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集体升级云事业部,这背后都藏着哪些“小心思”?
今年雙11后,阿里進行了重大架構調整,阿里云事業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群,云和AI的權重進一步提升。
同月,騰訊也宣布進行架構大調整,新成立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12月18日,李彥宏一封內部信公開了百度機構向TO B方向調整的事實,將智能云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云業務的發展。
至此,BAT均完成了云事業部的架構升級調整,并不約而同得從“云”升級為“智能(智慧)云”,這三位C端巨頭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進行架構升級調整?智能的含義是什么?將云與智能相結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為何BAT全部在此時進行云事業部架構升級?
兩個月的時間,BAT全數完成云事業部的架構升級調整,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背后可能有某些原因。據業內人士透露,云計算此時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節點,價格戰和規模戰已經成為過去式,傳統的獲客方式可能無法創造更多盈利。作為一項業務,企業勢必要計算回報。營收、市場份額和技術優勢都是云廠商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要想增加營收并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云廠商必須思考自己的技術優勢,比如百度的AI能力、阿里云的底層基礎設施能力,將這些與云業務進行整合。
當然,也有觀點表明,BAT在智能方向的技術可能已經準備完善,接下來會利用這部分技術為云業務實現增收。
智能(智慧)的含義到底是什么?BAT升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看到智能或者智慧這樣的字眼,很多人會首先聯想到AI。其實,AI可能只是智能(智慧)戰略中的一個技術點。業內人士透露,BAT真正的意圖可能是通過云事業群的架構升級吸引更多企業用戶。更多的傳統企業對于智能化或者數字化轉型還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對于AI化并沒有具體概念。
雖然AI的能力已經得到驗證,大部分企業都在技術堆棧中對AI有所布局,作為主流的云廠商,BAT需要提供這方面的能力,但AI如果一直是實驗室層面的一堆數字和指標,對整個行業而言意義不大,BAT希望進行更多AI+行業場景的落地。云就是促進智能化場景落地很重要的基礎設施,甚至云廠商也可能會利用數據打磨AI算法和模型,最終反哺AI。
這或許就是BAT云事業部架構升級的重要原因,用智能(智慧)帶動更多行業用戶的加入,從場景落地的角度促進獲客。
這種升級或許只有BAT可以完成,小型云廠商或許只能繼續差異化比拼
雖然BAT不約而同的對云事業群進行了調整,但三家云廠商的差異性還在,比如百度云可能會把其AI能力整合到云平臺,騰訊云可能會堅持從TO C層面為云業務增收,逐漸向TO B層面轉型等。
可能會有人思考:這種智能云的模式是否適合所有云廠商?技術專家指出,在BAT的壓力下,大部分小型云供應商都轉而做定制化等事情,與BAT形成差異化云模式,以此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
總而言之,BAT的云業務已經進入轉型的關鍵時期,下一步的重點將是通過智能化幫助更多行業客戶落地,而這可能并不適用于小型云供應商,這一場市場爭奪戰的參與方還是很明顯的。未來,BAT云事業部的架構調整和人員變化依舊是重點觀察方向。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AT集体升级云事业部,这背后都藏着哪些“小心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eetCode 142——环形链表 I
- 下一篇: 虚拟桌面启动后自动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