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博士跑赢“地震波”:提前 10 秒预警宜宾地震!
戳藍字“CSDN云計算”關注我們哦!
整理 | 胡巍巍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天府之國四川,又遭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四川、重慶、云南多地震感比較強烈。災區有房屋倒塌嚴重損壞,亦有人員被埋。
截至6月18日11時,地震已造成宜賓市和樂山市8縣(區)9.7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2人。因災傷病135人,緊急轉移安置4496人(其中集中安置4305人,分散安置191人)。
地震預警信息,在本次地震中得到廣泛應用
災難無情,人類能做的便是盡最大可能預防災難!
在本次地震中,地震預警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
有當地網友表示:“接近23點的時候,小區廣播突然出現女聲播報,聽不太清說了什么。然后從30秒開始倒計時:30、28、26……10、9、8……3、2、1,倒計時結束立刻地震。雖然住5樓不高,但震感還挺強烈的,小區的住戶也紛紛下樓聚集。”
據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官微報道,由成都高新地震減災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本次地震。
震中附近的一些宜賓、成都的民眾的電視、手機、專用地震預警終端等發出預警提示:其中,大陸地震預警網為距震中51千米的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預估烈度5.2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
人們是如何收到預警信息的?
據了解,“地震預警服務",是四川廣電網絡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推出的公益服務。
這項服務可以在地震發生時,通過及時推送預警信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為群眾爭取黃金避險時間,從而減少傷亡和損失。
負責研究該系統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成立于汶川地震后,由畢業于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物理學博士王暾創建。
王暾博士的微博頁面
6月18日,經濟觀察網采訪王暾時,其稱,根據估算,提前10秒鐘預警,就能減少39%的人員傷亡,提前20秒預警,能減少63%的人員傷亡。而該系統自2011年9月以來,一直公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在本次宜賓地震災害中,該系統已經向宜賓、樂山、成都等13個市州共79個區縣的電視、成都的101個左右社區、宜賓樂山等地的200多個的學校發布了預警。在時間上,提前10秒向宜賓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
王暾和他的“世界最大地震預警系統”
5·12汶川地震時,出生于四川達州的王暾,正在奧地利工作。
汶川地震的傷亡慘狀,讓王暾回到故鄉,一心追求地震預警事業。
歸國后,王暾創建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并開始研究地震預警技術。
目前,王暾團隊已經形成了目前國內唯一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的ICL(Institute of Care-Life關愛生命機構)地震預警技術系統,該系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預警系統。
他們研究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是一個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系統,可實現全自動秒級響應。
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
對于該系統的運轉,王暾稱,對于在可能發生地震的區域安裝地震預警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并不昂貴,可以固定在承重墻上,通過網絡傳播地震數據,這些傳感器相當于地震預警前沿的“哨兵”,當監測到地震波,便通過網絡傳到預警中心,中心用2-3秒時間集中分析數據。
最終判斷出在什么地點、發生多大震級的地震,也能判斷出該地震對某個學校、手機用戶具有的避震時間以及地震烈度。
當下,王暾團隊在成都高新區安裝了很多喇叭,王暾曾在一次媒體采訪時表示,“大約有110個社區有這種廣播發預警,帶有倒計時,有些地方還帶避難指示。”
不過,廣播只對在預警區域范圍內的社區,播出預警信號。
對于地震預警系統取得的成績,王暾曾做過這樣的回顧:“該項目也是逐漸完善的,在2011年4月,中國第一條地震預警系統就是由本所發出,當時系統水平比較初等,直到2012年5月份再次發布預警,已經相對成熟。現在處于將地震預警系統,向全國范圍內推廣的規模化階段,這也是中國重大防災減災工程的一部分。”
對于大規模推廣,王暾也給出了建議:
第一,要把地震預警功能內置到更多的電視和手機上,目前已經應用到省內很多機構的App上,希望將地震預警系統內置到微信、QQ、支付寶、百度、今日頭條的平臺。
第二,需要各地政府授權發布地震預警信息,一直以來自然災害的預警只能政府機構才能發布。
第三,對公眾進行地震預警系統的全面科普。目前研究所在技術和科普上進展較快,尚未解決的是,拿到各級各地的應急管理部門的授權書,以開通地震預警服務。
地震預警并非地震預報
地震預警系統廣受贊譽,但王暾也坦言,地震預警并非地震預報。
其表示:“我們所做的工作是地震預警,而并非地震預報,臨震預報仍然是世界難題。地震預警只能減少人員損傷,而不能做到避免。”
此外,地震預警還面臨著準確性上的尷尬。
2014年,果殼曾撰文稱:“越是地面運動強烈的極震區,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對預警系統依賴越弱的地區,能提供的預警時間反而越長。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汶川地震中,離震中不到20公里的映秀就處于預警系統的響應盲區,幾乎沒有可能獲得提前預警;而距離震中約1500公里的遙遠的北京,反而能獲得大約3分鐘的提前預警。”
而這一難題,就不單單是物聯網可以解決的,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等相關技術,也可以對地區地震活動進行檢測。
如此來看,王暾博士的地震預警事業,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然而,王博士悲天憫人的精神,值得每個技術人學習!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愿安好!祈福宜賓!?
參考文章:
央視新聞《這次地震很多人第一時間收到預警信息,背后是一個怎樣的系統?》
經濟觀察網《專訪四川宜賓地震預警系統主創王暾:提前10秒預警能減近4成傷亡 還將推廣至全國公眾》
知乎《6 月 17 日四川宜賓長寧縣 6.0 級地震已致 12 人死亡,現場狀況如何?需要防范哪些風險?》
物聯網智庫《四川地震,61秒逃生預警,約減少90%死亡率|物聯網立功了!》
福利
掃描添加小編微信,備注“姓名+公司職位”,加入【云計算學習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共同打卡學習!
推薦閱讀:
同樣是消息隊列,Kafka憑什么速度那么快?
蘋果宣布加入CNCF;華為要求美國運營商支付專利費;微軟刪除最大的公開人臉識別數據集
如何給老婆解釋什么是微服務?
任正非:華為 100% 沒有后門
阿里巴巴楊群:高并發場景下Python的性能挑戰
那些去德國的程序員后來怎么樣了?
新技術“紅”不過十年,半監督學習為什么是個例外?
獨家對話V神! 質疑之下的以太坊路在何方?
真香,朕在看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这位博士跑赢“地震波”:提前 10 秒预警宜宾地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带你全面了解Http和Https
- 下一篇: 京东超越阿里巴巴 成为国内第二大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