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如平头哥
來源:半佛仙人
含光屬于當前世界最強的AI芯片,晶體管數170億,打破業界記錄,性能以及能效比均為全球第一。在芯片測試標準平臺Resnet 50上驗證,具體跑分性能高達78563 IPS,是第二名(15012)5倍。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150)3.3倍。如此極致的性能與能耗比,是因為該自研架構窮盡所能的采用了多種密集壓縮的計算、存儲、數據復用、流水線等技術,能夠使全部網絡一次性裝在在芯片上運轉,并極大地增加了動態載入數據的有效利用率。吃光最后一個比特的骨頭,平頭哥從不浪費。以數據橫向對比,含光800展現性能,是英偉達最新T4五倍,是應用最廣的英偉達P4的46倍——超過去年設計之初吹下的“牛”。1塊平頭哥NPU,相當于10塊GPU的算力,平頭哥雖小,以一當十。
含光800,是以中天微為代表的10幾年芯片研發經驗,也是國內外引進的前兩代芯片人的集大成嘔心瀝血之作。更關鍵的是,阿里平頭哥成立一年來,走過了軟件架構(處理器IP、SoC平臺)到硬件流片的完整流程,這為未來的芯片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真正領跑世界的技術實力,并且即將全面應用于世界三大云之一的阿里云,承載國內云基礎設施的運算,承受阿里生態的實戰檢驗。金融,支付,電商,物流骨干,云計算,都是算力消耗大戶,而且對于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然后全面鋪向市場,給世界一個更好的選擇。十年磨劍,而今一劍封喉。
End
?長按識別,添加微信(添加人數較多,請耐心等待)
1
有一句俚語,非洲亂不亂,平頭哥說了算。平頭哥是一種動物,學名蜜獾。由于腦袋是平的,并且頭頂有一撮白毛,像極了一個剪了平頭又做了挑染的人,所以又被叫做平頭哥。在生存競爭激烈的非洲大草原上,蜜獾屬于無法被忽視的動物,其無所畏懼,雖然身材短小,但面對任何敵人,從來都是直接動手,并且主動攻擊。堅持與皮實,蜜獾在和對手進行搏斗的時候,持久力非常恐怖,打一整天是常有的事情,一定要打出一個勝負。最后就是聰明和合作,蜜獾是少見的懂的利用工具以及和其他生物配合的動物。這是一種非常硬核的生物。2
草原與叢林中的對抗是直接的,血腥的,赤裸裸的, 我們人類生活的所謂文明世界,其實本質上與非洲草原叢林沒有什么區別,我們一樣充滿了殘酷的競爭與廝殺,一樣充滿著對有限資源的掠奪。只不過我們是人,人類獨有的文明讓我們習慣用相對溫和的表象與手段來解決問題,但這掩蓋不了競爭殘酷的本質。歷史沒有給失敗者機會,敗者往往會成為勝者前路的鋪路石,時間是上百年,或者永世。尤其是底層科技和硬件科技領域,只要出現底層技術領先,就會出現降維打擊。APP做的再花哨有什么用?算法做的再精妙有什么用?都只是應用層的小東西。真正的技術底層,是芯片架構設計。網絡服務器的芯片用的是誰?手機芯片用的是哪家?手機芯片底層使用的技術是誰授權的?機器學習跑運算的芯片用的是誰?如果有天我不給你供應了,不給你授權了,你用什么來跑你的應用層的小玩具?科技從來沒有共贏,科技只有贏者通吃。科技,是這個年代的第一生產力與最強大的武器,現代社會的國家競爭本質上就是科技的競爭,尤其是基礎科學和芯片制造。號稱世界頂級的技術公司,一場斷供有可能直接從云端滑落谷底。這樣的科技繁榮,是虛假的。我們在虛假繁榮中沉迷了太久,以至于失去了先機。但戰斗才剛剛開始,先笑的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不服輸,是戰斗的第一步。3
在國內做底層芯片方案設計,屬于典型的吃力不討好,芯片設計的大前提一定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有人買,或者說,能被軟件生態所擁抱,有人用。沒人買也沒人用的東西,做的再好,做出來沒有用。但依然有公司不服輸,叫杭州中天微。中天微的歷史,就是不服輸的歷史,因為他們做的是底層芯片方案,這個賽道早就有了壟斷者。Intel的X86體系和微軟windows組成的Wintel聯盟,只要是PC生態,就繞不過他們的技術。Arm通過授權技術方案霸占了移動市場,Arm技術架構是當下移動設備繞不開的基礎,蘋果華為三星聯發科,都是基于Arm的IP授權進行研發的,雖然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但終究是運行在Arm的規則框架內。中天微不服輸,他們選擇另起爐灶設計底層芯片方案,做與Arm同為最底層的方案,主攻iot和物聯網領域,創造屬于自己的世界,定立屬于自己的規則。實事求是的講,他們選擇的路用不太好來形容都算保守了,基本算找死,但杭州人自古被稱之為【杭鐵頭】,撞了南墻也不回頭,而是一直撞,撞到死為止。這和平頭哥的性格非常像,不管面對多么強大的對手,先干再說。經過10余年的不服輸,杭州中天微是大陸唯一長期從事指令架構研發、CPU微體系結構與系統芯片產品研發,且成功開發多款CPU IP核,量產芯片銷售10億+的公司和團隊。這個成績不能說差,但和上述幾個巨頭的差距稍微有點大。中天微的法人叫做戚肖寧,1984年在杭州電子科大(時名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就讀,本碩連讀。戚肖寧就讀杭電的那段時間,杭電有一個青年教師,教英語。青年教師叫做馬云,他在杭電度過了難忘的執教時光。2017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立足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計劃3年投入1000億。我們基礎科學落后,但馬云和阿里巴巴不服輸。不服輸的戚肖寧和馬云走到了一起。2018年4月,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杭州中天微。2018年10月,阿里整合中天微與達摩院,成立了獨立的半導體公司兩家不服輸的公司要改變基礎科學和芯片落后的格局,公司就叫平頭哥。芯片領域,絕不后退,絕不妥協。生死看淡,不服就干。4
當你走進這家半導體公司的時候,如果不知道的話,你可能以為誤入了傳銷窩點。70%的員工釘釘頭像都是蜜獾,各種狂熱的標語掛滿了辦公室。?這種小而偉大的精神,完美契合當前國內芯片業的現狀。小,但偉大,而且不服輸,不怕死。要么打死各位,要么被各位打死。平頭哥半導體成立的時候,阿里就對外吹出過牛,要做屬于自己的神經網絡芯片,Ali-NPU,要做就要做到世界做好,盡管前路上的霸主不計其數。但平頭哥從來不問對手有多少,不問對手有多強,只問對手在哪里。當然最重要的,是整個團隊如平頭哥一般的意志堅定。平頭哥在組建團隊進行招聘的時候,HR最擔心的是在國內做半導體招不到人才,畢竟待遇和基礎差距擺在面前,這無可否認。但來自海外的郵件幾乎塞爆了招聘郵箱,大量的海外華人與愿意降薪回國,拋下海外的一切,只為能在中國為中國制造屬于自己的芯片。那些年少時發誓要當祖國科學家的孩子們,拋棄了已有的榮譽與金錢,回家了,幾十年前,他們的前輩也是如此。芯片研發不是光靠情懷,硬實力是繞不過的坎。達摩院一眾學術界的大神加上中天微十多年的芯片設計積累再加大量海歸的芯片尖端人才,以及阿里無上限的預算投入,阿里生態體系沉淀的海量數據,世界三大云之一阿里云的算力全部開放,這一切,為芯片研發插上了翅膀。?這一切的威力,在于2019年5月,玄鐵910發布時得以一窺。這是平頭哥的第一款產品,高速,高能,平臺化。玄鐵910是與ARM高端Cortex-A7X系列性能一致的底層處理器方案,相較于只有大公司才能使用且場景有所局限的Arm方案,玄鐵910對于中小開發者們更為友好,不需要很高的技術成本,中小開發者就可以基于玄鐵910來設計契合自己業務場景實際需要的CPU。玄鐵910繞過了手機和PC兩大血海,聚焦于下一個時代的萬物互聯與IOT,能耗比和計算效率才是他們的核心痛點。并且最重要的是,玄鐵910是開放的,代碼是透明的,成本更是友好的。阿里的平臺思維展露無遺,先讓大家用起來,大家都用的時候,生態就有了,有了生態,就有了一切。小試牛刀,初戰告捷。5
玄鐵910開了一個好頭,但不夠,遠遠不夠。下一代的技術核心在于AI,人工智能已經是不可繞過的落地場景,人工智能將賦能所有傳統產業完成轉型,在強大的機器學習支持下,世界會變。誰掌握了這里面的芯片技術,誰才能真正卡住未來的咽喉。PC時代,英特爾的授權費割了全世界。移動時代,強大如華為蘋果曾經也要向Arm購買授權才能開發芯片。AIOT時代,我們不應再低頭,這塊陣地無論如何也要拿下。AI芯片的核心是算力與能耗,從本質上講,機器學習就是無限的算術試錯,最終試出一個可能性最大的最優解。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都是算力黑洞,沒有足夠的芯片支撐,無法達成有效的產出。各類AI應用落地場景的核心技術,萬物互聯,自動駕駛,礦產發掘,人工醫療,智能安防等等等等,每一個應用都需要海量的算力。一開始大家都是用CPU來跑機器學習,后來發現GPU跑機器學習效率更高,能耗更低,再后來,有廠商發現了這個市場,推出了專門用于機器學習計算的芯片。當前市場上占有率最高的專用芯片是Nvidia(英偉達)的tesla P4及P40兩款,平頭哥成立之初就立下過誓言,要作用效果強40倍的AI專用芯片。PC和移動芯片已是血海,并且有夕陽的苗頭,但AI的應用正在冉冉上升,各家巨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這個競爭下一代技術領先地位的節點,每一家都在全力以赴。對于平頭哥而言,這是時代賦予的彎道超車的最好時機,平頭哥這代造芯人,心里背負了太多的委屈和不甘,面對這樣機會,沒有人會放棄。?時間不等人,因為落后太久,所以要用百米沖刺的速度開始跑馬拉松,賭上性命。沒有動員,每一個員工自發陷入了瘋魔的工作狀態。他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和過去芯片不甘的歲月作戰。有的工程師頭發半年白了二分之一,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都是妻子在照顧孩子,丈母娘生氣地從老家跑到杭州了,結果一看是在做芯片,老人默默地留在杭州幫助照顧。有的工程師蹲在供應商的工廠里面現場修改設計,問題不解決誰都不讓走,工廠的設計師氣得直罵,但后來理解到這個芯片的重要性,習慣了朝九晚五的員工們默默開始工作生活不區分。大家心里有一團火,火里是一些往事。6
芯片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單純完成設計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流片成功,這是行業的深水區,假如流片失敗,就意味著硬件設計需要推倒重來,這比軟件出BUG問題更加嚴重。一般芯片公司需要做兩次(engineering sample、production sample)或多次才能流片成功。但是平頭哥更快,更強,更猛。頭哥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核心AI芯片的設計、流片整個過程,7個月完成前端設計,之后僅了3個月就成功流片。速度的背后,是無數最頂尖人才的血淚。第一次流片回來的時候,一群工程師忐忑在電梯口等老大帶著芯片出來。門開了,老大比了個“v”,突然有人哇哭出聲,10個大男人都沒忍住,瞬間崩了。但他們成了。玄鐵910之后,【含光800】出世。含光屬于當前世界最強的AI芯片,晶體管數170億,打破業界記錄,性能以及能效比均為全球第一。在芯片測試標準平臺Resnet 50上驗證,具體跑分性能高達78563 IPS,是第二名(15012)5倍。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150)3.3倍。如此極致的性能與能耗比,是因為該自研架構窮盡所能的采用了多種密集壓縮的計算、存儲、數據復用、流水線等技術,能夠使全部網絡一次性裝在在芯片上運轉,并極大地增加了動態載入數據的有效利用率。吃光最后一個比特的骨頭,平頭哥從不浪費。以數據橫向對比,含光800展現性能,是英偉達最新T4五倍,是應用最廣的英偉達P4的46倍——超過去年設計之初吹下的“牛”。1塊平頭哥NPU,相當于10塊GPU的算力,平頭哥雖小,以一當十。
含光800,是以中天微為代表的10幾年芯片研發經驗,也是國內外引進的前兩代芯片人的集大成嘔心瀝血之作。更關鍵的是,阿里平頭哥成立一年來,走過了軟件架構(處理器IP、SoC平臺)到硬件流片的完整流程,這為未來的芯片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真正領跑世界的技術實力,并且即將全面應用于世界三大云之一的阿里云,承載國內云基礎設施的運算,承受阿里生態的實戰檢驗。金融,支付,電商,物流骨干,云計算,都是算力消耗大戶,而且對于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然后全面鋪向市場,給世界一個更好的選擇。十年磨劍,而今一劍封喉。
7
縱觀當前的互聯網世界,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交互操作,新奇的玩法層出不窮,大家在如何幫助用戶更快速的Kill Time這件事情上投入了無比巨大的興趣和精力。無數聰明的腦袋都在聚焦于此,并創造了各種財務自由的神話。但這在只是游輪上的表面繁榮,水下是技術壟斷的冰山。當前的很多互聯網公司,說穿了很多時候只是應用層的繁榮,而不是底層基礎技術的繁榮。一旦底層技術和芯片出現問題,很多應用就沒有了施展的空間。一個被斷了電的游樂場,即使別出心裁設計出再多新奇有趣的項目,又有什么意義?一個再強大的下棋高手,也只是基于棋的規則的最強者,一旦規則被改變,棋手一身精湛的棋藝就沒有了發揮的余地。應用層是騎手,底層技術和芯片是棋盤規則的制定者。失去應用,失去很多。失去底層,失去一切。很多號稱自由的經濟學家,通過各種論述試圖說明自主研發芯片是一件ROI(投資回報)完全劃不來的事情,而且我們當前落后別人多少年,很難趕超,所以干脆不要發展基礎,只做應用就好,買對方的技術把。這不止是慫,而且是鼠目寸光。一時之間趕不上,就不趕了么?藏在自己的舒適區,把掌握命運的武器交到對方手里,盡全力配合對方的要求,祈求對方施舍技術給自己,然后祈禱對方永遠不會動用技術優勢來針對自己。何其愚蠢和懦弱。天天想著造不如買的那些人,天真又可憐,讀了這么多知識,但是忘了讀歷史。縱觀人類歷史,哪里有什么公平正義?有的只是弱肉強食,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哪有什么技術無國界?如果非說技術無國界,那只是利益或者危機暫時沒有達到這個警戒線而已,而非不存在。技術就是有國界,不要忘了我們是活在社會叢林中的。在叢林中把自己生存的命脈交給別人,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是找死。真以為我們的崛起是靠什么西方貿易嗎?我們靠的是幾十年前兩彈一星的前輩們拿命拼出來的底子,沒有這個,什么操作都是白給。現在輪到我們這輩人來繼承前輩們的遺志披荊斬棘了。從含光800,從5G,從云計算,從獨立芯片,從獨立生態開始,走自己的自主技術之路,雖然前路漫漫,道阻且長,但又有什么可怕的?還能比幾十年前更難嗎?再說難,有難的價值。難的事情一旦做成,帶來的收獲才是更大的。前輩們在那個年代那種客觀條件下都能逆轉命運,我們又什么理由后退?憑什么后退?吾輩當如平頭哥。?耗盡自己的汗水與血淚,才有資格笑著對后人說這些事。?我們做到了,現在是你們的時代。-----------------------公眾號:半佛仙人(ID:banfoSB)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裝知乎:半佛仙人End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即可跳轉)
來和小伙伴們一起向上生長呀!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詹微信,可領取千元大禮包并申請加入 Python 學習交流群,群內僅供學術交流,日常互動,如果是想發推文、廣告、砍價小程序的敬請繞道!一定記得備注「交流學習」,我會盡快通過好友申請哦!?長按識別,添加微信(添加人數較多,請耐心等待)
吾輩一步不退
總結
- 上一篇: 不会这几个库,都不敢说我会Python爬
- 下一篇: 97 岁诺奖得主的励志人生:本科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