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2月精彩内容:互联网应用架构面面观
來源: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136459
立足互聯網行業,架構通常指的是技術架構,更具體一點的說是系統架構、軟件架構,或者是最常見的網站架構。本期封面報道就來探討一下互聯網時代,實戰型技術架構的演進過程及其優缺點等諸多方面。
- 架構分享&學習之“漁”與“魚”(張立剛,1號店技術部電商云平臺技術總監)
- 京東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演進之路(張成遠,京東云資深架構師)
- 萬人協同規模下的代碼管理架構演進(廖超超,百度代碼開發協作平臺架構師)
- 微信數據強一致高可用分布式數據庫PhxSQL設計與實現(陳俊超,騰訊微信后臺高級工程師)
- 同程旅游緩存系統(鳳凰)打造Redis時代的完美平臺實踐(王曉波,同程旅游首席架構師)
- 百萬用戶分布式壓測實踐手記(聶永,新浪微博技術專家)
- TiDB架構的演進和開發哲學(黃東旭,PingCAP聯合創始人兼CTO)
資訊
CSDN要聞?
計算加速的指數規律?
如何展開面向各群體的CS教學,以及如何應對數據庫的衰落?
Google漫長而奇妙的生命探索之旅
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平臺JDLP長成記(徐新坤,呂江昭,郭衛龍)
京東容器平臺經過幾年的發展,高效支撐京東全部業務系統。積累了豐富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應用調度、業務系統高可用、彈性伸縮等方面的寶貴經驗。更重要的是京東容器平臺可以集中提供65萬核CPU-Cores的計算能力。自然會全力support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機器學習領域需求。以此京東商城基礎平臺部集群技術團隊與機器學習團隊聯合推出基于Kubernetes研發的機器學習平臺JDLP。皆在為研發團隊提供具有充足CPU+GPU計算能力的統一云端機器學習平臺,服務眾多業務方。讓機器學習計算平臺資源按需隨手可得,并統一提供訓練任務強隔離、高可用、彈性伸縮等能力和服務,讓業務更關注在算法和業務需求上。
-
無人駕駛硬件平臺(唐潔,劉少山)
本文是無人駕駛技術系列的第十篇,著重介紹無人駕駛硬件平臺設計。無人駕駛硬件系統是多種技術、多個模塊的集成,主要包括:傳感器平臺、計算平臺、以及控制平臺。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三個平臺以及現有的解決方案。希望本文對無人駕駛從業者以及愛好者選擇硬件的時候有幫助。
大數據
-
圖數據庫——大數據時代的高鐵(董小珊,姚臻)
如果把傳統關系型數據庫比做火車的話,那么到現在大數據時代,圖數據庫可比做高鐵。它已成為NoSQL中關注度最高,發展趨勢最明顯的數據庫。
-
使用SMACK堆棧進行快速數據分析(馬小龍,浙江財經大學數據分析和大數據計算的客座教授)
本文討論作為大數據架構的SMACK堆棧(Spark、Mesos、Akka、Cassandra、Kafka),能夠有效結合快速在線分析和長時間運行的批式處理任務。SMACK堆棧僅依賴經過測試的開源軟件,是一個基于Hadoop架構的可行替代方案。
-
微博商業數據挖掘方法(康樂,中科院博士,曾就職于搜狗,新浪微博)
本文主要介紹微博商業數據挖掘的體系及方法,但并不注重模型和算法這些細節,而是闡述數據如何貼近、支持和引導業務,如何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以及如何圍繞這兩點建設數據挖掘架構。
移動
-
58同城iOS客戶端組件化演變歷程(曾慶隆,58同城iOS客戶端架構師)
架構的演進是為業務不斷發展服務的,架構不能脫離業務,這是最基本的出發點。58同城iOS客戶端隨著業務量和用戶量的持續增長,架構也是不斷受到挑戰,采用什么樣的架構去適應這些變化,對技術人員來說也是一大考驗。58 App的架構先后經歷了純Native、引入Hybrid框架、底層服務組件化、業務線組件化,即整個App組件化的四個階段。
-
Qunar React Native大規模應用實踐(殷文昭,去哪兒Qunar移動架構組(YMFE)iOS研發工程師)
Qunar React Native(下文簡稱QRN)是去哪兒網(Qunar)基于React Native(下文簡稱RN)定制的一套框架,讓RN用起來更方便快捷,2016年3月上線后已在公司內部大規模應用。透過QRN的大規模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如何更好地去使用RN。
-
PC VR游戲的CPU性能分析與優化(王文斕,英特爾資深應用工程師)
伴隨著全新VR體驗所帶來的雙目渲染、高分辨率和低延時等要求,對CPU和GPU都造成了極大的計算壓力,一旦VR應用出現性能問題,非常容易造成用戶眩暈并帶來極差的用戶體驗,因此性能問題對于VR體驗的好壞格外重要。本文將集中介紹VR需要高計算量的原因, 以及分享如何利用工具查找VR應用的性能問題和CPU瓶頸所在。
技術
-
下一代Web應用模型——Progressive Web App(黃玄,前阿里、前微票兒前端工程師)
2016年,Google提出了PWA,志在增強Web體驗。可顯著提高加載速度、可離線工作、可被添加至主屏、全屏執行、推送通知消息……這些特性可使Web應用漸進式地變成App,甚至與App相匹敵。這一系列特性背后有哪些核心關鍵技術支撐,本文將為你一一分析,解開PWA的神秘面紗。
-
WebAssembly,Web的新時代(張敏,Intel開源技術中心Web團隊軟件技術經理)
在瀏覽器之爭中,Chrome憑借JavaScript的卓越性能取得了市場主導地位,然而由于JavaScript的無類型特性,導致其運行時消耗大量的性能做為代價,這也是JavaScript的瓶頸之一。WebAssembly旨在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WebAssembly的起源到開發實踐對其做全面探究,幫助開發者對WebAssembly有全面的了解。
-
SQL-on-Hadoop盤點與應用(蔣守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資深大數據工程師)
筆者從事大數據相關工作已有些年頭,部分工作內容是基于Hadoop平臺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在這方面,使用過很多SQL-on-Hadoop領域的組件,比如Hive、Impala、Drill、Presto、Kylin(準確來說為OLAP on Hadoop)和Spark SQL等;也使用過NoSQL-on-Hadoop的產品,比如HBase;同樣也有SQL-on-HBase,比如Phoenix。上面提到的很多組件,多少都會存在一些瓶頸和問題,關鍵是如何結合實際的項目需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組件并集成到現有的大數據平臺中,才是最重要的。
-
電商物流系統技術架構進化史(者文明,2012年加入京東,致力于電商物流系統架構)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標志著中國正式從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步入互聯網電子商務時代,從2003年開始進入迅速發展階段,到今天,中國電子商務格局已經形成。筆者在傳統企業應用和電商互聯網公司摸爬滾打了15年,親歷過傳統企業應用向互聯網轉型,以及電商物流系統的架構演進過程。本文是筆者根據多年經驗整理的一個小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程序员》2月精彩内容:互联网应用架构面面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轰趴(说一说轰趴的简介)
- 下一篇: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读书笔记之七:随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