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走楼梯_负重爬楼梯、过草地,服贸会六足机械人展示“送水到家”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年服貿會開幕在即,奧園玲瓏塔下,一個高大的機器人“指出了”機器人專題展的具體位置。記者提前探營看到,專題展多足機器人場地設置了草地、臺階、拱橋、斜坡等多處“障礙”,多足機器人穩穩當當地通過考驗。
記者在機器人展區看到, 多足機器人展示負重爬坡。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上海交通大學此次帶來了兩臺機器人,其中“青騅”可以在負重20公斤的同時跨越復雜地形。與波士頓動力的四足機器狗不同,“青騅”看上去有點像蜘蛛,它不會跳舞和倒立后空翻,走起路來憨憨的。
“四足機器人電機驅動少,成本更低,從設計上來說,它更適應動態場景,速度更快。相比四足腿式機器人,六足機器人具備更好的負載力和穩定性,在實際應用環境中的可靠性更好。”上交大機械振動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毛勵珩說。
在現場,“青騅”演示了爬樓梯、過草地、行走碎石路的本領。它一共有18個電機,每條腿上有三個自由度,通過視覺和力覺的感知,可以完成對六條腿的自主規劃和控制。“比如得到上樓梯的指令后,機器人可以感知識別地形,把地形信息和機器人模型結合,確保如何控制不會提前觸地,不會踩空。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中,它的行走速度也可以調節,最高速度能達到每秒1.5米,相當于人走的速度。”
據毛勵珩介紹,這款多足機器人最早的開發場景是面向核電站應用,它可以在廢墟中完成自主跨越、探測并搭載機械臂作業。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索足式機器人在工業和民用中的應用場景,比如小區中的物流場景。“輪式機器人不能上樓梯、履帶機器人對地形有破壞,足式機器人可以成為快遞師傅的好幫手,幫助他們完成載重物反復上下樓梯的辛苦工作。”
他說,研究團隊正在研發更小型的機器人,比如腿式機器人導航犬,可以牽著盲人上公交車。未來,剛度更強的機器人可以在移動場景中作業,“無論地形和環境是怎樣的,機器人的身體始終是平的”。
與青騅的大長腿不同,另一款六足機器人“鼉龍”的“小短腿”可以蹲得較低,適合在低矮空間探測。
毛勵珩稱,目前團隊沒有開發多足機器人“翻跟頭”等炫技場景,更多的注重實際場景應用。他坦言,目前國內多足機器人和國外比,在硬件驅動等方面存在差距。“一些歐洲多足機器人發展已經20多年了,國內發展有十年了。但近兩年,國內四足和六足機器人發展迅速,在國際上發表的論文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實際應用也正在向前推進。”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協作記者 吳寧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动态规划走楼梯_负重爬楼梯、过草地,服贸会六足机械人展示“送水到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内耳眩晕症能治疗好吗
- 下一篇: 孩子有鼻窦炎怎么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