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乌梅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制烏梅
功
斂肺生津、澀腸、安蛔
宜
久瀉久痢者
忌
感冒發熱者
營養功效 注意事項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制烏梅是烏梅的炮制品,顏色與新鮮烏梅相比,會變得更加黑,從氣味上面也可以很好的辨別,制烏梅會有一股非常明顯的臭味,性溫,味酸澀,具有斂肺生津、澀腸、安蛔等功效。 1、斂肺生津 制烏梅可入肺經,斂肺生津是重要功效之一,臨床常用來治療肺虛久咳、虛熱消渴,可與御米殼同用。 2、澀腸 制烏梅入大腸經,具有澀腸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久瀉久痢,其含有等枸櫞酸和蘋果酸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3、安蛔 制烏梅有安蛔的作用,可用來治療蛔厥所致的嘔吐、腹痛等,常與細辛、干姜、黃連、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黃柏等配伍。
營養價值
制烏梅含有蘋果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族、留醇、檸檬酸、維生素E、維生素C、磷、鉀、銅、鐵、錳等。其中還含有谷甾醇、檸檬酸、谷甾醇、煙酸,有理想的抗菌作用。
不宜同食 1、豬肉 制烏梅和豬肉一起大量使用,可能會引起中毒。 適宜和禁忌 適宜:久瀉久痢者 制烏梅具有澀腸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久瀉久痢。 禁忌:感冒發熱者 感冒發熱時期不適合吃制烏梅,吃制烏梅可能會加重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 母嬰宜忌
孕婦應少吃。制烏梅味酸澀,可以止吐,但酸有收斂的作用,食用過多對胎兒不利,盡量少吃。
嬰幼兒應謹慎食用。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胃黏膜機構還未完善,抵抗力相對較差,若過多食用制烏梅,會對腸胃產生不利的影響。
溫馨提示
制烏梅呈類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烏黑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面有凹點。以種子扁卵形,淡黃色,氣微,味極酸為佳。
食用方法
1、熬粥 將適量生姜、制烏梅、綠茶三味放入清水里煎煮,去渣取汁,加粳米煮粥,粥將熟時調入紅糖即可。每日溫熱服,適用于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制乌梅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clipse中svn插件:Subcli
- 下一篇: 【win10】如何在桌面上,显示我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