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list 转 map_高并发下的Java数据结构(List、Set、Map、Queue)
由于并行程序與串行程序的不同特點,適用于串行程序的一些數據結構可能無法直接在并發環境下正常工作,這是因為這些數據結構不是線程安全的。本節將著重介紹一些可以用于多線程環境的數據結構,如并發List、并發Set、并發Map等。
1.并發List
Vector 或者 CopyOnWriteArrayList 是兩個線程安全的List實現,ArrayList 不是線程安全的。因此,應該盡量避免在多線程環境中使用ArrayList。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必須使用的,則需要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 list)進行包裝。
示例代碼:
List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 ... synchronized (list) { Iterator i = list.iterator(); // 必須在同步塊中 while (i.hasNext()) foo(i.next()); }CopyOnWriteArrayList 的內部實現與Vector又有所不同。顧名思義,Copy-On-Write 就是 CopyOnWriteArrayList 的實現機制。即當對象進行寫操作時,復制該對象;若進行的讀操作,則直接返回結果,操作過程中不需要進行同步。
CopyOnWriteArrayList 很好地利用了對象的不變性,在沒有對對象進行寫操作前,由于對象未發生改變,因此不需要加鎖。而在試圖改變對象時,總是先獲取對象的一個副本,然后對副本進行修改,最后將副本寫回。
這種實現方式的核心思想是減少鎖競爭,從而提高在高并發時的讀取性能,但是它卻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寫的性能。
在 get() 操作上,Vector 使用了同步關鍵字,所有的 get() 操作都必須先取得對象鎖才能進行。在高并發的情況下,大量的鎖競爭會拖累系統性能。反觀CopyOnWriteArrayList 的get() 實現,并沒有任何的鎖操作。
在 add() 操作上,CopyOnWriteArrayList 的寫操作性能不如Vector,原因也在于Copy-On-Write。
在讀多寫少的高并發環境中,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可以提高系統的性能,但是,在寫多讀少的場合,CopyOnWriteArrayList 的性能可能不如 Vector。
2.并發Set
和List相似,并發Set也有一個 CopyOnWriteArraySet ,它實現了 Set 接口,并且是線程安全的。它的內部實現完全依賴于 CopyOnWriteArrayList ,因此,它的特性和 CopyOnWriteArrayList 完全一致,適用于 讀多寫少的高并發場合,在需要并發寫的場合,則可以使用 Set s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Set(Set s)得到一個線程安全的Set。
示例代碼:
Set s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Set(new HashSet()); ... synchronized (s) { Iterator i = s.iterator(); // 必須在同步塊中 while (i.hasNext()) foo(i.next()); }3.并發Map
在多線程環境下使用Map,一般也可以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方法得到一個線程安全的 Map(詳見示例代碼1)。但是在高并發的情況下,這個Map的性能表現不是最優的。由于 Map 是使用相當頻繁的一個數據結構,因此 JDK 中便提供了一個專用于高并發的 Map 實現 ConcurrentHashMap。
Collections的示例代碼1:
Map m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new HashMap()); ... Set s = m.keySet(); // 不需要同步塊 ... synchronized (m) { // 同步在m上,而不是s上!! Iterator i = s.iterator(); // 必須在同步塊中 while (i.hasNext()) foo(i.next()); }1.為什么不能在高并發下使用HashMap?
因為多線程環境下,使用Hashmap進行put操作會引起死循環,導致CPU利用率接近100%,所以在并發情況下不能使用HashMap。
2.為什么不使用線程安全的HashTable?
HashTable容器使用synchronized來保證線程安全,但在線程競爭激烈的情況下HashTable的效率非常低下。因為當一個線程訪問HashTable的同步方法時,其他線程訪問HashTable的同步方法時,可能會進入阻塞或輪詢狀態。如線程1使用put進行添加元素,線程2不但不能使用put方法添加元素,并且也不能使用get方法來獲取元素,所以競爭越激烈效率越低。
3.ConcurrentHashMap的優勢
ConcurrentHashMap的內部實現進行了鎖分離(或鎖分段),所以它的鎖粒度小于同步的 HashMap;同時,ConcurrentHashMap的 get() 操作也是無鎖的。
鎖分離:首先將數據分成一段一段的存儲,然后給每一段數據配一把鎖,當一個線程占用鎖訪問其中一個段數據的時候,其他段的數據也能被其他線程訪問。有些方法需要跨段,比如size()和containsValue(),它們可能需要鎖定整個表而而不僅僅是某個段,這需要按順序鎖定所有段,操作完畢后,又按順序釋放所有段的鎖。
上述文字部分參考自文章:Java集合---ConcurrentHashMap原理分析
4.并發Queue
在并發隊列上,JDK提供了兩套實現,一個是以 ConcurrentLinkedQueue 為代表的高性能隊列,一個是以 BlockingQueue 接口為代表的阻塞隊列。不論哪種實現,都繼承自 Queue 接口。
ConcurrentLinkedQueue 是一個適用于高并發場景下的隊列。它通過無鎖的方式,實現了高并發狀態下的高性能。通常,ConcurrentLinkedQueue 的性能要好于 BlockingQueue 。
與 ConcurrentLinkedQueue 的使用場景不同,BlockingQueue 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在于提升高并發時的隊列性能,而在于簡化多線程間的數據共享。
BlockingQueue 典型的使用場景是生產者-消費者模式,生產者總是將產品放入 BlockingQueue 隊列,而消費者從隊列中取出產品消費,從而實現數據共享。
BlockingQueue 提供一種讀寫阻塞等待的機制,即如果消費者速度較快,則 BlockingQueue 則可能被清空,此時消費線程再試圖從 BlockingQueue 讀取數據時就會被阻塞。反之,如果生產線程較快,則 BlockingQueue 可能會被裝滿,此時,生產線程再試圖向 BlockingQueue 隊列裝入數據時,便會被阻塞等待,其工作模式如圖所示。
5.并發Deque
在JDK1.6中,還提供了一種雙端隊列(Double-Ended Queue),簡稱Deque。Deque允許在隊列的頭部或尾部進行出隊和入隊操作。與Queue相比,具有更加復雜的功能。
Deque 接口的實現類:LinkedList、ArrayDeque和LinkedBlockingDeque。
它們都實現了雙端隊列Deque接口。其中LinkedList使用鏈表實現了雙端隊列,ArrayDeque使用數組實現雙端隊列。通常情況下,由于ArrayDeque基于數組實現,擁有高效的隨機訪問性能,因此ArrayDeque具有更好的遍性能。但是當隊列的大小發生變化較大時,ArrayDeque需要重新分配內存,并進行數組復制,在這種環境下,基于鏈表的 LinkedList 沒有內存調整和數組復制的負擔,性能表現會比較好。但無論是LinkedList或是ArrayDeque,它們都不是線程安全的。
LinkedBlockingDeque 是一個線程安全的雙端隊列實現。可以說,它已經是最為復雜的一個隊列實現。在內部實現中,LinkedBlockingDeque 使用鏈表結構。每一個隊列節點都維護了一個前驅節點和一個后驅節點。LinkedBlockingDeque 沒有進行讀寫鎖的分離,因此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線程對其進行操作。因此,在高并發應用中,它的性能表現要遠遠低于 LinkedBlockingQueue,更要低于 ConcurrentLinkedQueue 。
作者:像風一樣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ueshutong/p/9696216.html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 list 转 map_高并发下的Java数据结构(List、Set、Map、Queu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amfrog连接错误,无法连接怎么办?
- 下一篇: 计算string长度 java_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