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VR Buy+怎么样 淘宝VR Buy+体验测评
淘寶VR Buy+怎么樣?淘寶VR Buy+體驗測評。Buy+是阿里巴巴于2016年4月推出的全新購物方式,使用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輔助傳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維購物環境。
Buy+工作原理是利用TMC三維動作捕捉技術捕捉消費者的動作并觸發虛擬環境的反饋,最終實現虛擬現實中的互動。簡單來說,你可以直接與虛擬世界中的人和物進行交互。甚至將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虛擬化,成為一個可以互動的商品。>
現在,淘寶VR Buy+終于要在2016雙十一正式放出前進行內測,下面一起來看一下關于淘寶VR Buy+的體驗評測吧。
我看到的
Buy+載入之后,跳出了全景和VR模式的選擇界面,VR創業2年半,當然是選VR模式(Cardboard)。
接著小編進入了一個天地無邊的虛擬世界,地上的光格隨著加載進度逐漸點亮,終于,這個世界的馬賽克網格如多米諾般崩解,現出了它的本來面目,VR樣板間(=_=!!)。
帶著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下意識的感受了一下這個起居室,31的布藝沙發,冰箱和滾筒洗衣機,會動的照片墻和47寸壁掛電視……咦?會動的照片墻?
照片上有七個景點照片和一只偷瞄你的天貓,看來這些就是Buy+的目的地了,有美國的Macy's梅西百貨、COSTCO好市多百貨、Target塔吉特百貨、日本的Supature松本清藥妝店、Tokyo Otaku Mode周邊專賣店和、澳洲的Chemist Warehouse藥房和Freedom Food生態農場。
好吧,作為一只宅,以上店鋪基本都不認識,不過小編猜應該都是入駐了這次雙十一的品牌,就從唯一眼熟的梅西百貨開始吧!
盯著它看,2秒鐘后進度條到頭,時空開始飛速扭曲,下一秒,小編坐在了一輛敞篷老爺車的后座上,一個白西裝黑辮子的黑人小哥一邊開車一邊給小編介紹著紐約。
小編一邊裝作聽懂的樣子回應小哥,一邊四處看著紐約的街頭,沒多久就到了梅西百貨。
美國梅西百貨
這層主要是箱包和奢侈品,左手邊有兩個腳丫圖標在招呼小編,原來是男女款腕表,每款上都有一個標簽圖標,顯示了小編不認識的品牌和我不認識的型號。凝視它一會,詳細信息就會在空間中跳出來。
中間是商品的三維動圖,左邊是名稱價錢什么的信息,看了看價錢,小編轉向了右邊的關閉按鈕。如此往復四五次,終于確認了沒有哪塊表我買得起。系統仿佛知道小編的尷尬,跳出提示「向下看,有更多操作」,果然出現了返回主頁的按鈕,小編回到了剛才的VR 樣板間里。
逛完美國,決定去日本看看~
在日本,當然是坐的是日本標志性交通工具輕軌,車廂里很干凈,不過感覺比京滬高鐵要慢一點。下了輕軌就是日本的街頭。過了會,就到了松本清的藥妝店。看到這兩排貨架,當時小編就暈了,一排又一排的化妝品,還都是日文,不過還好信息標簽是中文。遠方的商品看不清?向下看,地上有個行動的箭頭,盯著它就能夠前進,走近了再看看...
日本松本清藥妝店
按照這個流程,小編在10分鐘內幾次穿梭美國、日本和澳洲。
在澳洲搭過直升機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澳洲的FreedomFood生態農場,他家的店鋪竟然是一片草地……中間有幾只調皮的奶牛想過來偷吃零嘴,結果蹭掉了一個菠蘿,被自己嚇得退散開去……
十幾分鐘的四海穿越,心滿意足。但脫下Cardboard后,看著購物車里唯一買的起的美國進口海飛絲,不禁陷入了沉思……技術拆解
Buy+主要使用了交互式全景視頻技術,應該是考慮到VR的第一波大量用戶來自于現有手機的存量用戶轉化。在交互控制部分,通過注視點懸停來實現點擊,通過控制視頻幀位來實現場景中的前進后退,最難得的是通過視頻幀位來確定商品交互信息應該顯示的位置,工作量蠻大的。后臺打通了淘寶賬號信息以及商品數據庫,實現了購物的基本功能,目前看滿足最基本的商品選擇及購物功能。
那些好的
比較大的亮點來自于Buy+的理念,希望通過VR技術實現場景體驗式購物的感覺。傳統的線下購物樂趣在于體驗,在貨架間巡視那些觸手可及的商品的那種滿足感最能刺激消費欲望,體驗效果好,但效率并不高。
而線上購物比較大的特點在于效率,足不出戶,就可以選購全球上億種商品,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但購物體驗上是看圖和評論,更像是論壇而不是逛街。
雖然兩者的消費場景完全不同,但如果能夠將逛街的體驗和網購的效率結合在一起就完美了。兩者結合的第一次嘗試是通過移動互聯網―隨時隨地可以下單。逛的開心的同時,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把商品帶回家或者寄回家,在旅游紀念品銷售上尤顯成效。
但本質上,移動購物是互聯網效率的延伸,提升了線下場景的購物效率,但線上場景的購物體驗本身并沒有太大的變化。Buy+希望從VR這個層面,增強線上購物的體驗感。通過過場的全景視頻,帶你環游世界,通過目的地的全景場景,給你逛街的感覺,通過整體環境氛圍的渲染,提升購物的樂趣。這無疑是一次創新性的嘗試,嘗試構造一個全新的購物場景,在線上融合體驗的樂趣以及網購的效率。
那些不夠好的
VR技術尚在早期,Buy+團隊再努力,也無法避免技術發展階段本身的問題。
1、首先是暈動癥
在沒有定位系統的輔助下,僅靠全景視頻是無法解決暈動癥問題的,Buy也不例外,體驗過程只能轉頭,一旦你下意識的想湊近看看,就會發現場景跟著頭移動,就會立刻脫離沉浸感并眩暈。而且,在其中一個過場視頻中,還有鏡頭視角的轉動,雖然緩慢,但依然眩暈。
2、其次是交互方式匱乏
目前的頭瞄凝視是唯一不需要外部設備的輸入方式,但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體驗中需要盡量避免看向不想選中的商品,卡頓時容易誤操作,并且輸入效率極低,目前購物時只能選擇默認聯系信息,也很難查看和輸入評論。
3、還有流量和發熱
當前4G帶寬下,全景場景無法即時打開,加載過程比較久,流量消耗也大。用的iPhone6體驗,不足10分鐘時,手機已發燙,繼續體驗就會出現自動降頻導致的卡頓,影響體驗流程。這些都是當前VR技術發展階段的局限。在體驗設計層面,Buy+團隊更多的采用了賣場貨架展示的購物場景,體驗中容易出現千篇一律的感覺。
僅有一開始的 VR樣板間(=_=!)以及生態農場中,體現了更多種類的體驗式消費場景。當前的體驗式消費場景很多,貨架和逛街僅僅只是偏目的式消費的一種,更多的體驗式消費場景包括我憧憬的生活(網紅電商、美妝等)、我設計的生活(宜家)等等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和開發。包括我們團隊,也在探索在VR 場景體驗式購物的行業應用方向。
未來
HMD將是人類的最后一塊屏幕,而VR是它的初級形態。所有交互方式的改變都意味著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變革,從PC、智能手機到HMD不外如是。作為VR創業者,我們眼中的未來是信息的立體化,是交互的直覺化,是虛擬與現實的融合,成為現實空間的第四個維度。VR才剛剛開始,創新者的使命就是拓展它的場景,彌補拓展中的問題,循環往復直到它發展成熟。
Buy+團隊帶給我們的是一個不那么遠的未來的雛形,是足不出戶的體驗式購物場景,目前雖然還談不上好用,用戶還可以再等等,等到明年符合GoogleDaydream的手機推出和普及,等到后年VR設備大規模普及,等到交互方式普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淘宝VR Buy+怎么样 淘宝VR Buy+体验测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10鼠标指针怎么修改?鼠标指针怎么
- 下一篇: 双11红包集结令活动怎么玩 2016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