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会成功吗 难度反正是不小
小米在三月的一場發布會上表示十年投資100億來造車,這一舉動轟動了整個汽車界,很多人對小米造車這一事看法不一,雖然有著很好的資本,但造車真沒那么容易。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發布會上,小米汽車負責人、小米創始人雷軍稱,在過去75天里,小米管理層經歷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的董事會,進行了極為嚴謹詳盡的調研與論證,才做出了這個小米史上最重大的決定。
雷軍把這次創業造車比作又一次刷ROM。因為正如其他人勸他們時所提到的,汽車行業非常復雜,投入按百億計,周期特別長,很容易掉坑里,外行更難。而且別人已經干了五六年,現在干太晚了?!半妱悠?,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钡牵绾巫?,這是個更大的問題。資質,這個初入汽車行業的敲門磚,小米還沒有拿到。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像生產智能手機一樣,小米將把汽車組裝包給代工者。
從專利來看,其專利主要積累在于智能座艙(當然這或許與小米多年來在智能手機領域對用戶體驗形成的獨特洞察力有著密切關系),但在事關智能電動汽車核心競爭力的自動駕駛技術積累上,小米相對于百度、蔚來、小鵬、理想們而言,有著差距,缺乏落地實踐。
對比來看:百度有Apollo,擁有完整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測試里程超700萬公里,無人駕駛僅在北京、長沙兩地的測試里程已超過5.2萬公里。這些積累,有助于其車企合作伙伴以及百度的造車公司集度,獲取最佳的自動駕駛能力;蔚來有NIO Pilot,行駛里程累計已超過1億公里;小鵬有NGP,用戶使用里程也在25天內也突破百萬公里;華為擁有強悍的5G能力。
鐵流認為,小米選擇造車,如果是學恒大玩資本運作,或者是玩粉絲經濟割韭菜,雖然能收獲不菲的收益,但最后只能在電動車市場被邊緣化,靠粉絲經濟展示存在感。如果學傳統車企造車,那么,小米將被五菱、長安、長城、比亞迪、上汽、吉利等傳統車企打的落花流水。
總的來看,小米造車路上任重道遠,對于小米而言,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而且軟件能力是其優勢領域,在該領域闖出名堂來是很有可能的,但自動駕駛技術并不是其當下能力強項,還需一定的積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米造车会成功吗 难度反正是不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京东白条月底买东西什么时候还
- 下一篇: 白银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