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蜕变!网易轻舟微服务这波操作,始于异构融合、源于中台!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戳藍字“CSDN云計算”關注我們哦!
作者|劉晶晶
提及中臺,無人不知。從概念誕生于阿里到如今高居神壇之上,整個行業無一不在頻繁建設中,不可否認,TA帶來的ICT變革遠遠超過了字面含義。深入實踐我們感受到,有了TA,業務架構清晰明了、需求響應事半功倍;有了TA,軟件復用有規律、成本降低顯而易見;有了TA,之前所顧慮的架構優化、穩定彈性等統統不再是問題……如此多的優點,充滿對“中臺”崇尚精神的遠不止一兩個,網易副總裁、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就是深信不疑的“其中人”。
但相比單純的“崇尚”之情,汪源以及身后的網易云卻有著屬于自己的一套中臺方法論。他表示,中臺與平臺有部分類似之處,都具備支持多個前臺業務的共性能力;但存在差異的是,中臺一定具備業務屬性,而建設中臺迫切需要三大要素,分別是承擔業務職責的中臺化組織、技術支撐和方法論,缺一不可。
其實網易云不單單深耕細作出一套建設中臺的理論,如果從技術層面出發探討,如今中臺頗受關注,其背后的原因無非是對架構和技術變革的敏感度越來越高,對此網易云基礎服務總經理陳諤更深入探究并提出,何種技術架構可以高效支撐中臺?顯而易見就是微服務。
不同于單體架構難以復用,不同于傳統服務化存在性能、中心化管理人員的瓶頸,“微服務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技術架構,不但可以解決服務細粒度拆分問題,還能夠支撐高速迭代;但如果企業采用這種架構,就需要應對架構所帶來的龐大復雜性,無疑這是一把雙刃劍。”他說。
網易云基礎服務總經理 陳諤
輕舟Service Mesh產品化,實現異構系統融合。針對在中臺建設中經常會出現的異構系統整合和多供應商建設問題,網易輕舟微服務的最新技術升級恰好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作為圍繞應用和微服務打造的一站式 PaaS 平臺,陳諤坦言,針對異構系統的融合問題,網易輕舟微服務實現了Service Mesh開源技術的產品化。
據阿晶了解,Service Mesh是新一代微服務通信基礎設施層,解決了多語言、多框架異構系統中服務通信、注冊發現、治理等問題。陳諤進一步總結道,網易云落地Service Mesh將秉承幾個理念:跟隨社區,不重復造輪子;確保技術方案在生產實踐中得到驗證;開箱即用。
具體來說,輕舟Service Mesh(基于Istio、Envoy)產品化會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擴展,并針對社區現有的短板進行改進,而不是簡單的集成。例如Service Mesh社區版本僅支持容器環境,然而大部分企業僅實現了部分業務的容器化,所以輕舟Service Mesh實現了容器和非容器混合部署方案,支持容器、主機雙向互通調用和統一治理。此外,輕舟Service Mesh不僅可以實現Java、Python、NodeJS、Golang和PHP等不同技術棧的兼容和通信,還能夠與已有微服務框架NSF統一管控、互相發現、互相調用,將異構系統的支持實現到業界領先的程度。在性能方面,輕舟Service Mesh通過Mixer下沉,縮短路由路徑,時延減少了50%。更重要的一點,據陳諤介紹輕舟的Service Mesh產品化已經在網易集團內部進行了大型生產環境的實踐。
輕舟GTXS,高性能、低成本實現分布式事務。在采訪中提及服務拆分,陳諤說:“通常微服務拆分有兩種方法論,當然兩種方法論是可以結合的。一種是從面向對象設計一路傳承過來,領域建模的體系,比較適用于業務模型相對固定或者已經有一套舊系統存在,想完成系統改造的場景;還有一種則是重新構建系統,難度在于起初很難將模型準確無誤建立起來,更多需要一種不斷創新迭代的能力,但高速迭代的過程中,服務的抽象性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所以,微服務架構其實可以重構,但需要有一套工具去支持重構,所以‘輕舟微服務’除了建模,還要注重重構的能力,這樣才可以完成微服務的演化。”
細粒度微服務的成功拆分還不是終點,此時復雜的業務流程很難再通過數據庫的事務機制來實現ACID特性,服務層面的分布式事務處理技術呼之欲出。對此,新鮮出爐的輕舟分布式事務框架GTXS,就做到確保微服務被拆分后,多個微服務在業務流程中的數據一致性,為企業微服務演化提供保障。
阿晶了解到,GTXS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用戶只需要為服務接口增加一行注釋就可以完成分布式事務的接入,事務協調器單節點1700+TPS,這相比傳統的采用TCC這樣的模式效率提升85%。此外它全面支持Spring Cloud、Dubbo、gRPC等常用框架兼容以及主流數據庫,支持TCC、事務消息等多事務模式;在監控運維方面還支持對異常事務進行回查、自動重試、手動重試等操作,異常事務監控報警可以快速幫助企業診斷問題,目前也已經在工商銀行、網易嚴選等大型生產環境中得到了可靠性驗證。
網易云基礎服務總經理陳諤(右)與CSDN阿晶
此外,我們知道在微服務架構中,API網關通常出現在企業系統的邊界上,是業務系統和企業外部交互的重要橋梁。網易輕舟微服務基于Service Mesh技術,提供了全新的API網關,基于Envoy作為數據面Proxy,控制面引入Istio Pilot,與社區技術方向一致的同時,性能和擴展性得到了大幅的提升,還保留了原有網關的豐富的治理能力。
當天現場,陳諤還發布了成功落地微服務的全流程服務,覆蓋DevOps最佳實踐、可擴展性架構設計、微服務化拆分、治理建設、技術支持和高級運維等各個層面。通過全流程服務的保障,網易云可以能幫助客戶從零開始構建自己的微服務架構,從而推進中臺的建設。
CSDN 阿晶專訪網易云基礎服務總經理陳諤
此外,阿晶還列舉了部分與網易云基礎服務總經理陳諤暢聊輕舟、中臺以及微服務的采訪細節,可供開發者們深入了解。
1、阿晶:目前“中臺”的概念很火爆,怎樣的企業會比較適合建設中臺?
陳諤:首先選擇中臺建設的企業一般規模會比較大,因為這種體量才有能力去通過軟件復用去支持前端創新等工作;另外,企業在前端層面應該要有創新迭代的需求,否則企業也不需要中臺這樣的設施。目前來看,大部分企業都十分重視數字化創新的工作,所以有中臺需求的企業占比非常大,我們預計未來大約會有四分之一的大型企業會開展中臺的建設。
2、阿晶:輕舟這波針對企業業務中臺建設的升級,出于怎樣的契機?
陳諤:輕舟最早推出的時候是支撐微服務架構的技術平臺,在支撐客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面向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互聯網企業出現“巨無霸”業務時,通常直接使用微服務架構;而傳統企業內部由于是單一系統,往往很難一步到位使用微服務架構,而是需要先將企業的能力進行整合,通過這種組合來產生新的業務,他的微服務是來自于方方面面的各個板塊,我們發現這其實就是在建設一個中臺。我們要對企業提供有效的支持,就要關注其最終的目的,企業的目的是建立中臺,支撐其業務創新,而不是為了建立一個基于互聯網架構的龐大應用。
3、阿晶:輕舟微服務主要在哪些層面來完成對業務中臺建設的技術支撐?
陳諤:輕舟對于業務中臺建設的支持,主要聚焦兩個方面:首先是微服務架構的支撐,我們認為中臺建設,底層一定是基于微服務的架構,這是核心的技術平臺方向。在“微服務”架構方面,企業IT異構是最大的挑戰,例如新開發的系統可能會涉及到不同的技術棧、不同的語言等,是很難扭轉的。當然也會涉及到遺留系統的問題,比如遺留系統采用不同的協議等。所以輕舟首當其沖選擇去發布了對Service Mesh的支持。
另外,是中臺API管理以及服務的提供,畢竟將中臺整體組織起來,最終還是需要對外提供服務的,甚至還會涉及到第三方開放接口等細節,所以API也是企業中臺建設的重要方面。
4、阿晶:在為企業提供中臺的技術支持過程中,輕舟自身的升級遇到了怎樣的困難?
陳諤: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的IT環境的復雜性,會涉及到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內核的版本,兼容各種協議、中間件等問題,這樣算下來要消耗不少成本;更大的挑戰并不是純粹的技術層面的問題,還涉及企業支持中臺建設的組織架構以及推進中臺建設的職能設置問題。比如,企業在實施中臺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橫向的組織者,底層的微服務技術棧會被拆為兩半,運維部會說容器等基礎設施屬于我的職能范圍,但不管上層的平臺,這樣的割裂會削弱微服務的效能。這時就需要架構師或者其他橫向支撐的角色,來拉通兩者的合作。
5、阿晶:您認為出色的企業級微服務平臺需要具備哪些特征?
陳諤:出色的微服平臺首先要保證系統業務入侵性很低,尤其是客戶已經有很多業務,要進行微服務化改造或使用微服務的管控面,必須要保證很低的侵入性,否則企業根本無法使用;另一方面微服務平臺的管控面最好與業務的運行時、技術棧實現松耦合,不能被強迫一定使用哪種技術棧或者運行時一定包含哪些組件等。總體來說,好的微服務平臺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直接為企業提供了“全家桶” 來綁定,要視客戶的發展階段,視客戶業務的復雜度,來提供必要的支撐組件,只有這樣中臺建設才會順暢有序、物盡其用。
6、阿晶:關于輕舟微服務對于中臺建設的技術支持,未來有什么迭代升級的計劃?
陳諤:未來還有很多升級計劃。比如,現在做的對Service Mesh的支持工作,其實也是為了適應企業異構的環境,但是Service Mesh社區版還存在著類似數據面性能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后續要著力解決的。第二個,很多企業對高可用的需求并不亞于互聯網企業,我們就要把同城雙活、跨機房高可用的方案輸出給他。第三個,還有自動化運維、智能運維程度的提升,因為整體來說運維成本還是企業建設中臺、實施微服務架構所面臨的重大阻礙之一,我們在可觀測性、加速診斷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使得整體運維代價降低了不少,但是還不夠,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通過引入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整體的運維效率。
另外,對于企業來說,微服務應用跑在平臺內,還會有PaaS、中間件等需求,單獨去構建自己的數據庫、緩存等服務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運維的代價,所以我們有計劃讓我們的容器平臺去支持PaaS。此外,還有類似企業級安全特性的需求,以及對AI的支持等。
7、阿晶:未來比較關注的“微服務”的技術點有哪些?
陳諤:未來比較關注的微服務的技術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對Service Mesh的支持方面,畢竟Service Mesh帶來的好處實在是非常多。比如網易內部,雖然很多業務已經實現了微服務架構,但還是有足夠的動力切換到Service Mesh的架構上去。
比如說,有些業務會做“流量染色”的功能,使得流量能夠順利導向測試節點、測試庫,但是之前需要為各種中間件、協議分別去做識別流量標簽的工作,但在Service Mesh平臺下,這些都不用做,在四層的流量直接去注入這個標簽,用SideCar就可以把流量引導到需要的地方去。所以向這樣一個先進的技術棧進化是非常有利的。
福利
掃描添加小編微信,備注“姓名+公司職位”,加入【云計算學習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共同打卡學習!
推薦閱讀:
- Docker,一個傲嬌的男人 
- 做了中臺就不會死嗎?每年至少40%開發資源是被浪費的! 
- AI“生死”落地:誰有資格入選AI Top 30+案例? 
- Python爬取B站5000條視頻,揭秘為何千萬人為它流淚 
- 最前沿:堪比E=mc2,Al-GA才是實現AGI的指標性方法論? 
- Zend 創始人欲創建 PHP 方言,暫名為 P++;鴻蒙 OS 面世;中國首個開源協議誕生 | 開發者周刊
 
 
真香,朕在看了!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蜕变!网易轻舟微服务这波操作,始于异构融合、源于中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如果覺得生活随笔網站內容還不錯,歡迎將生活随笔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