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体重 类型 身高_体重较轻,身高较高的身材怎样挑选单板?
雖然說選擇裝備是要先根據體重來進行判斷,通常在選擇長度,硬度彈性等指標上,體重是一個首要參考值,具體可以參見文章:選擇單板滑雪板的長度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以及文章:單板常見參數的數據意義和關系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但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身體比例不協調的情況,以及專門的一些玩法的情況,這個時候選擇單板裝備就要從多方面綜合考量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概念是板長。
雪板長度是指雪板板頭到板尾的沿著雪板本身曲率的實際長度。雪板板長在切割板芯的時候就已經定好了,然而在最后的壓制板型的過程中,雪板會被壓出曲面,所以實際我們以前經常說的把雪板立起來,『板長』范圍通常控制在人中下部到喉結之間,這個『板長』指的是雪板從板頭到板尾的直線長度,而不是實際意義的板長。這個長度是因為雪板的不同板型而打了折扣的。對于Rocker來說,會比Camber在雪板垂直長度相同的情況下,顯得更短些。但是,有的廠家標注的雪板板長,就是指雪板板頭到板尾之間的直線長度。因此,由于板型的原因造成的曲率不同,會影響雪板的實際使用長度。比如在選擇Rocker和Camber時,它們的垂直長度都是154,但實際長度,可能Rocker就是155,Camber可能就是156。所以選Rocker的就比選Camber的實際板長多減一點,可能才會達到你所需要的垂直板長。比如你選Camber板型,實際板長是156,才能滿足你所需的垂直板長154,而你選Rocker,只需要選155的,就能滿足你所需的垂直板長154,所以你選Rocker要比你選Camber在實際板長上面要減去1cm的長度,而我在選擇單板長度一文中列出的選擇長度,是針對Camber板型實際長度而言的,所以具體這個雪板實際長度,其實要具體板型具體分析,在Flat,Rocker,以及混合板型當中,現在都沒有一個完全確定的數值,如果再算上鈍頭和圓頭,減去3~5cm都是在可能的范圍內。而且像Burton的NUG這種可以支持短板長用的特別型號,范圍可以做到減去10~15cm的長度,就更不能用垂直長度這種老標準來衡量板長了,這些都需要單獨拿出來討論。
那么該如何較真呢?我的建議是,根據廠家提供的身高體重和板長參照表來選擇。因為針對每一片雪板,只有廠家最清楚自己的雪板適合怎樣的人群。所以廠家都會給出一個該雪板大概的適用范圍供我們參考。因此我們可以先從這個資料下手,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整。比如技術能力,玩法的實際需求,追求的效果等等方面進行權衡。
以上都是針對普通人而言的,在實際選擇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一般的人,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單一的指標選擇出來的雪板,放到這一類玩家身上就會非常的不合適。
但我發現,針對特定指標的人群,在Lib Tech,Gnu,Smokin這幾個牌子里面,往往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特別是大體重,大腳,小腳,需要硬度偏高的花樣款時,都可以找到對應的雪板。下面舉幾個遇到過的實例。
1. 瘦高個男生怎么選
先保證你的身高對板長的需求,主要是身高帶來的站姿寬度對板長的需求,可以采用傳統的人中下部到喉結之間的作為基礎長度,先來滿足站姿寬度的需要,然后選擇用硬度來調整所需雪板的類型,根據實際能力調整長度和硬度范圍。
拿180/55KG來舉例,如果按照體重來選擇雪板長度,那么根據表格應該選擇144~149之間的長度。但是180的身高,如果選擇144的板長,那么很有可能連最大的固定器安裝位的間距都不能滿足身高腿長造成的基本站姿寬度。這個時候,只能向身高去妥協,用硬度來彌補。方案是選用硬度稍軟一個級別的,長度更長的雪板,或者用不同的板型來彌補。比如選擇的全能板,那么可以考慮長度用154~156的板長,硬度用中等稍軟的全能花樣款雪板來代替全能板。如果選擇的是花樣板,那么可以考慮152左右,混合板型,硬度偏軟的花樣板來玩。如果是Freeride,那么就要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硬度中等的,長度162以上的雪板來玩。
2. 很胖的矮個子男生怎么選
原則,長度不足,硬度補。體重過大,就不能考慮太軟的板子,而是需要爆發力更強的雪板,如果單純的從板長出發就不對了。盡量用硬度大的雪板來彌補板長。比如選擇全能板,或者選擇長度合適的Pro Model這種款式的,硬度彈性都要偏大的型號,長度上面可能也需要稍微的將就一下。
拿166/80KG來舉例,他是用不了157,158長度的花樣板的,因為這個長度的雪板可能最窄的固定器位置都比他實際的站姿寬度要大。而且這么長的花樣板對他的身高來說很不靈活。那么考慮用硬度偏大,長度最短的全能板來代替,或者Pro Model的款式。這個時候可以先從Lib Tech或者GNU里面去尋找,這兩個品牌的雪板,普遍類型都屬于All Terrain Freestyle,硬度也偏大,長度范圍也廣,所以是基本能找到合適的型號的。
3. 超級大腳怎么選
選擇加寬和超寬的雪板。在國外46以上的腳建議選擇加寬的型號,在國內44以上的腳就建議選擇加寬的型號。處在邊緣型號的鞋碼(44碼),具體要看雪板還有雪鞋的具體突出雪板板邊的情況。因為目前雪板有中寬的類型,所以可以讓44的腳也能正常使用。但原則是,雪鞋按照所需角度安裝好,鞋頭和鞋跟超出板邊的距離不要超過2.5cm,盡量控制在2cm以內。標準寬度的雪板,通常板腰范圍在258以內。
加寬的雪板:W,或者X,或者單獨的型號(原來NS的雪板加寬型號都是單獨的一個型號,現在也隨大溜變成同一型號長度尾部標注加寬了)。加寬的雪板,通常板腰寬度范圍在265以內。
超寬的雪板:UW,板腰可以達到280~285以上。適合47以上的鞋碼。這個目前我知道的只有Lib Tech Skunk HP有UW型號。
4. 小腳男生怎么選
37,38碼的小腳男生,選擇雪板時,我建議選擇Narrow類型的雪板,而不是中寬的類型。因為這個尺碼的雪鞋,在中寬類型的雪板上面換刃會很累。Lib Tech有幾個型號就很貼心的有Narrow類型,比如Skate,TRS。
如果選擇普通板寬,那么還可以適當的調整角度,不要用太大的正角度站姿,適當用更加合理的0~9度,讓雪鞋邊緣處在板邊上,會讓支點靠前從而更省力。
5. 高個女生怎么選
高個女生還特瘦(175/48KG),選雪板就要有覺悟,原則是盡量不要用男款。男款的雪板在硬度上,側切半徑上,板腰寬度上都和女款雪板調教是不同的,女生用男款雪板會感覺轉彎不靈活,滑起來很累。一般女款的特別長的雪板都出現在全能款里,女款的全能款和花樣款其實從硬度上面差別不是特別大,所以完全可以考慮選擇偏軟的稍長的全能板來應對身高的特點。比如可以選擇Lib Tech的TRS Narrow這種類型,最長的有157長度,完全可以滿足到身高到180的高個子女生的需要。反正至少目前我還沒有見過180身高的女生選雪板。
6. 小個女生怎么選
原則是盡量不要選兒童款或者青少年專用的短款。因為這個類型的雪板往往硬度上可能不會滿足成年人的需要。市面上可以找到不少女款的138左右長度的型號,基本能夠滿足155身高的女生來選擇。比如GNU里面,B-Nice就有139的長度,完全可以考慮。
7. 看雪板顏值的怎么選
女生可能會多一點,顏值高的是首選。完全可以理解,女孩子就應該這樣,那么推薦先去看看Roxy,GNU,Smokin,Rossignol這幾個牌子的雪板,顏值都有很高的型號。而且像Roxy,只做女款雪板,專業性很強。GNU的女款,更是針對女性的人體工學開發了很多非對稱結構,上手容易,控制感強。
8. 女神怎么選
一般女神的專屬雪板也不多,而且女神也一般不怎么挑雪板,但是還是有專門的『供』女神用的,比如:天工開物:兩款女神御用的Freeride雪板 - 滑雪那些事 - 知乎專欄
其實女神這個級別,我見過直接用F2追逐板的,用男款Freeride,比如NS Chairman的,都是女漢子級別。其實即便是追逐板,品牌也有考慮從重量和控制性方面為女生設計的,比如Kessler Cross Light。另外日本的Gray這個牌子也有不少針對性的設計,如果考慮性能的話,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9. 男神怎么選
男神完全可以不用考慮體重的問題,而是直接針對自己的能力和玩法來選擇雪板長度了。當然,這個時候男神也不需要看這篇文章來選擇,他們自己心里都非常有譜。這就是對自己的認識。
一些歐洲的Pro,即便是高個子,也會選擇很短的花樣板,用很窄的站姿來玩道具,這個是用滑板養成的習慣,這樣在旋轉時旋臂短,旋轉速度快。
一些日本的Pro,即便是小個子,也會選很長的雪板來滑行,用很寬的夸張到能劈叉的站姿,這樣平衡性更好,起跳也更有爆發力,巡航能力也更好。
野雪也不一定要用軟的,或者中等的雪板來玩了,很硬的雪板在粉雪里面有特別的玩法,可以快速而穩定的破開雪面在粉雪里面Carving,而不只是浮在雪面上去滑行。因此對于大神來說,無所不用其極的去選擇有針對性的玩法,這種寂寞不是所有人都懂得。
以上回答來自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20202165?refer=snowinn
另外,你的身材比例也基本正常,而對于雪板硬度彈性的控制,其實后來更多是靠技術,板子壓不住,很多時候是重心滯后了,其實就算不用刻意發力去蹬板,硬度大的板子在控制好的情況下,體重輕也能產生對應的離心力形成對雪板的壓力,使得雪板也可以正常發生形變,從而正常轉彎,當然體重大技術又好在刻滑時會更有優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ysql 体重 类型 身高_体重较轻,身高较高的身材怎样挑选单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同事操作两个数据源保持事务一致_终于有人
- 下一篇: elementui 按钮 表单_e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