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22岁读博士,26岁当教授,因为太优秀反而没人敢追?
/來源 | 田君良、先導之聲/
2010年8月,年僅24歲的方璐,在這個其他學生還在讀碩士的年紀,已經在美國西北大學為自己的訪問學者之路困擾了。這年4月,方璐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美國訪學,通常來說,訪問學者都要在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訪問生涯中有所貢獻,貢獻不必很大,但發表論文是最基本的。然而4個月過去了,還有一個月,訪問學者之路就要暫時告一段落了,自己的合作論文依然問題重重,這讓方璐非常苦惱。
但苦惱這種事情對于方璐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是每天都要面對的課題。旁人看見了輝煌,只有自己知道一路經歷了什么。本科畢業時,曾經因為論文問題,連續一個月每天只睡4小時,也曾在博士研究生期間,為了拿下科研立項第一名,連續兩個月每天工作15小時。除了睡覺和吃飯,所有時間都在奮斗。輝煌都是給別人看的,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01
最小的女博士
如果只看方璐的頭銜和做出的貢獻,是絕不可能把這一切和照片上的人聯系起來的。在同學和老師眼里,方璐早已被人稱作是真人不露相。第一眼見到方璐的人,很難想象,一個看上去非常文靜的姑娘,其實早已是大學教授。
出生于一九八六年的方璐,青少年時期其實并不是很順。“小學學習還好,只是非常貪玩,進了初中,分班考試就沒有考好”,方璐回憶說,“當時只有語文、數學和英語,我數學好,語文和英語學得不好,這兩門課拖累了成績。開學第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教室后面,她說了一些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
初中看上去有三年,其實只有一年半。第一學期適應,最后一年沖刺中考,也就是說,你要在一年半時間里完成三年課程,還要保證成績優異。我看了你的小學成績,感覺你挺不錯的,不知道為什么分班考試這么差。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我是不會管你的。
或許因為自尊心強,班主任的教誨深深扎入了方璐的心,她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決定補短板,從語文入手。經過一個學期努力,語文成績已經到了班級中間的位置,接下來是英語。結果,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方璐終于成為全年級第一名。從此,再也沒有從這個位置掉下來。
高中三年,方璐一路披荊斬棘,年僅十七歲,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到這時候,方璐誠然很優秀,但還不是出類拔萃,進入大學后,她立即踏上了人生第一個快速成長期。她后來回憶說:
當時就覺得精力特別旺盛,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學,每天早上起來,晚上睡前,腦子里都在想學習的事,感覺自己就像海綿,永遠學不夠。
廢寢忘食的學習,讓方璐在學業上突飛猛進,大學二年級時,當其他同學還在忙著參加社團活動,方璐已經發表了第一篇第一作者論文,這為他本科畢業后直接申請博士學位創造了良好條件。
高等教育中,通常先讀本科,然后碩士,最后博士,如果申請境外大學,則可以直接申請博士。方璐畢業時,因為科研成績優秀,已經達到博士入學水平,因此直接申請了香港科技大學博士,不出所料,她很快就獲得了全額獎學金,被錄取了。
通常,即便非常聰明的學生,讀博士也至少要道二十四歲以后了,而方璐因為特別優秀,年僅二十一歲就成為博士研究生,因此同門都稱她為最小的女博士。
02
教授之路
如果說在年僅二十一歲就成為博士,是方璐人生第一次起飛,接踵而來的,則是更加令人驚艷的表現。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最看重的就是科研水平。換句話說,英雄不問出處,只要科研水平夠高,即便有一些不太符合條件的地方,比如年齡,工作經驗等等,也是可以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甚至教授的。方璐,就是如此。
因為厚積薄發,在之前的學業中,方璐非常勤奮,所以博士研究生期間,她發表了很多高水平論文,早已達到副教授研究水平,只不過當時她還沒有博士畢業,所以不能授予她副教授的頭銜。26歲,方璐博士畢業,立即取得副教授職稱,同年,因為科研成績優秀,又獲得教授和博士生導師頭銜。一個年僅26歲的女性,就已經可以帶博士做研究了,不難想象,可能很多她帶的博士,年齡還要比她大不少呢。
通常來說,大部分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即便十分優秀,拿到副教授頭銜也要到三十歲左右,拿到教授頭銜,有些可能要超過三十歲。方璐二十六歲就拿到了教授頭銜,真的很優秀了。
往期推薦: 收藏 | 49 個 Python 學習資源我都逛哪些技術網站?(程序員必備58個網站匯總)肝!精心整理了 50 個數據源網站!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优秀!22岁读博士,26岁当教授,因为太优秀反而没人敢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itHub上3天1W赞的程序员学习路线
- 下一篇: Pandas必知必会的使用技巧,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