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架构_【5G网络架构】系列之二:5G基站—gNodeB。为什么叫gNodeB?取个名而已,需要理由吗?...
編者按:要想使用5G網絡,必須要有5G基站做支撐。3G基站叫NodeB,4G基站叫eNodeB,5G基站叫什么?3GPP給5G基站取了個名,叫gNodeB。盡管我們一直沒弄明白3G基站為何叫NodeB,但我們至少知道eNodeB的“e”代表“ Evolved” ??墒?#xff0c;這一次3GPP來得更高冷,不但沒有解釋5G基站為何叫gNodeB,甚至沒有解釋“g”代表什么含義。3GPP只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RAN3#92會議上大家一致同意將5G基站命名為gNodeB。取個名而已,需要理由嗎?
除了上期所說的終端,移動通信系統還有接入網和核心網部分,相當于人體和大腦的關系。這里移動通信系統的“身體”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基站。? ? ? ? ? ??
圖 移動通信網絡如下圖移動通信網絡架構,如果是在實體物質上傳播,就是有線通信,在有線介質上傳播數據,速率可以達到很高的數值。而空中傳播這部分,才是移動通信的瓶頸所在。目前4G的移動通信標準,理論速率只有150Mbps(不包括載波聚合及MIMO),這個和有線是完全沒辦法相比的。所以,5G重點是突破無線這部分的瓶頸。圖 有線通信及無線通信和4G基站eNodeB相比,5G基站gNodeB使用了高頻段頻譜(見前期Sub-6G/毫米波推文,此處不再贅述)。移動通信用了高頻段,可以帶來更大的帶寬。但是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傳輸距離大幅縮短,覆蓋能力大幅減弱。覆蓋同一個區域,需要的5G基站數量,將大大超過4G。這使得5G基站的建設不像4G基站一樣主要聚焦于宏站,更多的5G基站形態才能夠滿足用戶及行業需要。
圖 4G及5G基站覆蓋范圍5G基站按覆蓋范圍的不同分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飛基站。其中,宏站覆蓋范圍在200米以上,微基站覆蓋范圍在100米左右,皮基站及飛基站用于室內覆蓋,覆蓋范圍幾十米。
圖 5G基站不同產品形態5G網絡建設初期,以覆蓋為主,以宏站部署為主,小基站(含微基站、皮基站及飛基站)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補充覆蓋盲區和弱覆蓋。在網絡部署發展階段,業務負荷尤其是數據業務負荷會有快速增長,在宏基站密度和頻率資源已經非常緊張的現狀下,小基站將會是主要的解決方案和發展方向。小基站由于其安裝靈活,在解決特殊區域的覆蓋與容量問題上,是宏基站的有效補充。由于其靈活、低功耗、易部署等優勢,5G專網to B業務是5G小基站發展中后期的主要需求方。移動運營商在5G建設投入巨大,5G專網業務前期預估以移動運營商承建的5G網絡為主,園區/工廠/辦公場所等專網需求方以向運營商租賃帶寬/切片/低時延/連接數等方式使用專網,支付網絡使用費。此外,國外已經逐漸開放專網頻譜,咱們國家未來也可能會開放專網頻譜,屆時企業在園區/工廠/辦公場所等部署全套 5G(gNodeB,UPF,5GC CP,UDM,MEC)設備。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構建了自己的 5G 專網,利用5G 技術的超低延遲和超多連接功能創建新的企業應用程序或優化現有應用。5G小基站按架構來分,主要有一體化及分布式兩種。
一、 5G一體化小基站是集成BBU、RRU、天線功能為一體的小基站。主要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 結構緊湊、外形小巧美觀;
- 集成度高,包含BBU+RRU+天線;
- 智能化,具備自配置、自由化等能力,減少開通成本;
- 具備靈活的回傳能力,可利用DSL、光纖、無線等多種回傳方式。
按功能的不同切分方式,分布式小基站又有Option1~8的區分,目前主流廠商的分布式小基站架構主要有Option6/7-2/8。
共進擴展型小基站產品,支持O-RAN的Option6、Option7-2及Option8架構。其中Option6和Option7-2DU規劃中的產品采用低成本ARM處理器方案,較通用的Intel處理器方案,在設備成本和功耗等方面均具有優勢;RU采用高通、Picocom的ASIC芯片方案,較通用FPGA方案,在設備成本和功耗方面均具有優勢。
圖 5G分布式小基站應用場景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5g网络架构_【5G网络架构】系列之二:5G基站—gNodeB。为什么叫gNodeB?取个名而已,需要理由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无线耳机为何能认出你的耳朵无线耳机为何能
- 下一篇: 618购买哪款鼠标最值得购买最值得买的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