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作用(哪些肥料属于氮肥)
氮肥的作用(哪些肥料屬于氮肥)
化肥的價格真的漲得太快,太高了!很多農民朋友抱怨買不起化肥,因為一畝地的辛苦種植和經營,賺不到多少錢。現在今年化肥價格這么高,到頭來一畝地的種植收入可能抵不上那兩袋的成本!
因此,對于我們農民朋友來說,只有掌握各種肥料的正確使用方法,大大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種植的投入成本,才有可能增加最終的種植收入。因為在給作物施肥的過程中,只有選擇最合適的肥料,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施肥的節本增效目的。
今天的農業技術籃子講的是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肥料。今天的肥料是農業種植和生產中最常用的氮肥。
目前常用的氮肥有很多種,如尿素、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等。,都屬于氮肥。這些肥料雖然含有氮,可以為作物補充氮營養,但由于這些類型的氮肥不同,不同類型的氮肥具有不同的肥料特性,所以這些氮肥在含氮量、轉化吸收過程、有效速度、肥效持續時間、使用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此外,受氮肥類型和肥料性質差異的影響,這些不同類型的氮肥在適用土地類型、適用作物類型、適用時間和施用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
在這個農業技術的小籃子里,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大多數農民朋友對氮肥的分類和肥料特性、不同類型氮肥的最佳施用范圍和方法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只知道這些氮肥,認為如果在田間作物上施用氮肥,就會有效。所以,當我們的農民朋友給農作物施肥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家也都在田里給農作物施氮肥,但是施肥后的效果差別很大,最明顯的差別體現在農作物的生長上。
都是氮肥,但如果沒有正確選擇氮肥的種類,沒有正確掌握氮肥的肥料特性和施用范圍,那么施肥后就達不到最佳的施肥效果,還會導致花更多的錢在肥料上,浪費更多的肥料的后果,嚴重時還會導致作物肥害。
今天農業技術小籃子就給大家講講常見氮肥的分類、肥料特性和正確使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常用氮肥的種類、分類及主要區別
目前市場上農民常用的氮肥(根據肥料中氮的形態)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氮肥屬于酰胺態氮,這種酰胺態氮肥最常見、最主要的肥料類型是我國農民使用最多的尿素。
第二類氮肥屬于銨態氮,是最常見、最常用的肥料類型,包括碳酸氫銨、氨水、硫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等。
第三類氮肥是硝態氮肥,是最常見、最常用的肥料類型主要有硝酸銨、硝酸鉀、硝酸鈉、硝酸鈣、硝酸鈣鎂、硝酸銨鈣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氮肥類型之外,還有一種氮肥屬于氰氨化氮,主要代表是石灰氮,現在大家都很少用了(這個大家都很少用,下面就不介紹了)。
上述氮肥中所含的氮,三種形態的氮肥各有利弊,其中,硝態氮的吸收速度最快,銨態氮的吸收速度居中,酰胺態氮的吸收速度最慢(肥料使用后的轉化吸收速度),銨態氮的肥效最長,酰胺態氮的肥效居中, 硝態氮的肥效最短(肥料養分在土壤中的滯留期最短),硝態氮的肥效最低。
除此之外,我們在選擇和使用氮肥時要記住三句話:①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氮肥形態有硝態氮和銨態氮,酰胺態氮一般需要在土壤中分解轉化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②酰胺氮肥(尿素)含氮量最高,銨態氮肥肥效持久性最好,硝態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有效速度最好。③作物使用氮肥時,將硝態氮肥和銨態氮肥料混合在一起,這種施肥方法可以充分發揮田間作物施肥補氮的最佳效果。
二.三種常見氮肥類型的綜合比較
對于我們田間種植的各種作物來說,氮是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三大必需元素之一——氮不僅是作物蛋白質的重要營養元素,也是作物葉綠素的主要成分。同時,氮素在莖葉生長、葉片肥厚翠綠、花芽分化、開花坐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何一種作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氮肥的及時合理供應,但氮肥和氮肥的區別是很大的。下面,農業技術小籃子將依次為大家展示各種氮(肥)——①銨態氮(如碳酸氫銨、氨水、硫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等肥料);②硝態氮(如硝酸銨、硝酸鈉、硝酸鈣、硫酸鉀等肥料);③酰胺氮(如尿素)。
1.銨態氮(肥料)
市場上常用的銨態氮肥料主要有碳酸氫銨、氨水、硫酸銨、氯化銨和碳酸氫銨。這些肥料中的氮主要以“銨離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我們統稱這些肥料為銨氮肥。
這些銨態氮肥料的主要特點是:
(1)銨態氮用于大田作物后易被土壤中的膠體物質吸附,銨離子的遷移性小,隨雨或澆水的肥料中氮素養分的流失比例小,因此銨態氮肥料可在水田和旱地隨意使用。
②銨態氮在田間使用后,肥料中的氮可以以銨離子的形式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或轉化為硝酸鹽,屬于肥效期相對較長的氮肥類型,因此銨態氮肥料既可以作為基肥(銨態氮的養分釋放期相對較長),也可以作為追肥(銨態氮的吸收和有效性相對較快;
③銨態氮在堿性環境中容易分解釋放氨氣,降低肥料的施用效果,因此銨態氮肥料不適合在堿性土壤中使用;
④銨態氮用于透水性很強的土壤地塊后,在硝化作用下容易轉化為硝態氮,但硝態氮在土壤中相對流動,會導致肥料中氮素大量流失,降低施肥效果。
⑤過量使用銨態氮肥會抑制作物對鉀、鈣、鎂的吸收;
⑥使用高濃度銨態氮肥液造成作物肥害(如氨中毒)。
2.硝態氮(肥料)
市場上常用的硝態氮肥主要有硝酸銨、硝酸鉀、硝酸鈉、硝酸鈣、硝酸鈣鎂、硝酸鈣銨等。這些肥料中的氮主要以“硝酸鹽離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我們統稱這些肥料為硝酸鹽氮肥。
這些硝態氮肥的主要特點是:
①硝態氮在土壤中使用后,不容易被土壤中的膠體物質吸附,其在土壤中的溶解性、吸濕性和流動性都比較強,容易被雨水和澆水沖刷而損失大量養分(硝酸根離子),或者在稻田中(肥料中的硝酸鹽)因反硝化作用而還原成氮揮發,導致肥效損失,因此硝態氮肥只能在旱地使用,不能在稻田中使用。
②由于硝態氮肥中的氮屬于硝態氮,能被作物直接快速吸收利用,而硝態氮肥屬于速效氮肥,肥期短,易流失,同時由于硝態氮的強溶解性和稀釋性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所以硝態氮肥不適合做基肥,一般最適合追肥。
③硝態氮肥不適合與堿性肥料配合使用,因為在堿性環境下易轉化為氨氣揮發而失去肥效。
④硝態氮肥受熱分解會釋放出大量的氨,遇到高溫或明火容易爆炸。因此,硝態氮肥必須儲存在通風陰涼的地方,特別是要避免高溫環境和明火。
3.酰胺氮(肥料)
市場上常用的酰胺氮肥一般指的是我們都使用最多的尿素,因為這類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態的形式存在,所以我們一般稱之為酰胺氮肥。同時,尿素也是我國農民最常用、最常用的氮肥。同時,尿素也是所有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含氮量一般在46-47%左右。
酰胺氮肥(主要是尿素)的主要特點是:
①由于酰胺類氮肥屬于中性肥料類型,不易留在土壤中,所有的酰胺類氮肥都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土壤和作物中。
②由于酰胺氮肥中的氮屬于有機氮,施入田間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它需要在土壤中分解轉化為作物能吸收的銨態氮或硝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它的肥效期比較長,含氮量也比較高,所以酰胺氮肥既可以做基肥,也可以做追肥。但使用酰胺類氮肥時,要注意將其深埋于土壤中,否則在氮肥在土壤中分解轉化之前,肥料中的養分會隨著雨水和澆水大量流失,肥效降低。
③由于酰胺氮肥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高溫會產生一些縮二脲,肥料中的這種縮二脲物質會抑制作物的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所以如果尿素(酰胺氮肥)中的縮二脲產量超過0.5-1%,那么我們就不能將其作為種肥使用了!
④由于酰胺類氮肥在土壤中的水解轉化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在使用尿素等酰胺類氮肥時,通常需要在作物需氮高峰前3-7天施入田間土壤中,才能充分發揮最佳的施肥補氮效果。
第三,一些常用氮肥的使用技巧
1.種植蔬菜時不易被土壤固定的硝態氮肥吸收利用效果較好。如果使用銨態氮肥,很容易在土壤中流失,降低肥效,如果使用酰胺氮肥,由于需要在土壤中分解才能被作物吸收,很容易錯過蔬菜追肥補氮的關鍵高峰期。此外,硝態氮被作物吸收后可以轉化為更多的氨基酸、蛋白質、肽等有機營養物質,有助于提高蔬菜品質。但蔬菜使用硝態氮時,應注意陰天少施、晴天不施、生長期收獲前不施的原則。否則過度使用會導致大量肥料沒有及時吸收,導致養分白白流失。收獲前10-15天過量使用會導致蔬菜中硝酸鹽或煙草硝酸鹽殘留過多,降低蔬菜品質。雨天施用會對蔬菜的生長和產量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過度消耗樹木積累的有機養分)。另外,蔬菜使用硝態氮肥時,最好與銨態氮以2:1的比例混合。
2.除了蔬菜,我們通常種植的作物,如玉米、小麥、小麥、煙草等。,也是喜歡硝態氮的作物類型。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況下,使用硝態氮肥對這些作物的效果遠遠好于使用銨態氮肥和酰胺態氮肥,這主要體現在施肥后的生長、產量和品質的提高上。
3.在沙地、水田(如水稻)和降雨量大、濕度大的作物種植區,施用銨態氮肥的效果優于施用硝態氮肥。
4.多數情況下,旱地種植的作物像硝態氮肥,水田種植的作物像銨態氮肥料。
5.一般來說,種植紅薯、土豆、葡萄等作物時,應盡量少用或不用氯化銨等肥料,而種植水稻則更適合使用尿素、氯化銨、碳氮等肥料。
6.在通風不良、溫濕度較高的大棚內施肥時,應盡量避免或少用銨態氮肥,否則施肥不當會導致大棚內作物遭受氨氣的侵害。
7.使用銨態氮肥時,一定不能一次使用過多或過于頻繁,否則會造成銨態氮在作物體內過量積累,對作物產生毒害作用。
8.在夏季和秋季,溫度相對較高時,使用酰胺氮肥和銨氮肥的效果會更好。在初春、冬季等寒冷涼爽的季節,使用硝態氮肥更有利于促進作物盡快吸收利用。
9.在土壤偏堿性或石灰性的北方土壤中,選擇硝態氮肥效果較好。在土壤酸性多雨的南方土壤,選擇銨態氮肥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0.在土壤缺乏磷、氮肥的土地上,如果單獨使用氮肥,效果會很差。使用氮肥時,建議配合適量的磷鉀肥使用,效果最好。
點擊上面的“關注農業技術小籃子”,每天了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氮肥的作用(哪些肥料属于氮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Too Many Open
- 下一篇: java string类型时间段 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