张,遇到不会的问题只能凉了吗?这些技巧收下!
最近大家在緊張準備復試的時候,一定有想過“萬一導師問了我不會的問題怎么辦?就像初試遇到不會的題目一樣......”
復試可能也會遇到不會的問題,只是復試時的場面更直接。面對導師你來不及思考,來不及放下回頭再做。
那么,該怎么辦......
首先呢,不會的情況也分為幾種
【完全不會】【只會一點兒】【會一部分】
以下針對不同情況,仙女整了解決方案。
目錄
第一類:完全不會
第二類:只會一點兒
第三類:會一部分
第一類:完全不會
這種情況確實是非常慘烈的,以“以往的個人經歷”為例。
場景回放:由于本慫人極度緊張,所以面試時 不出所料地 腦子打結,在提問基礎專業問題階段,我就翻車了,當老師問出的那一刻我還暗自慶幸,因為我絕對記得!但實際情況是“我自信的張嘴,然后…成為一個自信的麻瓜”,因為張嘴的一瞬間,突然大腦空白、完全忘記答案。我在大腦里瘋狂搜索殘存的記憶,但是越緊張 越沒辦法動腦,面試老師好心地給了我足夠的思考時間,但是腦子不爭氣,這一問題的失誤給面試打了很大折扣。
解題技巧:首先千萬不要像上面一樣在實在回憶不起來或確實不知道的時候 完全不張嘴,盡量避開較長的冷場時間。
可以委婉表示:各位老師,之前這方面的內容我關注少,實在是不清楚,但是面對一個問題時,我會以怎樣怎樣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有怎樣的先后程序、查詢途徑等等。
讓考官看到你的學術思維,切忌為了不冷場而瞎說一通、不懂裝懂,這樣非常容易露餡,考官追問幾個問題就能把你“咬死”。不要拿學術誠信開玩笑。實在連思路都沒有,也可以說一句“這個問題我確實不是很清楚,請老師賜教”,那也是比等老師給你答案要好一些的。
第二類:只會一點兒
專業內容那么多,文獻、期刊也很多,考生沒有面面俱到地復習也是可能的。有些問題可能無意間看到過,但是并未多關注,所以被問到的時候腦子里只有零星半點的內容。
這種時候穩住心神,可以誠實的表示“對該問題了解較少,但是我會在面試后去查一下,加深印象和了解”,然后談談你是在何處看過或了解過,那一篇文獻或者那一章節大概是闡述什么內容。通過你引出的新內容,考官也許會轉移問題焦點。
同樣的,可以給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讓考官知道你有“搞學術的思維和能力”。
第三類:會一部分
能夠會一部分也已經不錯了,一方面你不是完全沒得說,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你知道的一部分巧妙的轉到你熟悉的領域。可以先闡述自己了解的部分,誠實表示自己所知有限。
但是圍繞這個問題的其它某某話題你比較了解,或者某一觀點正好是該問題的對立立場,你對此比較熟知,或者題目中出現的某個知識點是比較熟知或者感興趣的,可以把話題慢慢往自己擅長的領域上去靠近,把戰場拉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
能夠順利回答完所有的問題肯定是非常棒的,但是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屬正常情況,不要因此慌神或是泄氣。上面的案例是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如果不是初復試的筆試成績自救,那結果一定是非常慘烈的。
第一:不要過于緊張,緊張非常影響發揮。
面試不像筆試,筆試你磕磕絆絆寫完沒有關系,寫對就可以,但是面試你回答得很結巴就有點危險,而緊張除了影響腦子的運轉 也會影響嘴的運轉,導致說話是虛詞很多,類似于“額…”、“嗯…”、“這個…”,表達不流暢。
第二:即使是不會,完全不會,也不要選擇最糟糕的應對方法。
“閉嘴”!!!一句話也不講很致命啊,即使你腦子里的飛快在思考,但是考官也不可能撬開你的頭蓋骨啊,所以記得接話,針對自己的情況,能說一點是一點,只要不扯謊、不瞎掰都比完全不張嘴要好。
仙女還是希望大家盡量都不要遇到這種情況。
因為面試的失誤會在你出考場開始折磨你無數次,而想避免這種情況辦法就是好好準備,實力傍身才最安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考研【复试技巧】如果复试时太紧张,遇到不会的问题只能凉了吗?这些技巧收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16年-2020年 考研 国家线汇总
- 下一篇: 操作系统 课堂练习题02【8道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