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 别人家的孩子 ,后来都怎么样了 ?
抱歉 ,我就是「 別人家的孩子 」。
№ 1
出生在一個特級貧困縣的小山區 ,幾乎從小就被街坊鄰居掛在嘴邊 ,當作「 別人家的孩子 」來教育自家孩子 。
越是貧瘠的山區 ,思想越是單純 ,那會最關注的就是學習成績 。
不巧 ,從小到大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不論是山區農村的小學初中 ,還是縣城省重點高中 。雖然文理分科后一直是千年老二 ,但還是錄取了老家那塊歷史上最好的大學 。
學習之外 ,還是會把我當作「 別人家的孩子 」。懂事聽話 、謙遜有禮 、不需要家長操心 ……?
幾乎千篇一律的好評 。
№ 2
寫今天的碎碎念 ,如果你覺得我是在吹噓驕傲 ,那你就有點膚淺了 ……
其實是昨天組會 ,自己第一次課題匯報 ,匯報完 ,幾位老師給的評價都不錯 。但是別人不會知道的是 ,我并沒有很開心 ,反而是焦慮 、恐慌 ,心里無比緊張 。
我不知道小 8000 多讀者中有多少是「?別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不太符合常理的現象 。
一般而言 ,「 別人家的孩子 」會更加自信 ,可許多時候會莫名其妙的自卑 。不管什么事情 ,不管別人怎么夸你 ,首先想到的不是被夸獎的喜悅 ,而是背后的缺陷 ,看到的永遠是不足的一面 。
№ 3
生怕自己做的不夠好 ,怕自己「?別人家的孩子?」的形象會崩塌 。我知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個例 !因為我到現在都清楚的記得 ,高中一個同學曾有一條 QQ 空間動態 :
如果中考 ,自己隨便考個高中 ,而不是來**(省重點),那也許沒這么累吧 。壓力 ,焦慮 ,恐慌 。
時時刻刻希望自己能夠做的好一點 ,再好一點 。不想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暴露出來 ,即使是最親近的人 。
有最印象深刻的一些瞬間 ,簡單一句話就深深的促動了內心 。現在想起 ,敲鍵盤的時候再一次有些鼻酸了 ,如果覺得是矯情那就是吧 。
高考前班級有寫同學寄語的習慣 ,班里和我關系最好的那個胖子寫了這樣一句話 :
在班上大多數人眼里 ,你幾乎是完美的 ,成績 ,人際關系等 ,但是我知道你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你也有你的缺陷 ,而且相信除了我 ,此刻還有一個人意識到了 ,那就是你自己。考研復試期間 ,做畢設的時候家里出了變故 ,導師之后因為發現我有兼職才知道家里的一些情況 ,在談話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
你比同齡人多了一些不該有的成熟 ,懂事聽話的有些過頭 ,少了該有的叛逆 。№ 4
自己 " 過于優秀 " ,過多的贊美 ,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但同時帶來的會是一些 " 隱形 " 的缺陷 。
慢慢變得不夠真實 ,不具備一個真實的自我 。看似一切順利 ,人脈極好 ,可真正順心的事極少 ,能夠走近內心的更是寥寥 。
哪有那么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人都是矛盾的 ,人的自我是很豐富的 !有一個好的自我就必有一個壞自我 ,或者是不好的自我 。
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不斷的表揚贊美 ,看起來無比光彩 。可這就是一個不平衡的自我了 ,好的自我可以表現出來 ,那個不好的自我就只能被壓抑了 。
聰明 、懂事 、謙遜等好的品質不斷的被強調 ,與之對應的調皮 、自私 、自大等不好的品質就只能被擠壓到內心的某個角落 。
但不可否認 ,他們仍在 !而任何可能暴露出來這些的情景 ,便會讓你出現焦慮與恐慌的反應 。
真正發自內心的自尊自信 ,一定需要好的自我和不好的自我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整合與平衡 。當你不能整合與坦然接受那個不好的自我 ,所有的自信和自尊都是假的 ,不穩定的 !
當別人對你做評價的時候 ,你會焦慮 ,害怕被看出你隱藏的那個不好的自我 。即使是再次的夸贊那個好自我 ,你也未必能夠真正的開心快樂 !
№ 5
「?別人家的孩子?」,那個好自我的好品質過分的被強調 ,好的自我就會拼命的打敗那個不好的自我 ,把他淘汰掉 。可是不好的自我如影隨形 ,一直都在 。
完美主義者 、強迫癥者 、抑郁癥者 ,諸多心理障礙者的本質 ,便是無法接受與面對壞自我 。
「?別人家的孩子?」,存在于別人的口中 ,好的品質不斷放大甚至夸大 。為了達到那個標準 ,就只能讓好自我進一步擠壓壞自我 ,雖然兩個自我的有機平衡才算得上一個真實的自我 !
總之 ,脫離實際過多的表揚對人是有害的 。表揚 、夸獎 ,這些身外之物讓人產生自戀滿足 ,更讓人執著于好自我的獲取 ,執著于這種滿足 。
「?別人家的孩子?」理論上講應當無比自信 ,可是內心卻及其自卑 。不能很好的接受內心那個壞自我 ,不能做一個很好的真實的自我 !
相比「?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我更想做那個真實的自我 !
????一只愛碎碎念的程序猿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那些 别人家的孩子 ,后来都怎么样了 ?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女程序员被阿里录取工资二万六,辞职时被领
- 下一篇: 今年数据分析到底有多火?全网跪求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