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种虚拟化之路连载一:x86虚拟化概述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解读三种虚拟化之路连载一:x86虚拟化概述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從1998年開始,VMware創造性的將虛擬化引入x86平臺,通過二進制翻譯(BT)和直接執行的模式,讓x86芯片可以同時運行不同的幾種操作系統,并且確保性能、穩定性和安全性。 從那時起,數以萬計的企業已經從虛擬化中獲得了極大的收益。但是,關于虛擬化的幾種實現方式,引起了很多誤解,為此,希望通過此文澄清幾種虛擬化道路的優缺點,以及VMware公司對幾種虛擬化之路的支持情況。圖1總結了x86虛擬化技術的進展情況,從VMware的BT最近的內核部分虛擬化和硬件輔助虛擬化。<?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圖1. x86虛擬化技術進展 1.? x86虛擬化概覽
?
所謂x86服務器的虛擬化,就是在硬件和操作系統之間引入了虛擬化層,如圖2所示。 虛擬化層允許多個操作系統實例同時運行在一臺物理服務器上,動態分區和共享所有可用的物理資源,包括:CPU、內存、存儲和I/O設備。 圖2. x86架構上的虛擬化層 近年來,隨著服務器和臺式機的計算能力急劇增加,虛擬化技術應用廣泛普及,很多用戶已經在開發/測試、服務器整合、數據中心優化和業務連續性方面證實了虛擬化的效用。虛擬架構已經可以將操作系統和應用從硬件上分離出來,打包成獨立的、可移動的虛擬機,從來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例如:現在可以通過虛擬架構,讓服務器7x24x365運行,避免因為備份或服務器維護而帶來的停機。已經有用戶在VMware平臺上運行3年而沒有發生任何的停機事件。 對于x86虛擬化,有兩種常見的架構:寄居架構和裸金屬架構。寄居架構將虛擬化層運行在操作系統之上,當作一個應用來運行,對硬件的支持很廣泛。相對的,裸金屬架構直接將虛擬化層運行在x86的硬件系統上,可以直接訪問硬件資源,無需通過操作系統來實現硬件訪問,因此效率更高。VMware Player、ACE、Workstation和VMware Server都是基于寄居架構而實現的,而VMware ESX Server是業界第一個裸金屬架構的虛擬化產品,目前已經發布了第四代產品。ESX Server需要運行在VMware認證的硬件平臺上,可以提供出色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大型數據中心對性能的要求。 為了更好的理解x86平臺虛擬化,在此簡要介紹一下部件虛擬化的背景。虛擬化層是運行在虛擬機監控器(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上面、負責管理所有虛擬機的軟件。如圖3所示,虛擬化層就是Hypervisor直接運行在硬件上,因此,hypervisor的功能極大地取決于虛擬化架構和實現。運行在Hypervisor上的每個VMM進行了硬件抽取,負責運行傳統的操作系統。每個VMM必須進行分區和CPU、內存和I/O設備的共享,從而實現系統的虛擬化。 圖3. Hypervisor通過VMM管理虛擬機?
閱讀該文的其他部分:
- 解讀三種虛擬化之路連載一:x86虛擬化概述
- 解讀三種虛擬化之路連載二:虛擬化實現
- 解讀三種虛擬化之路連載三:虛擬化技術趨勢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virtualman/5329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解读三种虚拟化之路连载一:x86虚拟化概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