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氏怎么称呼(古代姓氏)
關于古代姓氏怎么稱呼,古代姓氏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姓:是表明家族的字。
2、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
3、在母系社會,子女隨母姓,隨時間發(fā)展到父系社會后,姓則隨父親。
4、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處。
5、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
6、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衍生出來的分支。
7、擴展資料:由于部落的發(fā)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漸繁多,氏名稱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許多氏,以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
8、實際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穩(wěn)定,還是自漢朝以后的事,秦滅六國不久,漢又統(tǒng)一天下,做為維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標志的姓氏有別制度,也隨著王室的徹底坍塌而消亡。
9、至此,中國的姓氏才合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
10、實際上皆以男氏代姓了。
11、這就表明,以后的子孫,男姓血緣關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自戰(zhàn)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皇帝以來之姓亡矣。
12、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為維系傳統(tǒng)之紐帶,團結宗族之象征,于是尊祖敬宗便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們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也是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保證,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
13、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如古,吳兩性本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現(xiàn)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
14、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5種類別:一、 以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為氏二、 以姓為氏三、 以國名為氏四、 以邑名為氏五、 以所居之地為氏六、 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七、 以次第為氏八、 以官職為氏九、 以技藝為姓十、 以謚號為姓十一、 因賜姓、避諱、避亂等而改姓十二、 以爵位稱號及爵系為氏十三、 古代少數(shù)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十四、 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姓氏十五、 漢族人改為少數(shù)民族姓氏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姓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古代姓氏怎么称呼(古代姓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转账24小时后到账什么意思
- 下一篇: 吹面不寒杨柳风(说一说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