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乳业CIO:移动化让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紧密连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食品安全已經上升為社會和百姓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飛鶴乳業正在不斷推動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在內部部署了全產業鏈的體系追溯的同時,推出了基于移動端的全產業鏈可視化,讓消費者能夠更好認知產品,并產生互動。
一、飛鶴乳業目前的市場情況如何?飛鶴乳業的信息化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以及目前是否做了移動化部署?
二、飛鶴乳業是如何制定移動化戰略?基于什么原因選擇從全產業鏈可視化開始?
三、企業對于App的開發上一般有哪些需求?您對于標準化移動平臺建設有什么看法?
四、企業在移動化應用上越來越多了以后,在管理和開發會遇到哪些瓶頸?其中產生的數據是如何利用?未來飛鶴乳業移動化戰略還有哪些設想?
主持人:請您介紹下飛鶴乳業目前的市場情況以及自身業務?
崔啟佳: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飛鶴乳業,飛鶴乳業是中國自有的民族產業品牌,致力于在嬰幼兒奶粉行業做世界上最受人尊重和信賴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和嬰幼兒奶粉喂養服務商。相對于國內的品牌,飛鶴乳業今年在市場占有率達到第二位,如果結合所有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有份額在5,6位左右,去年整體的營業額在嬰幼兒奶粉主營產業達到將近50億份額,集團全產業鏈達到75億銷售額,包括牧場、飼料加工工廠、乳制品加工工廠、分銷、終端、銷售服務一體化等,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到現在為止最全的全產業鏈嬰幼兒奶粉廠商。
主持人:飛鶴乳業的信息化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以及目前是否做了移動化部署?
崔啟佳:飛鶴乳業從2005年開始信息化建設歷程,到2008年正式上線ERP系統,分四期建設,之后信息化建設逐漸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消費者服務的提升,相關業務的不斷開展,不斷地向營銷、消費者服務、產品質量、渠道、供應鏈、以及相關環節進行延展。
飛鶴在移動端上最早應用在消費者全產業鏈產品可追溯服務上,從2011年到2012年手機端推出了能夠對每一罐每一盒產品進行全產業鏈追溯查看查詢一個產品的具體的生產地,包裝地,質檢地,物流倉儲,相關加工過程和銷售過程的具體信息。
同時在相關業務上也較早使用了移動化手段,比如業務代表,巡店人員,尤其是門店的導購人員上普遍都開展了相關的應用,使導購在門店管理,產品銷售,為消費者進行服務的相關業務環節上都可以使用APP來進行相關的業務開展和服務。
主持人:飛鶴乳業屬于傳統食品制造行業,從您看來移動化為制造業帶來了哪些提升?
崔啟佳:就食品所在的快銷品行業來說,移動端應用比較多主要在營銷領域,而現在移動端更多應該是部署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現在快銷品行業,尤其是品牌型快銷品行業現在越來越多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手段將企業品牌和消費者采用直接的方式進行連接,首先強化提升了品牌形象,也為消費者延展提供了一些服務。其次,在電子商務發展大潮下,很多品牌型企業2C的發展趨勢非常明顯。
主持人:飛鶴的移動化戰略基于什么原因選擇從全產業鏈可視化開始?
崔啟佳:?2009年飛鶴乳業就開始逐漸嘗試在企業內部打造內部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在食品,質量安全層面,所以當時在內部部署了全產業鏈的體系追溯,尤其是從奶粉的上游,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牧場,飼料加工工廠,所以從制草,飼料,再到奶牛的飼養,再到液奶的運輸,一直到工廠加工,包括最后出來的分銷,所以在整個鏈條上是可以做到全產業鏈的可控和追溯。
當時我們就思考如何將這種比較優秀可信任的產品質量管控能力讓消費者能夠感知到,從而給消費者一些更實實在在的信任和對產品的認可。因為自從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之后,國內品牌的嬰幼兒奶粉行業,還是在消費者品牌認知和信任度上存在一些挑戰。我們希望用這種形式和手段讓消費者能夠更好認知我們的產品,包括產品質量以及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當中我們先進的生產方式,先進的加工工藝,展示非常震撼的萬頭規模飼養的牧場。
當時想最好的方式就是以產品為載體,讓消費者在產品查詢過程當中能夠看到我們的生產加工過程。追到消費者身旁,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策略,2011年在內部完成了全產業鏈內控系統打造之后,開始著手做移動端,當時想自己打造App端,后來隨著微信的大規模使用和普及,在微信端也果斷發布了相關追溯體驗和查詢的界面。
這樣一方面是企業打造的全產業鏈實體業務體系能夠通過移動端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另外我們每一罐產品或者是每盒產品,每個單體產品底下都有一個二維碼,是一個奶粉的唯一身份標識,消費者通過安裝飛鶴的可追溯App,或者是在微信端加入了飛鶴的服務號之后,掃描二維碼,以自己家寶寶吃的這罐奶粉為載體,可以查到這個產品它的生產加工地,奶源地相關信息,在這些信息之上可以看到企業的一些介紹情況。
去年又推出來全產業鏈可視化的服務,除了查到一些以產品為載體的數據信息以外,還能夠看到具體牧場的現場錄像,工廠的現場錄像,這些直播時間都會以App、網頁、微信為載體呈現可視化牧場,可視化工廠,給消費者一種最直接,最震撼,最信任的體驗方式。
主持人:全產業鏈的管控以及可視化是怎么實現的?如何遷移到移動端?
崔啟佳:從2008年企業實施ERP系統之后,在IT層面著眼業務支撐訂立了兩個戰略,第一,企業的全產業鏈可控的食品安全能力;第二希望在消費者層面上有更多的延展服務能力。
我們也將全產業鏈內控體系的可追溯盡量完善,并想辦法和消費者的延展服務掛鉤,比如當時我們希望消費者通過我們追溯平臺,在查詢產品信息之后可以通過一鍵曬一曬,可以把產品很多詳細信息曬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給消費者一種延展,也給消費者延展的心理附加值,一些更多的消費者體驗。當時應該算是業內第一家比較全的能夠查詢產品很多加工過程的信息。
從內部來說能夠提供這么完善的數據,本身就說明IT覆蓋了相關的業務環節,業務環節經過信息化系統和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化,顯性化,就有了一定的規范和標準的保障。同時最后在數據層面上,對于消費者層面僅僅是以查詢為主要的體驗,實際在企業內部它還有一個完整的內部大數據分析體系,比如從我們的生產層,一個工廠運輸到我們一個總倉,之間一般情況下時間是固定的,兩邊的操作都是使用掃碼槍形式進行入庫出庫,在倉儲過程當中的時間其實系統后臺是自動稽核,如果有了問題比如說超長運輸系統會自動報出來異常。有這樣一套體系能夠有效地保證使用不管是大數據還是內部的全產業鏈條的手段,來保證業務是能夠有效開展,被監督。同時,消費者層面可以在整個數據鏈條層面上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一些信息。
主持人:企業對于App的開發上一般有哪些需求?飛鶴乳業是如何開展移動化?
崔啟佳:飛鶴乳業在新一輪IT戰略規劃的時候明確把移動化的部署做為其中一個分支,所以我們更多是把它作為一種直線連接的手段,從連接上來說我分為內部連接和外部連接,所以在定義需求的時候大概可以簡單分為一個是內部企業協作層面的需求,另外一個是外部業務的連接,或者是外部業務開展的移動端的需求。企業內部的需求我們基本上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先簡單實現了OA協同,協同辦公平臺的移動端相對較簡單快捷。
下一步希望通過升級企業內部的OA平臺,或者是企業內部門戶集成整合時,通過移動端來做企業內部的員工關系的重組。從外部來做得還是相對比較早也比較多,一個是用移動互聯來重組企業和經銷商、企業和門店銷售終端、企業和導購、銷售業代之間的關系。
同時希望利用移動端重組我們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比如最早做的全產業鏈可追溯連接消費者,后來又做了基于微信端的移動電商平臺,這都是希望能在消費者層面上,能滿足消費者應用這個方面的需求。
現在的工作重點主要在業務端的移動端支持和移動需求的滿足,比如我們最早從2010年開始,雖然移動互聯網還沒有完全普及,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一些工業應用,生產倉儲,物流倉儲,包括在物流運輸領域就已經嘗試使用了一些移動端,使用掃碼槍的物流發貨,使用移動GPS實現奶車跟蹤等等。
因為快銷品行業有大量一線的巡店拜訪經銷商客戶工作,所以我們又嘗試給業務代表做移動端,當時應該說智能手機還不太普及,那個時候還是用JAVA程序開始做的移動端的一些應用,包括門店拜訪路線的規劃、門店信息采集、競爭信息采集、銷售記錄、銷售流水上報、銷售訂單下達等功能。
之后又逐漸開始在導購,終端門店,可控終端門店和非可控終端門店上開始增加移動App應用。主要需求在于,第一,能夠比較完整的管控企業的貨物流向,在快銷品行業當中都會面臨的問題就是防換貨管理;第二、現場服務,包括一些市場活動的開展,企業內部一些管理職能,比如門店的管理,終端的管理,還有消費者服務等。最終和消費者的服務連接在一起,基本形成了從倉儲、物流、分銷、終端門店、消費者服務整個鏈條全面的移動化管理。
主持人:因為企業不同部門對移動應用都有不同的需求,這也造成企業移動戰略長期發展的挑戰,您怎么看標準化移動平臺建設的重要性及對企業的影響?
崔啟佳:從整個社會上來看,移動互聯應該說不只是技術應用手段,它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是在我們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更期望把移動互聯或者是App端的應用看作是應用前臺。因為在企業內部有非常明確的業務流程,非常明確的企業內部的標準化體系,所以我們傾向前后臺體系還是要區分,移動端更多看成前臺體系。后端還是依賴于業務后臺,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化。包括了業務流程的規范,業務流程的相對各個鏈條統一要打通,還有數據的標準化,還有相當于是業務操作規范的統一和標準化。
在前端需要一個統一的開發平臺,當時業界可選的操作平臺不多,我們最早做的掃碼槍,倉儲物流的操作體系用的都是WindowsCE的操作平臺。隨著后來我們不斷在消費者端,在終端門店的管理端使用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App程序,我們發現在消費者層面的帶動下,安卓的應用和蘋果iOS應用是一大趨勢,所以我們后來也果斷地將我們倉儲和物流領域,包括經銷商管理層面上使用的這種原來的WindowsCE技術路線逐漸向安卓平臺進行遷移,我們希望在安卓平臺上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
現在移動App端主要的開發環境基本上基于安卓和iOS,現在在前端做的是單體APP,后臺是統一的整體后臺。但是我們現在嘗試在開發端統一使用一個開發技術,或者一個開源的平臺,或者一個相對業內比較成熟的穩定的服務比較好的一個開發平臺進行整合。
主持人:企業在移動化應用上越來越多了以后,在管理和開發會遇到哪些瓶頸?
崔啟佳:開發環境的統一整合有利于快速部署,迭代開發,應用的快速交付,應用體驗,業務流程一致性,運營維護。當你在一個App端要想有新的功能進行交付,這個功能可能又沒有大到要新上一個新App,這種情況下你的運營怎么去管理,包括內容的發布、安全等等。
比如我們現在曾經面對的一個問題,所有的導購如果他要都裝多個App,你要不然在他手機上要裝好幾個程序,每次使用時候要把不同的程序點開,還要輸入在不同程序下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操作。所以我們在導購端基本上都給它統一成了一個App,有統一身份認證,統一的信息,包括企業內部的各種主數據,門店,經銷商信息的統一標準化,包括還有信息安全的其他一些延展。
主持人:您是如何看待新型H5技術對于移動化上的改變?
崔啟佳:相對來說我們給消費者除了帶來一些延展性服務以外,我們一定要思考給消費者有沒有帶來負擔,消費者到底有多少的動力促使他來下載你的APP程序。一個是要有一定的流量消耗,一個是要在他的手機端長期占有一定的存儲位置。
所以,我們基本上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因為APP端的程序相對來說可適應性,可擴展性,穩定性,我們還是要做這方面的部署。另一條腿,針對消費者更多在基于微信端,還有基于網頁端,包括手機可以直接訪問的HTML5的頁面。讓消費者一方面可以下載,另外一方面如果不愿意下載APP,也可以使用微信的公眾號進行相關的操作,實現全覆蓋。
對于企業內部人員來我們還是強調使用App,因為App有高度的集成性,程序比較穩定,如果網絡沒有問題,它的操作效率也非常高,而且對數據的傳輸可靠性,加密,都相對來說會更好一些。比如我們的導購傾向讓他們來使用APP端,因為手機APP端的程序如果在企業內部人員進行推廣和部署相對來比較好。
主持人:移動化的部署也伴隨著數據的大量產生,飛鶴乳業是如何利用數據幫助企業進行優化?
崔啟佳:現在來看一個企業不管是企業經營的有效運轉,良好的業務監控,良好的業務管理,還是說為消費者能夠做到更良好的服務,貼身定制化的服務,甚至更精準的營銷管理,相對來說都是對企業運營數據,基于數據來做決策提出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飛鶴內部分成三層,第一、業務系統要負責把所有的數據沉淀下來,在中間經過數據倉庫和數據標準化,我們一方面是把企業內部所有的數據進行統一規范和標準,同一類型的數據做同一類型的編碼和處理;第二、數據要沉淀到企業的數據倉庫當中進行業務主題的分類和再組織;第三、接下來就是上層應用的打造,比如數據的查詢,消費者全產業鏈追溯中,消費者查詢一罐產品,它的數據絕對不止來自于一個系統,分別來自于這罐奶粉它所經過的生產體系、奶源的牧場管理體系、倉儲物流體系、銷售分銷體系、終端門店導購App上一些信息反饋。
消費者查詢這些就是在數據頂層應用上的綜合查詢,同樣在企業內控體系當中又是一個綜合大數據分析和預警體系。在高層決策層面打造了數據指標看板,把企業很多的經營性日常運營性的管控指標,全部做成指標看板,來供企業的中高層決策者查看分析企業的經營現狀和問題。在數據層面上經過了標準化和數據倉庫的統一處理,然后在高層或者說在應用層上層使用數據的時候是可以不受業務系統的局限,相對來說在數據應用這個層面我們還是比較重視,同時做了一些嘗試。
主持人:未來飛鶴乳業在移動化戰略上有哪些整體規劃?
崔啟佳:我們定位的一個重要信息化戰略分支叫做移動互聯,通過移動互聯希望重組外部關系和內部關系,內部關系主要是企業內部員工,還有我們上游的協作單位,比如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外部關系主要就是我們的分銷體系,包括倉儲物流,經銷商,終端門店,另外一個重要的外部關系就是消費者,從戰略規劃上來看,我們希望如果是在分銷領域,我們希望把整個業務鏈條串得更緊密。
在消費者層面移動電商上有更良好的突破,比如我們現在經常有很多活動的推薦,消費者在網站上或者手機端直接購買又推出了28天新鮮的重大戰略,給消費者一些更多基于業務性,不局限于數據層面的真正感受和服務。
在內部層面上希望將來通過移動端一個是提高企業內部的工作和協同效率。打造一種優秀的企業內部的互動關系,一種優秀的企業內部社交文化氛圍。?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7-14
本文作者:王聰彬
本文來自云棲社區合作伙伴至頂網,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至頂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飞鹤乳业CIO:移动化让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紧密连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又到中元节 应用宝教你如何打败各种鬼
- 下一篇: 智迪科技携手海通安恒,启动SAP实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