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垃圾收集器(Serial收集器、ParNew收集器、Parallel收集器、Parallel Old 收集器、CMS收集器、G1收集器、常用的收集器组合)
27.垃圾收集器
27.1.Serial收集器
27.2.ParNew收集器
27.3.Parallel收集器
27.4.Parallel Old 收集器
27.5.CMS收集器
27.6.G1收集器
27.7.常用的收集器組合
27.8.參考
27.垃圾收集器
再如:https://wangkang007.gitbooks.io/jvm/content/la_ji_shou_ji_qi.html
如果說收集算法是內存回收的方法論,垃圾收集器就是內存回收的具體實現
27.1.Serial收集器
串行收集器是最古老,最穩定以及效率高的收集器,可能會產生較長的停頓,只使用一個線程去回收。新生代、老年代使用串行回收;新生代復制算法、老年代標記-壓縮;垃圾收集的過程中會Stop The World(服務暫停)
參數控制:-XX:+UseSerialGC 串行收集器
27.2.ParNew收集器
ParNew收集器其實就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線程版本。新生代并行,老年代串行;新生代復制算法、老年代標記-壓縮
參數控制:-XX:+UseParNewGC ParNew收集器
-XX:ParallelGCThreads 限制線程數量
27.3.Parallel收集器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類似ParNew收集器,Parallel收集器更關注系統的吞吐量。可以通過參數來打開自適應調節策略,虛擬機會根據當前系統的運行情況收集性能監控信息,動態調整這些參數以提供最合適的停頓時間或最大的吞吐量;也可以通過參數控制GC的時間不大于多少毫秒或者比例;新生代復制算法、老年代標記-壓縮
參數控制:-XX:+UseParallelGC 使用Parallel收集器+ 老年代串行
27.4.Parallel Old 收集器
Parallel Old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多線程和“標記-整理”算法。這個收集器是在JDK 1.6中才開始提供
參數控制: -XX:+UseParallelOldGC 使用Parallel收集器+ 老年代并行
27.5.CMS收集器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一種以獲取最短回收停頓時間為目標的收集器。目前很大一部分的Java應用都集中在互聯網站或B/S系統的服務端上,這類應用尤其重視服務的響應速度,希望系統停頓時間最短,以給用戶帶來較好的體驗。
從名字(包含“Mark Sweep”)上就可以看出CMS收集器是基于“標記-清除”算法實現的,它的運作過程相對于前面幾種收集器來說要更復雜一些,整個過程分為4個步驟,包括:
- 初始標記(CMS initial mark)
- 并發標記(CMS concurrent mark)
- 重新標記(CMS remark)
- 并發清除(CMS concurrent sweep)
其中初始標記、重新標記這兩個步驟仍然需要“Stop The World”。初始標記僅僅只是標記一下GC Roots能直接關聯到的對象,速度很快,并發標記階段就是進行GC Roots Tracing的過程,而重新標記階段則是為了修正并發標記期間,因用戶程序繼續運作而導致標記產生變動的那一部分對象的標記記錄,這個階段的停頓時間一般會比初始標記階段稍長一些,但遠比并發標記的時間短。
由于整個過程中耗時最長的并發標記和并發清除過程中,收集器線程都可以與用戶線程一起工作,所以總體上來說,CMS收集器的內存回收過程是與用戶線程一起并發地執行。老年代收集器(新生代使用ParNew)
- 優點:并發收集、低停頓
- 缺點:產生大量空間碎片、并發階段會降低吞吐量
參數控制:
27.6.G1收集器
G1是目前技術發展的最前沿成果之一,HotSpot開發團隊賦予它的使命是未來可以替換掉JDK1.5中發布的CMS收集器。與CMS收集器相比G1收集器有以下特點:
上面提到的垃圾收集器,收集的范圍都是整個新生代或者老年代,而G1不再是這樣。使用G1收集器時,Java堆的內存布局與其他收集器有很大差別,它將整個Java堆劃分為多個大小相等的獨立區域(Region),雖然還保留有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概念,但新生代和老年代不再是物理隔閡了,它們都是一部分(可以不連續)Region的集合。
G1的新生代收集跟ParNew類似,當新生代占用達到一定比例的時候,開始出發收集。和CMS類似,G1收集器收集老年代對象會有短暫停頓。
收集步驟:
1、標記階段,首先初始標記(Initial-Mark),這個階段是停頓的(Stop the World Event),并且會觸發一次普通Mintor GC。對應GC log:GC pause (young) (inital-mark)
2、Root Region Scanning,程序運行過程中會回收survivor區(存活到老年代),這一過程必須在young GC之前完成。
3、Concurrent Marking,在整個堆中進行并發標記(和應用程序并發執行),此過程可能被young GC中斷。在并發標記階段,若發現區域對象中的所有對象都是垃圾,那個這個區域會被立即回收(圖中打X)。同時,并發標記過程中,會計算每個區域的對象活性(區域中存活對象的比例)。
4、Remark, 再標記,會有短暫停頓(STW)。再標記階段是用來收集 并發標記階段 產生新的垃圾(并發階段和應用程序一同運行);G1中采用了比CMS更快的初始快照算法:snapshot-at-the-beginning (SATB)。
5、Copy/Clean up,多線程清除失活對象,會有STW。G1將回收區域的存活對象拷貝到新區域,清除Remember Sets,并發清空回收區域并把它返回到空閑區域鏈表中。
6、復制/清除過程后。回收區域的活性對象已經被集中回收到深藍色和深綠色區域。
27.7.常用的收集器組合
27.8.參考
http://my.oschina.net/hosee/blog/644618
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JVM高級特性與最佳實踐 pdf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7.垃圾收集器(Serial收集器、ParNew收集器、Parallel收集器、Parallel Old 收集器、CMS收集器、G1收集器、常用的收集器组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大润发供应商b2b登录(大润发供应商系统
- 下一篇: 包商银行官网首页(包商银行官网网银助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