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彭楚武答案第三章,微机原理及其应用_第1章.ppt
微機原理及其應用_第1章微機原理及其應用_第1章
本課程的考核方式: 開卷考試 評分標準: 期末考試成績占70 %、 實驗成績占10 %、 課堂考核及作業占20% 。 全院各專業統一命題、流水作業閱卷、統一評分 如何學好“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關鍵在于:勤學多練、熟能生巧; 幾個要點: a.課前預習 b.課堂認真聽課 c.盡可能獨立完成課外作業 d.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實驗、課程設計、課余科技活動等) 2.二進制數和八進制數、十六進制數間的轉換 由于二進制的基數是2,而八進制的基數是8=23,一位八進制數字正好可以對應3位二進制數字; 十六進制的基數為16=24,即一位十六進制數字正好對應4位二進制數字; 因此他們之間的轉換非常簡便。 (1)二進制到八進制、十六進制的轉換 二進制到八進制轉換采用“三位化一位”的方法; 二進制到十六進制轉換采用“四位化一位”的方法。 例1.4 將1000110.01B分別轉換為八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 二進制到八進制的轉換采用“三化一”的方法: 1 000 110 .010 1 0 6. 2 Q 二進制到十六進制的轉換采用“四化一”的方法: 0100 0110.0100 4 6 . 4 H 所以 1000110.01B=106.2Q=46.4H 應該注意的是對于小數部分的轉換,不足位數的一定要在末尾補0。 (2)八進制、十六進制到二進制的轉換 采用“一位化三(四)位”的方法: 例1.5 將八進制數3213.66Q轉換成二進制數。 3213.66Q=011 010 001 011.110 110B =11010001011.11011B 例1.6 將B6.8H轉換為二進制數。 B6.8H=1011 0110.1000B1B 例1.7 將1011011110.101B轉換為十進制數。 方法1:按位權展開。 1011011110.101B=29+27+26+24+23+22+21+2-1+2-3 =512+128+64+16+8+4+2+0.5+0.125 =734.625 方法2: 先轉換為16進制,再由16進制轉換為十進制。 1011011110.101B=2DE.AH =2×162+13×16+14+10×16-1 =512+208+14+0.625 =734.625 機器數的特點為: (1)數的符號用二進制代碼化, 0代表"+",1代表"-",符號位通常放在數據的最高位。 (2)小數點本身是隱含的,不占用儲存空間。 (3)每個機器數所占的二進制位數受機器硬件規模的限制,超過機器字長的數值要舍去。 補碼的幾個特點: ①與原碼、反碼不同,數值0的補碼只有一個,即 [0]補。 ②若字長為8位,則補碼所表示的范圍為 -128~+127;01111111) ③采用補碼后,可以方便地將減法運算轉化成加法運算,運算過程得到簡化。 例1.9 已知X=+0111001,Y=+1001101,求[X-Y]補 解: [X]補[Y]補則有: [-Y]補所以有:[X-Y]補=[X]補+[-Y]補 10110011 例1.10 已知X=+0110011,Y= - 0101001,求[X+Y]補 解:[X]補 [Y]補則有:[X+Y]補=[X]補+[Y]補11010111 注意:在補碼運算中產生的最高位進位必須丟棄不要,所以結果不是1而 2. 原碼、反碼和補碼之間的轉換 正數的原碼、補碼、反碼表示方法均相同,即[X]原=[X]反=[X]補,不需要轉換,在此僅對負數情況進行分析。 (1)已知原碼,求反碼、補碼 例1.11 已知某數X的原碼,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彭楚武答案第三章,微机原理及其应用_第1章.pp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os开发 热搜词demo_手机app如
- 下一篇: 点读笔客户端_新手妈妈如何选购点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