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bantchsize发现loss增大_肺内发现磨玻璃结节,一定就是早期肺癌吗?
“大夫,大夫,我體檢CT發現肺里有個‘磨玻璃結節’,會不是肺癌啊!”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康素養的提高,尤其是國內廣泛開展低劑量薄層CT用于肺部體檢后,越來越多的肺部小結節被發現。上面的問題幾乎每天都會在門診聽到。
前來就診的患者大多數沒有臨床表現,而且還表現出女性患者和低齡患者越來越多的趨勢。加之網絡上一些為尋求點擊率的報道稱,在CT影像上只有3-4mm的結節,手術切除后確診就是肺癌。進一步加劇了廣大百姓的恐慌情緒。
問題真有那么嚴重嗎?回答顯然不是。
先說說別的國家經驗。2017年,一位來自韓國的醫生。對韓國數千在體檢或其他偶然因素下進行低劑量薄層CT掃描中發現的一萬余個肺部小結節進行了長達兩年的隨診,期間每半年進行一次CT檢查,在兩年的隨診中發現變大的結節只有不到100個。通過手術最終被證實為肺惡性腫瘤的結節只有十個左右,而且所有的肺癌患者都是早期病變,手術后無需進一步治療即可以獲得長期生存。換言之,大概體檢通過低劑量薄層CT發現的無癥狀的小結節大約只有1%存在惡性的可能。雖然這個數字顯然低于國內的一些報道(2-4%)。但是總體來說,肺內小結節惡性的可能還是少數。
日本學者牽頭全世界多家知名醫院共同完成的另一個研究,對一些肺內發現小結節的患者進行了長期的隨訪,結果發現這些結節增長一倍需要平均約800多天的時間。由此可見,發現了肺內小結節,不一定是惡性的,而且惡性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如果不幸真的是惡性的,真的長大也是需要很漫長的時間的。
所以,初次發現肺部有小結節時,既不要過分恐慌,也不能放任自流。因為它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給我們造成危害。
關于肺部小結節,醫生的建議如下:
首先,建議45歲以后的人群體檢接受低劑量薄層CT肺部掃描。年齡過小檢查必要性不大。當然,如果有家族史的朋友接受低劑量薄層CT體檢的年齡可以適當提前。
其次,不同類型的結節出現惡性的風險也不盡相同。當然判斷是否更多的治療,結節的大小、形態也十分重要。在臨床上目前比較公認如果結節小于1厘米的結節可以暫時觀察。形態上如果出現血管的穿越、空泡、分葉以及毛刺等影像學特征時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當然,不同的年齡、性別對隨診復查的時間不盡相同。
綜上所述,我們建議大于45歲人群,有必要每年接受一次體檢。在接受體檢時可以選擇低劑量薄層CT掃描對肺部進行體檢,但不必每年都應用CT體檢。如肺內確實發現小結節,建議到正規醫院胸外科進行專科診療。
肺部磨玻璃結節
大夫,我這報告里寫的“磨玻璃結節”是啥意思?這長了個結節不會就是肺癌了吧?不不不,這磨玻璃結節有很多情況的,我給您仔細看看,講講……
相信部分患者在CT檢查后會發現肺內有“磨玻璃結節”這樣的影像結論,因為大家都不理解,往往在網上一搜,就會出現各種“可怕”的診斷結果!其實不然,這磨玻璃結節并不一定就是壞的,而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良性的。
那這“磨玻璃結節”到底是個什么樣地東西呢?
磨玻璃樣密度灶是指CT肺窗圖像中高于肺實 質密度又沒有掩蓋血管和支氣管(紋理)的高密度改 變。
其要點有:
①必須在肺窗圖像上觀察(很多患者給我留言的圖片是縱隔窗是看不了的,需要拍肺窗,就是比較發白那張);
②密度高于正常肺組織;
③沒有掩蓋肺紋理(支氣管與血管)
首先明白一點,并不是發現了磨玻璃結節就一定是肺癌的。
下圖就是一個典型磨玻璃結節,但是結果并不是惡性的,一月抗炎復查完全消失,診斷是一個炎性結節。
很多種病理改變都表現為磨玻璃樣密度灶。很少的一部分才是大家常說的早期肺癌。大部分可以足肺泡內液體或者細胞的存在,例如肺炎或者肺結核的輕度滲出性改變;也可以是輕度的間隔、小 葉內間質的增厚或者肺泡壁的增厚,例如組織學上的輕度或早期間質浸潤或感染。
那惡性的磨玻璃結節長啥樣呢?惡性的磨玻璃結節往往具有很多猙獰的面目特點!包括:
1、內部不均的混雜密度,部分甚至出現小空泡征,說明結節內部局部發展不均,特別是進展性的;
2、邊緣的短毛刺,結節邊緣往往會有浸潤性的短毛刺生長,向周圍侵犯,雖然病灶很小,但是已經具有一定的惡性程度,
3、淺分葉,這點比較難理解,簡單說就是因為結節長得太快,周圍肺小葉間隔就像鐵絲網一樣攔住了部分結節邊緣,勒出來一個個小的分葉,
4、血管集束征,因為需要不斷的吸取營養,往往會牽拉周圍小血管,甚至出現自給自足的新生小血管!下圖就是一個典型的惡性磨玻璃結節,大家能看到它的惡性征象嗎?
如果近期出現感冒,加上肺部咳嗽,發現的單純磨玻璃結節,很有可能是個炎性結節,多在抗炎治療后一月復查可以完全吸收,這也是非常常見的結果。還有一些炎性增殖灶,感染殘留的等等,所賜復查無任何變化也是考慮良性結節,也是不需要處理的。
最后說下最可疑的惡性磨玻璃結節該如何處理,磨玻璃樣結節可以分為兩類,密度均勻的稱為 純磨玻璃樣結節(pGGO);含有更高密度灶的稱為混合密度磨玻璃樣結節(mGGO),大部分文獻認為后者肺癌的發生率更高。如果發現這種混雜密度結節,并且具有文中提到的“惡性征象”,兩個字:手術!
如果是純磨玻璃,可疑根據大小來隨訪,沒有惡性征象的情況下,大于5mm,3月隨診,小于5mm可以半年隨診,如果出現了密度混雜或大小邊緣增大,一定要技師干預處理,相反,多次無變化,甚至縮小的考慮良性。
肺磨玻璃結節是什么?
肺結節大家都比較熟悉,它是肺影像檢查中直徑≤3厘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陰影。根據肺結節密度的不同,可分為高密度的實性肺結節和相對低密度的亞實性肺結節。前文李先生提到的磨玻璃結節就屬于亞實性肺結節的概念。
肺磨玻璃結節的特點就在于“磨玻璃”。專業來講,“磨玻璃”就是病灶密度不足以掩蓋肺內走行的血管和支氣管影;通俗來講,“磨玻璃”就是狀似磨玻璃的“虛影”。這些“虛影”又可分為“一點實影也沒有”的純磨玻璃結節和“虛實混雜”的混雜性結節,其中,混雜性結節又稱為部分實性結節。
哪種肺結節需要重點關注
肺磨玻璃結節不一定是惡性腫瘤。導致它出現的病因有很多,可以是病理學上較為良性的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可以是原位腺癌(和其他癌癥不同,它發展緩慢、不會轉移,長時間后可能會發展為早期浸潤癌);可以是惡性的浸潤性腺癌;也可以是良性的局限性炎癥、局限性出血或局限性肺纖維化等。對于持續存在的純磨玻璃結節,大部分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或原位腺癌,其生物學行為相對惰性,生長相對緩慢。
既然肺磨玻璃結節的病因有“良”有“惡”,那什么模樣的結節惡性程度的可能性較高呢?惡性程度較高的肺磨玻璃結節通常具有以下特點:1、磨玻璃結節隨時間推移逐漸長大;2、逐漸出現實性成分或實性成分逐漸增加;3、直徑>10毫米;4、呈分葉狀或有毛刺。
發現“磨玻璃”后怎么辦
對于獨立的純磨玻璃結節,建議直徑≤5毫米的6個月后復查胸部CT;直徑>5毫米的3個月后復查胸部CT,此后專科門診規律復查;直徑超過10毫米或逐漸增大或實性成分逐步增加的,建議醫院專科就診,需密切觀察,必要時活檢和(或)切除治療。
對于獨立的混雜性結節,實性成分越多的病灶惡性可能越大。對于混雜性結節直徑>15毫米的,或混雜性結節逐漸增大或實性成分逐漸增多的,建議醫院專科就診,必要時活檢和(或)切除治療。
對于多發性純磨玻璃結節,由于情況較為復雜,建議由專業醫生制定診療方案。如果結節增多、增大、增濃,可縮短復診間隔或通過評估病灶部位、大小和肺功能情況,選擇性局部切除變化明顯的病灶;如果結節減少、變淡或吸收,則延長復診間隔。
哪些人建議做肺癌影像學篩查
年齡≥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的人,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以便早期發現并診斷肺癌。
1、長期大量吸煙;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史;
3、合并慢阻肺、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
4、既往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
最后,我們再來簡要概括一下肺磨玻璃結節的知識點:它是肺部影像檢查中狀似磨玻璃的“虛影”,可以是一點實影也沒有的,也可以是虛實混雜的。它的病因有很多,可以是感染、出血等良性疾病,也可以是惡性腫瘤。其中,逐漸長大的、逐漸出現實性成分或實性成分增加的磨玻璃結節,惡性程度可能較高。大部分首次發現的肺磨玻璃影需要隨診復查,找專科醫生對此進行評估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肺內發現磨玻璃結節,一定就是早期肺癌嗎?_密度?www.sohu.com肺部“磨玻璃結節”是怎么回事?-健康界?www.cn-healthcare.com肺磨玻璃結節有“良”有“惡”--人民健康網--人民網?health.people.com.cn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改变bantchsize发现loss增大_肺内发现磨玻璃结节,一定就是早期肺癌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求数组最大值_Python算
- 下一篇: java session使用_使用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