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静态路由大作业 3地互联,计算机网络-静态路由配置
計算機網絡綜合實習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一、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掌握利用路由器實現網絡互聯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路由器配置命令。
二、實驗原理
不同的計算機網絡在技術和工作方式上的差異,是需要進行網絡互聯的基本原因。在現實的應用中,網絡互聯的工作主要是在TCP/IP體系結構下完成的。其主要的思路是:
1)構造一種全新的網絡——互聯網(internet)來連接各種使用不同技術的具體網絡,互聯網屏蔽不同技術的差異,同時使用不同技術的物理網絡為自己提供的通信服務。
2)從OSI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開始,將不同的物理網絡統一到TCP/IP的體系結構中。其中,物理網絡負責實際的通信和數據包的傳輸;TCP/IP負責網間選路,并向應用層提供通用的、應用級的服務。
路由器是實現上述互聯功能的關鍵設備。路由器的一個端口連接了一個網絡,它的基本任務,就是在不同的網絡間進行數據的轉發,從而達到網絡互聯的目的。當互聯網的規模擴大,拓撲結構變得復雜時,通信的源和目的間可能存在多條路徑,這時路由器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來確定轉發的路徑,也就是完成選路的功能。而這一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建立和維護路由表來實現的。路由表的基本組成為:
互聯網中的每一個路由器根據數據中攜帶的目的地址,按照自己的路由表決定將從哪個(或哪些)端口轉發此數據。路由表中的信息,可以由人工靜態指配,也可以由一定的機制動態生成。其中靜態路由信息中可以指定默認路由(Default Route),當IP分組的目的網絡沒有出現在路由表中時,就把此IP分組送往默認路由所指定的路由器。
三、實驗環境
本實驗采用Packet Tracer V5.3模擬器,其中型號為Generic Router-PT的路由器兩臺,型號為Generic Switch-PT的交換機兩臺,個人計算機PC-PT若干臺。
實驗場景:兩個交換機各自形成一個子網。用路由器實現兩個子網間的互聯。
四、實驗步驟
(1)啟動模擬器Packet Tracer。參考圖3-1的拓撲結構搭建網絡。注意其中所連接的路由器端口要和自己所選用的連線相匹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静态路由大作业 3地互联,计算机网络-静态路由配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央音乐学院计算机研究生,2020北京中
- 下一篇: 云测试软件详解,软件测试之登录测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