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晶体管有多大 一个芯片由上百亿晶体管
我們都知道芯片的體積其實很小,但是其容納的電子器件和電路卻十分多。你知道嗎,一個小小的芯片內有著上百億的晶體管。
去年四月份,隨著5nm工藝進入規模量產階段,臺積電也在第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首次披露3nm工藝的晶體管密度,250MTr/mm2的密度可為前無古人。作為對比,采用臺積電7nm EUV工藝的麒麟990 5G的芯片尺寸113.31mm2,晶體管密度103億,平均晶體管密度符合此前公布的96.5MTr/mm2,是第一代7nm工藝的3.6倍。與第一代7nm工藝相比,臺積電5nm性能提升15%、能耗提升30%,而3nm較5nm性能提升7%、能耗提升15%。
近日更是有消息稱IBM全球首發2nm芯片的概念制程,可達到3.33億晶體管/mm?。IBM預計,2nm制程技術或能實現在“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集成約500億晶體管;據國外科技媒體AnandTech報道,IBM 2nm制程或能在每平方毫米芯片上集成3.33億個晶體管。相比之下,臺積電5nm制程每平方毫米約有1.71億個晶體管,三星5nm制程每平方毫米約有1.27億個晶體管。
對于半導體存儲器,每一個晶體管可以存儲一位信息,當然,晶體管越多,存儲容量就越大。 對于CPU或者其他電路,不一定是晶體管越多越好,而是依據電路功能的需要。例如CPU,因為它具有多種強大的功能,因此就必須要很多晶體管才能實現。
說到晶體管的數目,就不得不提摩爾定律,即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當然這只是一個推測的理論,并非自然理論。但根據過去40年的CPU發展史來看,這個理論接近精準。
簡單的說cpu就像是一個大的存放開關的工廠,每個晶體管就是一個開關,關的時候表示0,開的時候表示1,晶體管越多,開關也越多,在處理同一個問題的時候走的線路也就越多。這就像是你以前學初中物理時的并聯電路,之路越多流通的線路也越多。
由此可見,晶體管越多,其同時處理的數據也就越多,相應的機器也就會越快。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个晶体管有多大 一个芯片由上百亿晶体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惧怕风险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定期存款,考虑
- 下一篇: 房贷次贷人征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