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计算机能听懂人的指令,为什么计算机有听懂命令的能力?
當你坐在計算機前,機械地敲擊鍵盤,逐個地輸入字符, 你可能會有一種與“啞巴”在對話的感覺。如今,一種全新的聲音控制計算機的方式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例如,當一個總經理上班,到了辦公室門口,他對著門喊一聲“開門”,辦公室門自動打開。進了門說一聲“請各部門經理立即到會議室開會”,五分鐘之內,各部門的經理都來到了會議室。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安裝在總經理辦公室的一 臺計算機能聽懂總經理的話,是它指揮門和電話語音系統作出了反應。為了能更加方便、自由地和計算機“對話”,計算機工作者早就著手研究如何使人能夠通過語言與計算機進行直接的對話。人與機器進行對話,首先就是要讓機器能夠聽懂人的語言,并且按照人的指令處理一系列的事務,最后將執行的結果以語言的形式通知有關的人。
使計算機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必須要有一套復雜的軟、硬件設備來支持,它必需包括語音分析器、存儲器以及有關的控制電路等基本部件。話筒獲得語音信息后,把語音送入語音分析器,語音分析器提取必要的語音信息參數,并與存儲器中的標準語音進行匹配,如能匹配成功,則計算機理解(識別)了該語音信息,并 作出相應的響應。
一般的語音識別系統都有學習的功能,使用者可以訓練它。比如,電話局可為移動電話用戶提供一種語音撥號系統。用戶可先訓練一下自己的電話機,把經常要撥的電話號碼及 對方姓名對著電話機念上三遍。以后再用時,只要按一個鍵開啟系統,然后報出對方姓名和號碼,即可自動接通。
這種移動 電話語音識別系統的設計原理是:計算機系統中的語音庫將用戶首次讀入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制成標準語音樣本,以后每次使用時,都將用聲音輸入的姓名和號碼與庫中的語音樣本 進行比較,如一致,則接通相應的電話。語音識別的對象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對單音節的識別,然后是對單詞的識別,進而是對符合某種規則的語句的理解。
在現實世界中,任何兩個人的發音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 同一個人說一個字也不總是以同一種語言、語調來說。另外,同一個單詞又可能有不同的含義。這就使計算機難以令人滿 意地理解自然語言。目前大多數語言理解系統十分簡單,往往帶有很大的限制,離真正的理解還有很大的差距,有待進一步研究。
全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什么计算机能听懂人的指令,为什么计算机有听懂命令的能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120mm滑膛坦克炮追根溯源
- 下一篇: 解放军战士用的那些国产枪丨89式重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