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中QList使用removeAt()删除元素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qt中QList使用removeAt()删除元素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提要
QList刪除元素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一點,將元素刪除后鏈表中元素的排列。刪除一個元素后,后面的元素會補到被刪元素的位置,這樣在for循環中若刪除元素后繼續執行下標++,則會少遍歷元素。下面看一個示例。
示例
下面是出錯的代碼,刪除元素后執行了下標++。
//參數大概說明,僅說明,不涉及定義 QListReso m_listResolution;//保存每塊屏的分辨率 stuBigScreen m_stuBigScrInfo;//保存大屏列表的信息 //每塊屏的分辨率 typedef struct resolutions{int row;//行數int col;//列數int width;//分辨率的寬int height;//分辨率的高 }ST_RESOLU;typedef QList<ST_RESOLU> QListReso; typedef ST_RESOLU stuReso;//大屏列表信息 typedef struct bigScreInfo{int bigScreRow;//大屏的行數int bigScreCol;//大屏的列數QString strName;//大屏名稱QListReso resoluList;//大屏列表中每塊屏的分辨率 }ST_BIGSCR_INFO;typedef ST_BIGSCR_INFO stuBigScreen; //以上僅為變量類型說明,提供以便理解下面代碼void largeScreenListWidget::deleteDontExist() {for(int i = 0; i < m_listResolution.size(); ++i){if(m_listResolution[i].row >= m_stuBigScrInfo.bigScreRow ||m_listResolution[i].col >= m_stuBigScrInfo.bigScreCol){m_listResolution.removeAt(i);}} }使用下標刪除部分元素后,發現鏈表中還有部分滿足刪除條件的元素沒有被刪除,原因是在被刪除元素后面的元素,會補上前面被刪除元素的位置。此時再執行下標++,會跳過一個元素,故而當刪除元素后,不能執行下標++,而要再在原來的被刪除的元素的位置上再去判斷一下是否滿足刪除條件。
 正確的代碼如下:
相比前面的代碼,此段代碼的實現中多了下標–,為了將刪除元素后緊跟著補到被刪除元素的位置上的元素也進行判斷,這樣所有的元素都會判斷看是否滿足刪除條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qt中QList使用removeAt()删除元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Qt中Tcp通信的简单使用二
- 下一篇: mysql用时查询_mysql 常用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