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Q之路系列博客后记
緣起
今年3月,我換了工作單位。后來多次收到公司的新人培訓郵件,不過對此我并不感冒,說實話并不喜歡這種活動。印象中,新人培訓無非是嘮叨些公司的規章制度、侃述一下公司的光輝歷史還有燦爛的未來發展等等。規則制度著實無聊,昨天已經過去,公司的未來看似又很遙遠,只有今天是實實在在的。但是,新人培訓既不會讓我的今天舒服(需要占用一天寶貴的周末時間),也不會double我現在的salary!所以就一推再推,趕在試用期結束之前勉強赴約了。嗯,無奈于人事拿轉正相威脅,呵呵。
一天培訓下來,雖說也有一部分無聊的“照本宣章”,但是其中一位講師的課程內容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程內容從IT服務行業概述到企業的文化氛圍;從個人職業素養的形成到團隊的協作。她的講學風格非常生動有趣,能夠充分調動聽者的積極性和注意力,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對新人培訓此類活動的看法。課程中講師關于“學習之塔”的故事則直接激起了我開通個人博客的熱情。
學習之塔
學習之塔為我們呈現了不同學習方式之間的效益關系,如下圖所示:
在塔底,是第一種學習方式:閱讀。包括為了獲得某種知識而進行的書本閱讀、互聯網查詢瀏覽等。這是最熟悉常見的學習方式,但同時其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
第二種學習方式:聽講,接受培訓。
第三種學習方式:向先進者學習。
第四種學習方式:培訓輔導他人學習。
最后一種位于塔頂的學習方式:書寫日記和博客。這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用心書寫的日記和博客能真正強化我們對于生活的感悟,對于學習知識/經驗的總結。
可以看出,整個學習之塔,由下至上實際上是一個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化的過程。參與程度越高,學習效果也越好。但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或許對于學習效率越低的方式,使用得卻最為普遍。所以,如何改進我們的學習方式,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最終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
后來經過搜索,在網上發現了著名的“學習金字塔理論”,我在新人培訓課程中學到的上述“學習之塔”與其比較相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google或baidu里面找到相關文章。
關于LINQ之路
早些時候,公司leader讓組里每位同學準備一個知識講座,以便空時給大家講授學習。一來可以鍛煉各位的講述能力,要知道,咱們干技術這行的,口語能力不敢恭維的確也大有人在,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二來可以提高大家的專業知識,形成學習的良好氛圍。嗯,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既是咱程序員的宿命,也是咱程序員的樂趣,呵呵。
我選擇的講座topic就是LINQ。原因之一是LINQ作為C# 3.5/4.0里的一項重要技術發布已有些時日了,自己并沒有系統的對它進行了解和學習;再者工作中的項目也大都使用了LINQ相關技術,學習好LINQ,對工作也大有脾益。
LINQ之路是我的第一個系列博客,其寫作的過程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有趣和快速,每一篇的完成都花去了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對于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只有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才可能做好。雖然博客內容大多來自于C# 4.0 in a nutshell的翻譯和總結,但首先我對原文內容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理解,對博客中的相關示例進行了實測和注解;其次對相關表述進行了修改整理,使其盡量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有時候,為了一個詞、一句話能得到準確的表達,都得查閱大量的資料:書本、MSDN、還有網頁。
上面的學習之塔中,我們已經看到博客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當然,必須是用心書寫的博客,是自己真正的理解與領悟,而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再發布。這也是我為何要為LINQ之路系列博客花費這么多精力的原因。我期望能為廣大園友提供高質量的文章,就像我期望能讀到別人發布的優秀文章一樣。所以,通過LINQ之路系列博客,我也是在實踐著自己的期望。本著對自己、對大家負責的態度,我盡全力為閱者奉上了LINQ之路。當然,能力有限,疏漏之處,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正與理解。始終相信: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LINQ之路系列博客的完成,其實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我自己。在此,我也強烈建議大家能開通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學習經驗進行總結,寫下來,share給大家,讓大家一起參與討論,這樣你會學得更好,理解得更加深刻!這也是本篇后記的目的所在。
邂逅博客園
那是差不多兩年前吧,工作中的一個項目用到WCF,于是到處查閱資料。直到發現Artech的WCF之旅、WCF后續之旅,如獲至寶。也由此結識了博客園,發現了有這么個網站,專門為了開發者而生。這里有著負責任的編輯、無私的博主、優秀的文章和熱情的園友。所有這些讓博客園成為了學習、分享和成長的理想場所。從此博客園也成了我經常光顧逗留的地方,理所當然,它也成了我的LINQ之路系列博客的載體。
感謝
看一篇博客容易,而要寫一篇博客就沒那么容易了?;仡^看,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那么多個安靜的夜晚,寫博客到深夜零點。盡管這是我的第一個系列博客,盡管我的專業和寫作水平非常有限,但我確實是用心用力的把它完成了。能有這么多時間來寫博客,關鍵得益于老婆的支持,原因在于寫博客的時候,我那10個多月咿呀學語的寶貝女兒就全靠老婆一人照看了。 呵呵,對于我來說,每一篇成功的博客(如果這算成功的話)后面都有一個好女人的支持!老婆辛苦了,謝謝你。當然,享受快樂的同時,還有對女兒深深的歉意,一個好父親是不該冷落自己的女兒的,何況她那么小。好在,現在終于完成了,我可以好好的陪伴女兒,教他叫“爸爸”、“媽媽”,陪她玩、陪她瘋了!哈哈,人生如詩。。。
讓自己堅持完成本系列博客的,還有廣大園友的熱情支持和鼓勵,謝謝你們??吹阶约旱奈恼卤荒銈冎С趾涂隙ㄊ且患荛_心的事情,沒有這些,寫出來的博客也不會有任何意義。借次機會,向你們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你們的每一次閱讀,每一次評論!
?
系列博客導航:
LINQ之路系列博客導航
LINQ之路?1:LINQ介紹
LINQ之路?2:C# 3.0的語言功能(上)
LINQ之路?3:C# 3.0的語言功能(下)
LINQ之路 4:LINQ方法語法
LINQ之路 5:LINQ查詢表達式
LINQ之路 6:延遲執行(Deferred Execution)
LINQ之路 7:子查詢、創建策略和數據轉換
LINQ之路 8:解釋查詢(Interpreted Queries)
LINQ之路 9:LINQ to SQL 和 Entity Framework(上)
LINQ之路10:LINQ to SQL 和 Entity Framework(下)
LINQ之路11:LINQ Operators之過濾(Filtering)
LINQ之路12:LINQ Operators之數據轉換(Projecting)
LINQ之路13:LINQ Operators之連接(Joining)
LINQ之路14:LINQ Operators之排序和分組(Ordering and Grouping)
LINQ之路15:LINQ Operators之元素運算符、集合方法、量詞方法
LINQ之路16:LINQ Operators之集合運算符、Zip操作符、轉換方法、生成器方法
LINQ之路17:LINQ to XML之X-DOM介紹
LINQ之路18:LINQ to XML之導航和查詢
LINQ之路19:LINQ to XML之X-DOM更新、和Value屬性交互
LINQ之路20:LINQ to XML之Documents、Declarations和Namespaces
LINQ之路21:LINQ to XML之生成X-DOM(Projecting)
LINQ之路系列博客后記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ifepoem/archive/2011/12/14/228730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Q之路系列博客后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yield return用于无缝实现
- 下一篇: 汇编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