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er.valueOf(String) 方法之惑
http://www.importnew.com/9162.html
Importnew注:如果你也對Java技術翻譯分享感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Java開發(fā)小組。參與方式請查看小組簡介。
有個仁兄在 StackOverflow 上發(fā)起了一個問題,是這么問的:
“ 我被下面的代碼搞暈了,為什么它們會返回不同的值?”
| 1 2 3 |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System.out.println(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
輸出是:
| 1 2 3 | true false true |
為什么第一個判斷返回了true而第二個判斷返回了false?127和128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區(qū)別嗎?(當然除了127小于128…)
還有,為什么第三個判斷返回了true?
我看了另一個相關提問的回答,但是我還是不知道它們什么時候返回true還有為什么第二個判斷返回false。
回答#1:
Integer.valueOf(String)確有一個不同尋常的行為。
valueOf會返回一個Integer(整型)對象,當被處理的字符串在-128和127(包含邊界)之間時,返回的對象是預先緩存的。這就是為什么第一行的調(diào)用會返回true-127這個整型對象是被緩存的(所以兩次valueOf返回的是同一個對象)——第二行的調(diào)用返回false是因為128沒有被緩存,所以每次調(diào)用,都會生成一個新的整型對象,因此兩個128整型對象是不同的對象。
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上面的比較中,你實際進行比較的是integer.valueOf返回的對象引用,所以當你比較緩存外的整型對象時,相等的判斷不會返回true,就算你傳個valueOf的值是相等的也沒用。(就像第二行中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想讓這個判斷返回true,你需要使用equals()方法。
parseInt()返回的不是整型對象,而是一個int型基礎元素。這就是為什么最后一個判斷會返回true,第三行的判斷中,在判斷相等時,實際比較的是128 == 128,所以它必然是相等的。
再來說說第三種比較中的一點區(qū)別,使得它的結果與第二種比較不一樣了:
一個unboxing conversion(一種比較時的轉換,把對對象的引用轉換為其對應的原子類型)在第三行的比較中發(fā)生了。因為比較操作符使用了==同時等號的兩邊存在一個int型和一個Integer對象的引用。這樣的話,等號右邊返回的Integer對象被進一步轉換成了int數(shù)值,才與左邊進行相等判斷。
所以在轉換完成后,你實際比較的是兩個原子整型數(shù)值。這種轉換正是你在比較兩個原子類型時所期待看到的那樣,所以你最終比較了128等于128。
回答#2:
Integer類有一個靜態(tài)緩存,存儲了256個特殊的Integer對象——每個對象分別對應`-128 和127之間的一個值。
有了這個概念,就可以知道上面三行代碼之間的區(qū)別。
| 1 | new Integer(123); |
顯示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的Integer對象。
| 1 | Integer.parseInt("123"); |
解析完字符串后返回一個int值。
| 1 | Integer.valueOf("123"); |
這種情況比其他的要更復雜一些。首先進行了字符串解析,然后如果解析的值位于-128和127之間,就會從靜態(tài)緩存中返回對象。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就會調(diào)用Integer()方法并將解析的值作為參數(shù)傳入,得到一個新的對象。
現(xiàn)在,讓我們看一下問題中的3個表達式。
| 1 | 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
上面的表達式返回true,因為Integer的值從靜態(tài)緩存中取了2次,表達式返回了對象與自己比較的結果。因為只有一個Integer對象,所以返回結果為true。
| 1 | 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
上面的表達式返回false,因為128沒有存在靜態(tài)緩沖區(qū)。所以每次在判斷相等時等式兩邊都會創(chuàng)建新的Integer對象。由于兩個Integer對象不同,所以==只有等式兩邊代表同一個對象時才會返回true。因此,上面的等式返回false。
| 1 | 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
上面的表達式比較的是左邊的原始int值128與右邊新創(chuàng)建的Integer對象。但是因為int和Integer之間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所以Java在進行比較前會將Integer自動拆箱,所以最后進行的是int和int值之間的比較。由于128和自己相等,所以返回true。
原文鏈接:? stackoverflow ?翻譯:? ImportNew.com? -? 靳禹譯文鏈接:? http://www.importnew.com/916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出處、譯者和譯文鏈接。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nteger.valueOf(String) 方法之惑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 内存泄露
- 下一篇: windows7出现MTP usb设备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