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計算機組成原理》設計性實驗報告
華北科技學院計算機學院設計性實驗
實 驗 報 告
課程名稱 計算機組成原理B
實驗學期 2013 至 2014 學年 第 一 學期
學生所在院部 計算機學院
年級 2011 專業班級 計科B112
學生姓名 程子慧 學號 201107014230
任課教師 席振元
實驗成績
計算機學院制
實驗報告須知
學生上交實驗報告時,必須為打印稿(A4紙)。頁面空間不夠,可以順延。
學生應該填寫的內容包括:封面相關欄目、實驗地點、時間、目的、設備環境、內容、結果及分析等。
教師應該填寫的內容包括:實驗成績、教師評價等。
教師根據本課程的《實驗指導》中實驗內容的要求,評定學生的設計性實驗成績;要求在該課程期末考試前將實驗報告交給任課教師。設計性實驗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檔等在交實驗報告前,拷貝給任課教師。任課教師統一刻錄成光盤,與該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檔。
未盡事宜,請參考該課程的實驗大綱和教學大綱。
《 計算機組成原理B》課程設計性實驗報告
開課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 2013 年11 月 20 日
實驗題目指令擴展實驗一、實驗目的
深入了解教學計算機微程序控制器的組成和設計技術,包括Am2910器件的功能與具體用法,教學計算機的總體組成和部件之間的連接方法,總之應該深入理解控制器部件的組成、設計、控制與使用等諸項知識。
二、設備與環境
TEC-XP+教學機,微機(裝有Windows XP、ISPLEVER、ispVM System等軟件)。
三、實驗內容
在現有的基本指令系統上,擴展2條指令:HADR、INCR。
四、實驗步驟
1、 擴展的4條指令的格式及功能
(1)HADR DR,SR 互換指令
改指令需要四步微指令完成。
第一步:該指令的入口地址為80,下址為00,微程序順序執行,無內存操作,數據來源為011,運算結果送入Q寄存器,并由Y口輸出,進行R與S的加法操作,B口為IR的DR,不使用A口數據,狀態寄存器的值不變,進位輸入為0,專用寄存器無操作,送開關內容到內部總線;
第二步:微程序的入口地址為81,下址為00,順序執行,無內存操作,數據來源為100,運算結果送入Y輸出,進行R與S的加法運算,不使用B口數據,A口為IR的SR,狀態寄存器的值不變,進位輸入為0,地址寄存器接收數據,送開關內容到內部總線;
第三步:微程序的入口地址為82,下址為00,順序執行,對內存進行讀操作,運算器外獲得數據,運算結果送入B口,并由Y輸出,進行R與S的或運算,B口為IR的DR,不使用A口數據,狀態寄存器的值不變,進位輸入為0,專用寄存器無操作,送開關內容到內部總線;
第四步:微程序的入口地址為83,下址為30,執行完后必轉,對內存進行寫操作,數據來源為010,運算結果送入Y輸出,進行R與S的加法運算,不使用A口與B口數據,狀態寄存器的值不變,進位輸入為0,專用寄存器無操作,送ALU輸出到內部總線。
實現的功能:將DR與SR所存的值互換。
尋址方式:寄存器尋址方式。
操作碼編碼:IR==[(1,1,1,0,1,0,0,1)];
微程序步數:四步;
微程序入口地址:80。
(2)INCR DR 自增
INC DR;
實現的功能:將DR的值連續自增一次。
尋址方式:直接尋址方式。
操作碼編碼:IR==[(0,0,1,0,0,0,1,0)];
微程序步數:一步;
微程序入口地址:84。
2、 指令所對應的微程序
(1)HADR指令
微
址
下址
CI3
~0
SCC3
~0
MRW
I2
~0
I8
~6
I5
~3
B口
A口
SST
SSH
SCI
DC2
DC
80
00
11
10
00
00
100
011
000
000
10
00
00
00
000
000
000
000
81
00
11
10
00
00
100
100
001
000
00
00
10
00
000
000
011
000
82
00
11
10
00
00
001
111
011
000
10
00
00
00
000
000
000
000
83
30
00
11
00
00
000
010
001
0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0
001
(2)INCR指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报告.do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上海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上海图书馆上海科
- 下一篇: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细致用心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