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体积怎么算(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單位轉換:
1公里= 1公里= 1000米,1米= 10分米
1分米= 10厘米1厘米= 10毫米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 cm2 = 100 mm2
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 1000立方毫米
1噸=1000公斤1公斤=1000克=1公斤=2斤
1公頃= 10000平方米,1畝= 666.666平方米
L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毫升= 1立方厘米
1元=10.1.0 = 10分1元=100分。
世紀=100年=十二月
大月份(31天)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
小月份(30天)包括4月、6月、9月和11月。
一年中的2月28日,閏年中的2月29日。
正常年份有365天,閏年有366天。
1天=24小時,1小時=60分鐘=3600秒,1分鐘=60秒
2.數量關系:
每份份數×份數=總份數/份數=總份數/份數=份數
1倍×倍數=幾倍÷ 1倍=幾倍÷1倍= 1倍
速度×時間=距離當前速度=時間當前時間=速度
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總價÷數量=單價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當前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總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加法器+加數=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法-減法=差
減法-差=減法+減法=減法
因子×因子=乘積/一個因子=另一個因子
被除數=商被除數=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3.特殊問題:
遇到問題
會議距離=速度和×會議時間
會議時間=會議距離、速度和
速度=會議距離/會議時間
提問
而追逐距離=速度差×追逐時間。
而追逐時間=追逐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擊距離/追擊時間
自來水問題
(1)通式:
下游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下游速度+逆流速度)272
水流速度=(下游速度-逆流速度)÷2
(2)兩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A船的下游速度B船的上游速度= A船的靜水速度B船的靜水速度
(3)兩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的流體靜力速度——前(后)船的流體靜力速度=兩艘船之間的距離減小(變寬)的速度。
集中問題
溶質+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表示溶液的重量× 100% =濃度。
溶液重量×濃度=溶質重量。
溶質存在濃度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利潤和折扣問題
利潤=銷售價格-成本
利潤率=利潤現值成本× 100% =(售價現值成本-1 )× 100%
上升/下降金額=本金×上升/下降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的100%(折扣< 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1-5%)
工程問題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總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當前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1÷工作時間=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總量的百分比?
1÷單位時間能做什么=工作時間
4.幾何公式:
矩形的周長=(長和寬)× 2 C = (A B )× 2
矩形的面積=長×寬S=ab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 4 c = 4 a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 = a.a。
三角形面積=底部×高度÷2 S=ah÷2
三角形內角之和= 180度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部×高度S=ah
梯形面積=(上底和下底)×高度÷ 2s = (a+b) h ÷ 2
圓的直徑=半徑× 2 (d = 2r)
圓的半徑=直徑÷2(r=d÷2)
圓的周長=π×直徑=π×半徑× 2c = π d = 2π r
圓的面積=π×半徑×半徑S=πr×r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立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v = AAA圓柱體的側面積:圓柱體的側面積等于底部周長乘以高度。
S=ch=πdh=2πrh
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的表面積等于底部周長乘以高度加上兩端圓的面積S = CH2S = CH2π R× R。
圓柱體的體積: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底部面積乘以高度V=Sh
錐體的體積= 1/3底部×產品高度V=1/3Sh
概念部分
1.整數的概念:
[自然數]當我們數物體時,1,2,3,4,5,...用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稱為自然數。沒有對象,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它是最小的自然數。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是無限的。【整數】小學時,整數通常指自然數。
【數字】代表數字的符號稱為數字,數字通常稱為數字。
【加法】將兩個數組合成一個數的運算稱為加法。
【附錄】兩個相加的數稱為加數。
[and]另外,兩個加數相加得到的數叫做和。
【減法】通過知道兩個數和其中一個數來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稱為減法。
【被減數】在減法中,已知的和稱為被減數。
【減】在減法中,已知的減法加數稱為減。
【差】減法中,得到的未知加數稱為差。
【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之和的簡單運算叫做乘法。
【因子】在乘法中,相乘的兩個數稱為積的因子。
【積】在乘法中,乘法的結果稱為積。
【除法】通過知道兩個因子和其中一個因子的乘積來求另一個因子的運算稱為除法。
【被除數】除法中已知的乘積稱為被除數。
【除數】在除法中,一個已知的因子叫做除數。
【商】除法中,未知因素稱為商。
【計數單位】一、十、一百、一千、一萬、十萬、一百萬、一千萬、一億...都叫做計數單位。
【十進制計數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步率為十。這種計數方法稱為十進制計數法。
【數字】寫數字時,按一定順序排列計數單位,它們所占的位置稱為數字。數字的不同位數意味著數字的大小不同。第一個數字叫一位數,后面是十、百、千、十、百。......
【帶余數的除法】當一個整數被另一個不為零的整數除時,得到該整數的商后還有余數。這種除法叫做余數除法。余數小于除數。
【整數初等算術】我們學習了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稱為四則運算。
【一級運算】在這四種運算中,加減稱為一級運算。
【二級運算】在四種運算中,乘法和除法稱為二級運算。
【整數除法】如果兩個整數用字母除,可以說整數A除以整數b(b不等于0)的商正好是一個沒有余數的整數,所以我們說A可以被B等分,或者說B可以被A等分。
【除數與倍數】若數A能被B等分(B不等于0),A稱為B的倍數,B稱為A的除數或A的因子,倍數與除數是相互依存的。一個數的除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除數是1,最大的除數是它自己。一個數的倍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就是它本身。
例如,如果15能被3整除,我們說15是3的倍數,3是15的除數。【偶數】能被2等分的數叫偶數。因為0也可以被2等分,所以0也是偶數。
【奇數】不能被2等分的數稱為奇數。例如1、3、5、7......
【素數】只有兩個除數為1的數,其本身稱為素數或質數。例如,2、3、5、7和11是素數。
【質數】質數就是質數。
【復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還有別的除數,這樣的數叫做復合數。1不是素數或復數。例如,4、6、8、9、10、12...都是復合數字。
【質因數】每個復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一個因子,叫做這個合數的質數因子。
【分解素因子】用素因子乘法的形式表示一個復合數,稱為分解素因子。示例:12=3*2*2
【公約數】幾個數的公約數叫做這些數的公約數。
【最大公約數】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稱為這些數的最大公約數。比如1,2,4是8和12的公約數;4是8和12的最大公約數。
【質數】公約數只有兩個1的數,稱為質數。例如,5和7是素數,8和9是素數。
【公倍數】幾個數的公倍數叫做這些數的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稱為這些數的最小公倍數。例如,12、24、36...是4和6的公倍數,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
【單價、數量、總價】每件商品的價格,我們稱之為單價,買了多少,叫數量,總共用了多少,叫總價。總價=單價×數量
【速度、時間、距離】每小時(或每分鐘或每天)行駛的距離稱為速度。過了幾個小時(或幾分鐘或幾天),我們稱之為時間,總共走了多少路,我們稱之為距離。距離=速度×時間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在一起,加數的位置互換,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字母:a b=b a
【加性約束力定律】加三個數,先加前兩個數,再加第三個數;或者先把最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這就是所謂的加法和組合定律。這封信:(a b) c=a (b c)
【乘法和交換定律】兩個數相乘時,交換因子及其乘積的位置不變。這叫乘法交換律。字母:a×b = b×a
【乘法組合定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最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乘積是一樣的,這就是所謂的乘法組合定律。字母:(a×b)×c=a×(b×c)
【乘法分布定律】兩個數乘以同一個數,兩個加數可以分別乘以這個數,然后兩個乘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就是所謂的乘法分配率。
字母:(a+b) × c = a× c b× c
【三、四位數相加規則】(1)同位數對齊;(2)從單位出發;(3)比特數加起來是十,需要將一個比特進一。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規則】(1)從一位數開始,將被乘數的每一位依次乘以乘數;(2)誰得分最好,就去打幾分。將0與任意數字相乘得到0。
【兩因子和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子不變,另一個因子擴大(或縮小)數倍,積也擴大(或縮小)數倍。
【除法中商的不變性質】在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同時展開(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除零外),商不變。
【乘法部分之間的關系】因子×因子=一個因子的乘積=另一個因子的乘積
【除法之間的關系】被除數-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乘法的檢查方法】將乘積除以一個因子,若得到另一個因子,則乘法正確。
【除法的檢查方法】除數乘以商,如果得到被除數,或者被除數除以商,如果得到除數,除法是對的。
【乘法的簡單算法】三個數相乘時,可以先將后面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相乘,結果不變。使用這個規則,有時將一個數字乘以一行中的兩個一位數比乘以兩個一位數的乘積更容易。有時候把一個數字乘以兩位數比連續乘以兩位數更容易。
例如:6×12×5=6×(12×5)
25×16=25×(4×4)=25×4×4
【除法的簡單算法】當一個數連續被兩個數除,每次都能被完全除時,可以先將兩個除數相乘,再用它們的乘積除,結果不變。使用這個規則,有時更容易把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個個位數,再把它變成這兩個個個位數的乘積。有時候用兩位數除一個數字比連續用兩位數除更容易。
例如:1000÷25÷4 = 1000÷(25×4)420÷35 = 420÷7÷5
【應用題解題步驟】(1)弄清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所問問題;(2)分析題型中數字之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確定每一步如何計算,列出公式,計算個數;(4)測試并寫出答案。
【測試應用題】(1)根據問題的本義,依次檢查每一步的公式和計算,看是否正確;(2)把分數的個數作為已知條件,根據題意逐級計算,看結果是否滿足原來的已知條件。
【多位數書寫】(1)從高位開始,一次寫一級;(2)在沒有數字的任何數字上寫0。
例如:703.02百萬寫70030020000【加法部分的關系】和=加數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部分之間的關系】差=被減數-被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被減數
【簡單的加減運算】一個數減去一行中的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例如,130-46-34=130-80=50
【除法各部分與余數的關系】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同級運算順序】在公式中,如果只包含同級運算,則應從左至右依次計算。
【不同層次運算的運算順序】在一個方程中,如果有兩個層次的運算,應該先做第二層次的運算,然后再做第一層次的運算。例如,100-7×5=100-35=65
2.十進制概念:
【小數】寫在整數的右邊,用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位數、百分比、千分位數,稱為小數。例如,0.2表示十分之二,0.02表示百分之二。
【小數的計數單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為0.1、0.01、0.001。......
【十進制加法】十進制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是將兩個數組合成一個數的運算。
【十進制減法】十進制減法與整數減法的含義相同。這是一種運算,其中兩個加數的和是已知的,并且一個加數被加起來找到另一個加數。
【十進制整數乘法】十進制整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的含義相同,即求幾個相同加數之和的簡單運算。
【一個數乘以十進制】一個數乘以十進制的意思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一、百分比和千分之一。......
【十進制除法】十進制除法與整數除法含義相同。它是通過知道兩個因素和其中一個因素的乘積來找到另一個因素的運算。
【循環小數】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個數字開始,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重復出現。這樣的十進制稱為循環十進制。
【循環節】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重復出現的數字,稱為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純循環小數】圓形截面從小數部分的第一位數字開始,稱為純循環小數。
【混合循環小數】不以第一個小數部分開始的圓形截面稱為混合循環小數。
【限定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為限定小數,稱為限定小數。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為無限小數,稱為無限小數。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
【小數的性質】在小數末尾加上或去掉0,保持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小數的性質。
【十進制加減的計算規則】要計算十進制加減,先將每個數字的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的規則進行計算,最后將得到的數字中的橫線對齊。
小數點上的小數點。數字的小數部分末尾有一個0,通常會去掉。
【十進制乘法的計算規則】計算十進制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規則計算乘積,再看因子中有多少個小數,然后從乘積的右側數出幾個數字,點小數點。
【除法器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規則】除法器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根據整數除法規則去掉,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被除數末尾有余數,在余數后加0,繼續除法運算。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法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首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其成為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如果位數不夠,被除數末尾用“0”補上);然后根據除數為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
【小數讀取】讀取小數時,整數部分按照整數讀取方式讀取(整數部分讀取為“0”,小數點讀取為“點”),小數部分通常依次讀出每個數字上的數字。
【如何寫小數】寫小數時,整數部分按照整數寫法寫(如果整數部分為零,就寫成數字“0”),小數點寫在每個數字的右下角,小數部分按順序寫每個數字上的數字。
【小數性質的應用】(1)根據小數的性質,當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簡化小數。(2)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加上“0”,或者將小數點指向整數的單位和右下角,然后加上0,以十進制形式寫出整數。
3.分數的概念:
【分數線】在分數中,中間的橫線稱為分數線。
【分母】在分數中,分數線以下的數字稱為分母,表示平均分為多少個單位“1”。
【分子】在分數中,分數線以上的數字稱為分子,表示有多少份。
【分數單位】單位“1”按分母數等分,一個部分的數稱為分數單位。例如,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是六分之一。
【真分數】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數稱為真分數。真實分數小于1。
【假分數】分子大于分母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稱為假分數。
【分數】由整數和真分數組成的數,通常稱為分數。比如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近似分數】將一個分數轉化為與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較小的分數,稱為近似分數。
【最簡單分數】分子和分母都是素數的分數稱為最簡單分數。
【總分】兩個不同的分母分數分別換算成等于原始分數的同一個分母分數,稱為總分。例如,要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需要通過分數。
【分數加法】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是將兩個分數組合成一個分數的運算。
【分數減法】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相同。這是一種運算,其中兩個加數的和是已知的,并且一個加數被加起來找到另一個加數。
【分數乘整數】分數乘整數的含義與整數乘的含義相同,即求幾個相同加數之和是一個簡單的運算。
【一個數乘以一個分數】一個數乘以一個分數的意義是找出這個數的分數是多少。
【倒數】乘積為1的兩個數稱為倒數。比如三分之三和八分之三是倒數,也就是八分之三的倒數是八分之三。
【分數除法】分數除法的含義與整數除法相同,即通過知道兩個因子和其中一個因子的乘積來求另一個因子的運算。
【分數的基本屬性】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保持不變,稱為分數的基本屬性。
【同分母分數加減規則】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母不變,只加減分子。因此,一個可以大致分為最簡單分數的報價就是一個假分數,通常會轉化為分數或者整數。
4.比例和比例:
[百分比]表示另一個數字的幾個百分比的數字稱為百分比。百分比也稱為百分比和百分數。
【利息】銀行取款時多付的錢叫利息。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
【利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稱為利率。利率由銀行設定,按年或按月計算。
【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百分比】百分之幾就是十分之幾,或者百分之幾十。例如,30%是3/10,百分比是30%。
“折扣”的意思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十。
【比值】兩個數的除也叫兩個數的比值。
【比較數】比較數用“:”表示,讀作比較。
【比較的先行詞】比較數前的數字稱為比較的先行詞。
【比率的最后一項】比率符號后的數字稱為比率的最后一項。
【比值】比值的前一項除以后一項所得的商稱為比值。
【比例】兩個比例相等的公式叫做比例。
【比例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字稱為比例項。
【比例外項】在四個比例項中,兩端的兩項稱為比例外項。
【比例內項】在四個比例項中,中間兩項稱為比例內項。
例如,80:2=200:5,其中2和200是內部項,80和5是外部項。
【解比例】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比例中的任意三項已知,就可以找到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比值的未知項稱為解比值。
示例:溶液比例3:8=15:x
解決方案:3x=15×8
x=40
【比例尺】地圖上的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值稱為這張地圖的比例尺。為了計算簡單,在上一段中,比例通常寫成1的比例。在地圖上:實際距離=比例
【比例量】兩個相關的量,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之變化。如果這兩個量中對應的兩個量之比是常數,這兩個量稱為比例量,它們之間的關系稱為比例關系。比如距離隨時間變化,它們的比值(速度)保持不變,所以距離和時間是成正比的量。
【反比例量】兩個相關的量,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之變化。如果這兩個量中兩個對應數的乘積一定,這兩個量稱為反比例量,它們之間的關系稱為反比例關系。
【比值的基本性質】比值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率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中,兩個外部項的乘積等于兩個內部項的乘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屬性。
【百分比書寫】百分比通常不以分數的形式書寫,而是通過在原始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例如,90%被寫成90%
【百分比和小數的往復】將小數轉換為百分比。只需將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并在后面添加數百個分號。要將百分比轉換為小數,只需去掉百分號,并將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例如,0.25=25%,27%=0.27
【百分比和分數的往復運動】要將分數轉化為百分比,通常先將分數轉化為小數(不缺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將小數轉化為百分比;將百分比轉化為組件數,首先將百分比重寫為組件數,并提供可大致分為最簡單部分的值。
【整數比簡化的方法】根據比率的基本性質,整數比的簡化可以通過將比率的前后項同時除以比率的前后項的最大公約數,得到最簡單的比率。
【小數比例簡化法】小數比例簡化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的前后項同時展開相同倍數,轉換成整數比例,再對整數進行簡化。
【分數比的簡化方法】簡化含有分數的比例。將比值的前后項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將分數比轉化為整數比,然后將整數比簡化。
5.幾何概念:
【線段】用尺子連接兩點,得到線段。這兩點稱為線段的端點。線段AB代表端點為A點和b點的線段。
【線段的基本性質】在所有連接兩點的直線中,線段最短,可以測出線段的長度。
【射線】無限延伸線段的一端得到射線。光線只有一個端點,其長度無法測量。
【直線】無限延伸線段的兩端,會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沒有端點,無法測量。一點之后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兩點之后只能畫一條直線。
【兩點之間的距離】連接兩點的線段長度稱為這兩點之間的距離(線段AB的長度為A點到B點之間的距離)。
【角度】由兩條光線組成的具有共同端點的圖形稱為角度。
【角的頂點】組成角的兩條射線的公共端點稱為角的頂點。
【角邊】組成一個角度的兩條光線稱為角邊。
【角內】角可以看作是光線圍繞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形成的圖形。旋轉時光線穿過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內側。
【平角】光線OA圍繞點o旋轉,當結束位置OC和開始位置OA在一條直線上時,形成的角度稱為平角。直線角度是180度。
【圓角】光線OA繞點o旋轉,回到起始位置OA時,形成的角度稱為圓角。圓角是360度。
【直角】半個直角叫直角。直角是90度。
【銳角】小于直角的角稱為銳角。銳角小于90度。
【鈍角】大于直角但小于直角的角稱為鈍角。鈍角小于180度,大于90度。
【角平分線】光線將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光線被稱為角平分線。
【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當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時,就說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線稱為另一條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稱為垂足。
【三角形】由三條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按順序首尾相連組成的圖形稱為三角形。
【三角形的邊】組成三角形的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邊。
【三角角】在三角形中,相鄰兩條邊形成的角稱為三角角。
【三角形的高度】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另一邊畫一條垂直線。頂點和垂直腳之間的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高度線,簡稱三角形的高度。
【不等邊三角形】有三條不等邊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三條等邊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腰】在等腰三角形中,等邊稱為腰。
【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在等腰三角形中,除等邊外的第三條邊稱為底邊。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在等腰三角形中,兩腰之間的夾角稱為頂角。
【等腰三角形底角】在等腰三角形中,腰與底邊的夾角稱為底角。
【銳角三角形】有三個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有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直角邊和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兩邊稱為直角邊,直角的對邊稱為斜邊。
【等腰直角三角形】兩個直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穩定性】比如把三根木棍釘成三角形,用力拉三角形。三角形的形狀不變。可見三角形是穩定的。
【三角形面積】三角形面積=底部×高度÷2
【四邊形】在平面上,由四條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線段組成的圖形稱為四邊形。
【平行線】不在同一平面相交的兩條直線稱為平行線。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平行的平行四邊形稱為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矩形】有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菱形】有一組相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正方形】相鄰邊相等且成直角的平行四邊形稱為正方形。
【梯形】對邊平行的一組四邊形和對邊不平行的另一組四邊形稱為梯形。
專欄RJ版六年級數學同步教學課程第一冊作者:苗銀教育29幣3人已購買查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圆锥体积怎么算(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跌停是不是就破产了
- 下一篇: 微信etc免密支付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