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生——保研与考研到底如何抉择!
大家好,我是南京一所普通本科學校的經濟學專業,保研到陜西師范大學應用經濟學。我們專業有8個名額,我的績點排名是專業第15名,但能拿的出手的獎項相對于班級其他同學來說相對較多。同時有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及互聯網+競賽的獎項,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競賽,但是其他的比賽都不能在保研的時候加分。除此之外,因為在本科階段參與了導師的項目,主持了兩項stitp項目,因此也發表過幾篇論文,雖然發表的都只是普刊,但在本班級依然占有優勢。陜師大的經濟學可能并沒有太大優勢,但對于我自身,已經很滿意了,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選擇。
決定保研之前的我其實很猶豫,擔心保研不能成功,但是又抱有些許希望,也就是“邊緣生”。那么保研“邊緣生”,究竟該準備保研還是全身心投入考研復習呢?下面我將給出三點建議:
目錄
一、看看你的保研準備
二、心態問題
三、重心放在預推免和九推
一、看看你的保研準備
首先要明確成績,也就是績點,它是保研成功的基石,無論有多艱難都不能放松下來。接下來要仔細閱讀學校的保研政策,這是最基本的規則,如果不遵守規則,不了解規則,怎么可能勝出呢?這包括每年的保研比例、加分細則等等,都至關重要。還要評估本專業和本班的競爭情況,每個班、每個專業的情況都不一樣。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有的班級競爭非常激烈,大家不僅績點高,而且差距很小,前幾名的加分全滿了,最后拼的只能是那0.01的績點差距。還有的班級,競爭程度稍微低一點,到最后有加分項的同學比較少,可能成績差一點兒的同學通過多出的一項加分就可以反超其他人。知道了這些之后才能進一步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做?怎樣才有機會反超?也才能制定出下一步的策略。
就我所在的班級,同學們的績點都相對較高,且高績點與中等績點之間的差距很大。我們班共33人,績點3.9以上10人,我的績點為3.79,班級排名15,但是前后的績點差距都相對較小。因此,如果選擇保研,我必須穩住績點。在大三下學期,我重修了三門課程,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績點(大三結束時我的績點上升到了3.88)。
在此想要提醒一下廣大保研生,不要空想自己的績點排名是怎樣的,一定要聯系班主任或者輔導員獲取自己的績點情況,并向導員表明自己的想法,了解前后同學的績點情況,做好分析。如果你的績點符合保研的基本要求,且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有把握穩住自己的排名,那么可以嘗試保研。
當然,績點只是保研的基石,許多學校的保研都采用綜合測評的方式,例如加入論文發表、科研競賽等評分維度。就我所在的學院,保研分數由績點、科研兩部分組成。前面提到,我們學院的保研名額只有8個,我的績點排名在15,為什么還敢嘗試保研呢?作為文科專業,其實大多數同學只是注重績點的提升,并沒有參與到相關的學術活動和科研競賽中。而我對各類活動均有一定的興趣,在大二時參加了江蘇省互聯網+競賽并獲得三等獎,大三時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二等獎。與此同時,我還以stitp項目、導師科研項目等為契機,發表了論文。雖然說取得的成果微不足道,但是和班級同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可能你的績點很高,也要理智的分析學院的保研計分政策;可能你的績點不高,但是達到了保研的基本要求,那么記得積極了解保研政策,分析對手能力,認為有可能超過對手的話一定要勇于嘗試。
二、心態問題
不要太在意一時的成敗,保研真的是一場持久戰,最后的名額是需要三年的沉淀來換取的。在這個過程種,你可能會有很多次心態崩了的時候。可能一次努力準備的比賽被刷、一次不理想的成績又或者是收到一所學校的拒絕信都可能讓我們崩潰,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懂得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得失。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處于保研邊緣,別人都比自己厲害,自己太差了,沒希望了,這種心態只會讓自己痛苦。
處于保研邊緣,確實會使我們更加焦慮,但是一定要保持冷靜,留一份淡定、從容給自己。就我自己來說,績點排名相對靠后,于是,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大三上學期結束時,我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第一部分是提升績點,我有計劃的選擇了自己較為擅長的專業課,報名重修了對我績點提升較大的課程;第二部分是競賽,我綜合評價了在保研之前可以參加的競賽,并結合自己的能力篩選了既利于提升能力、又可以為保研加分的競賽,最終選擇在寒假時留校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第三部分是論文,我下定決心在四月之前得到stitp項目相關論文的錄用通知并額外撰寫兩篇專業論文。其實,以上的計劃完全是參考我們學院前幾年的保研政策制定的(我們學院保研加分包括了績點、 科研、論文三部分),因此,你也一定要了解所在學院的保研政策,在此基礎上制定自己的計劃。
三、重心放在預推免和九推
我們知道,夏令營主要集中在4-7月,預推免集中在7-9月,而九推的時間跨度是9-10月。對于邊緣生來說,你并不確定你一定可以拿到保研名額,因此,可以選擇保研、考研兩手準備(為考研準備的內容真的不會白費,在面對專業面試的問題你相對他人會有更系統和深入的認識和掌握)。
大三下學期的寒假開始著手準備考研,順帶可以將參加保研的文書材料準備好。或許,你了解到參加夏令營大部分學校報銷費用,并且有充足的時間去了解學校,溝通導師。成功后,基本可以輕松保研,不用再參加9月的激烈競爭。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定要給自己準確的定位。畢竟你耗費時間、精力去做的事情的結果是未知的,千萬不要盲目投入,將機會成本降到最低。
預報名相對于夏令營來說,申請起點要小,競爭難度也會降低。在大四開學前后,你的績點排名等都基本確定,可以更大概率的估計自己的保研成功率,此時如果確定可以獲得保研名額,便可以全身心投入保研準備準備中,相反則繼續投身考研復習。當然,你也不必為幾個月的考研復習感到浪費時間,學到的知識總是屬于自己的。與此同時,在保研復試中,也會考察英語能力和專業課能力,有了幾個月的復習,可能更易從眾多保研兒中脫穎而出。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边缘生——保研与考研到底如何抉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Web-综合案例(用户信息)-学
- 下一篇: JavaWeb-综合案例(用户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