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矛盾(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
關于白馬非馬的哲學原理矛盾,白馬非馬的哲學原理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白馬非馬”是一個成語,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候,趙國的公孫龍,為了讓自己所騎的白馬順利進城,而說出的一套詭辯的言論。
2、這個成語暗喻了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很多時候,對于不同的人來講,會有不同的看法。
3、也有警示世人的作用,告訴我們眼睛看到的場景,未必就真實可靠。
4、這位公孫龍,在來到禁止馬匹入城的地方以后,就告訴守城的士兵,白馬并不是馬,而是一種顏色;最終通過自己的詭辯,成功的忽悠了守城的士兵,騎著自己的白馬,進入到了城中。
5、就這樣“白馬非馬”成語,就被人流傳了下來,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6、就我個人看來,這個成語有著下面這兩層現實意義:一、眼睛也會欺騙我們眼睛是我們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很多人都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且總有著眼見為實的說法。
7、但很多時候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事實的真相,眼睛也有欺騙我們的時候。
8、在沙漠中,最常見到的海市辰樓,就是眼睛欺騙我們的典型案例。
9、在白馬非馬這個成語中,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10、很多時候看起來是一匹白馬,可能他并非一匹真正的白馬。
11、所以我們在看待事物,以及很多問題時候,需要透過問題的表象,看到問題的本質所在。
12、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盡管在白馬非馬的成語典故中,公孫龍的詭辯很牽強,但細想一下,他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13、白馬如果按照顏色來劃分,它的確屬于顏色的一種,當然了其本質還是一匹馬。
14、很多事情就是在這樣模棱兩可的情況下,被別有用心的人鉆了空子。
15、所以我們在運用白馬非馬時候,應該運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道理,而不是學習其中的詭辯精神。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矛盾(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探究php底层运行机制
- 下一篇: Redis键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