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之系统编程篇:读写锁(pthread_ rwlock _init / rdlock / wrlock / unlock / destroy)
一、讀寫鎖的認識
(1)讀寫鎖是1把鎖。
(2)讀寫鎖的類型: pthread_rwlock_t lock 又分“讀鎖”(不讓讀內存)和“寫鎖”(不讓寫內存)
(3)讀寫鎖的特性:
1)讀共享:例如,線程 A 加讀鎖成功,有來個 3 個線程,作讀操作,也可加鎖成功。
2)寫獨占:例如,線程 A 加讀寫成功,有來個 3 個線程,作讀操作,3 個線程阻塞。
3) 讀寫不能同時進行,寫的優先級高。
說明 1:線程 A 加讀寫成功,然后進程 B 加寫鎖,因為讀寫不能同時進行,會寫阻塞。
說明 2:此時又來了 C 線程加讀鎖,因為已經寫阻塞,寫的優先級高,遵照寫獨占,會讀阻塞。
(4)讀寫鎖的場景練習:
1)線程 A 加寫鎖成功,線程 B 請求讀鎖 :B 讀阻塞。
2)線程 A 加讀鎖成功,線程 B 請求寫鎖 :B 寫阻塞。
3)線程 A 加讀鎖成功,線程 B 請求讀鎖 :線程 B 加讀鎖成功。
4)線程 A 加讀鎖成功,然后線程 B 請求寫鎖,然后線程 C 請求讀鎖 :B 寫阻塞,C 讀阻塞;
A 解鎖 :B 加寫鎖成功,C 繼續讀阻塞 ;
B 解鎖 :C 加讀鎖成功。
5)線程 A 加讀寫成功,然后線程 B 請求讀鎖,然后線程 C 請求寫鎖 :B 讀阻塞,C 寫阻塞;
A 解鎖 :C 加寫鎖成功,B 繼續讀阻塞;
C 解鎖 :B 加讀鎖成功。
(5)讀寫鎖適用的場景
互斥鎖 : 讀寫串行 。
讀寫鎖 : 讀并行,寫串行。
讀寫鎖更關注“讀并行”,如果關注串行,那直接用互斥鎖好了,所以讀寫鎖更適用于讀操作多的場景,通過其并行的特性,可以提高效率。
二、讀寫鎖的操作函數(用法基本跟互斥鎖相同)
讀寫鎖函數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 0, 失敗直接返回錯誤號。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 定義一個讀寫鎖(1)初始化一個讀寫鎖
函數說明:
使用:
pthread_rwlock_init( &rwlock, NULL);(2)請求讀鎖
函數說明:
使用:
pthread_rwlock_rdlock ( &rwlock);注意:之前有讀鎖,可以加鎖成功;之前有寫鎖,此時加讀鎖失敗,不返回,會讀阻塞。
(3)請求寫鎖
函數說明:
使用:
pthread_rwlock_wrlock ( &rwlock);注意:之前只要加鎖,就阻塞(之前加讀鎖,讀鎖和寫鎖不能同時存在; 之前加寫鎖,寫獨享)。
(4)
1)非阻塞請求讀鎖
函數說明:
注意:之前有讀鎖,可以加成功,返回 0;之前有寫鎖,加讀鎖失敗,直接返回錯誤號,不阻塞
2)非阻塞請求寫鎖
注意:之前沒鎖,可以加鎖成功,返回 0;之前有鎖,無論讀寫,直接返回錯誤號,不阻塞。
(5)解鎖:
函數說明:
使用:
pthread_rwlock_unlock ( &rwlock);(6)銷毀讀寫鎖:
函數說明:
使用:
pthread_rwlock_destroy ( &rwlock);三、讀寫鎖練習
需求:3 個線程不定時對同一個全局變量作寫操作,5 個線程不定時對同一全局變量作讀操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int number = 0; // 定義一個全局變量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 定義一把讀寫鎖 void* write_func() // 寫線程回調函數 {while(1){pthread_rwlock_wrlock(&rwlock); // 請求寫鎖number++;printf("write_pthread: %lu, number = %d\n", pthread_self(), number);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 // 開鎖usleep(500); // 防止寫太快}return NULL; } void* read_func() // 讀線程回調函數 {while(1){pthread_rwlock_rdlock(&rwlock); // 請求讀鎖printf("read_pthread: %lu, number = %d\n", pthread_self(), number);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 // 開鎖usleep(500); // 防止讀太快}return NULL; } int main() {pthread_rwlock_init(&rwlock, NULL); // 初始化讀寫鎖pthread_t p[8];//創建3個寫線程for(int i = 0; i < 3; i++){pthread_create(&p[i], NULL, write_func, NULL);}//創建5個寫線程for(int i = 3; i < 8; i++){pthread_create(&p[i], NULL, read_func, NULL);}// 阻塞回收子線程的pcbfor(int i = 0; i < 8; i++){pthread_join(p[i], NULL);}// 銷毀讀寫鎖pthread_rwlock_destroy(&rwlock);return 0; }截取一些結果片段:
write_pthread: 139701616846592, number = 4127
write_pthread: 139701625239296, number = 4128
write_pthread: 139701608453888, number = 4129
read_pthread: 139701503641344, number = 4129
read_pthread: 139701528819456, number = 4129
read_pthread: 139701495248640, number = 4129
read_pthread: 139701520426752, number = 4129
read_pthread: 139701512034048, number = 4129
write_pthread: 139701625239296, number = 4130
read_pthread: 139701528819456, number = 4130
現象:先寫后,number 的值的由小到大,并且寫操作的數值是連續的,順序并不混亂。
說明:如果不加鎖,會出現數據混亂(讀的 number 比寫的 number 大,顯然不符合常規理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学习之系统编程篇:读写锁(pthread_ rwlock _init / rdlock / wrlock / unlock / destroy)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学习之系统编程篇:死锁的情形及
- 下一篇: 网络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