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朋友学网络系列1】之OSI与TCP/IP
關于OSI模型與TCP/IP模型
- 序言
- 一.分層思想
- 二.OSI七層參考模型
- 三.OSI模型 VS TCP/IP模型
- 四.TCP/IP協議族
- 1.組成
- 2.三種協議族
- 五.端口號
- 1.類別
- 六.數據封裝與解封裝過程
- 七.設備與層的對應關系
- 總結
序言
在計算機網絡模型中,有一種基于國際標準的OSI七層模型和基于事實標準的TCP/IP四層模型,本篇博文就來介紹一下兩種模型。
一.分層思想
將復雜的流程分解為幾個功能相對單一的子過程
- 整個流程更加清晰,復雜問題簡單化
- 更容易發現問題并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二.OSI七層參考模型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84年頒布了開放系統互連(OSI)參考模型。它是一個開放式體系結構,將網絡分為七層
-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 網絡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 應用層 | 網絡服務與最終用戶的一個接口 |
| 表示層 | 數據的安全、表示、壓縮 |
| 會話層 | 建立、管理、中止會話 |
| 傳輸層 | 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端口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 |
| 網絡層 | 進行邏輯地址尋址,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路徑選擇 |
| 數據鏈路層 | 建立物理連接、進行硬件地址尋址、差錯校驗等功能 |
| 物理層 | 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 |
注:
1.用戶層面上3層 硬件層面下4層
2.網路層及以下的通信為點對點通信(可理解為主機對主機之間的通信)
3.傳輸層的通信為端到端通信(可理解為同一軟件在不同端口上的通信)
4.IP地址可變更,而MAC地址具有唯一性,不可變更
三.OSI模型 VS TCP/IP模型
-
TCP/IP四層
應用層
傳輸層
網絡層
網絡接口層 -
TCP/IP五層
應用層
傳輸層
網絡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
OSI 7層模型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
網絡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四.TCP/IP協議族
1.組成
- 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 TCP UDP
- IP ICMP IGMP RARP ARP
| 1 | 應用層 | HTTP、FTP、TFTP、SMTP、SNMP、DNS |
| 2 | 傳輸層 | TCP、UDP |
| 3 | 網絡層 | IP、ICMP、IGMP、RARP、ARP |
| 4 | 數據鏈路層 | 由底層網絡定義的協議 |
| 5 | 物理層 | 由底層網絡定義的協議 |
-
TCP:數據分段、數據重組、數據重傳
-
IGMP:又稱組播
-
ARP:正向地址解析
數據傳輸通訊地址👉源IP 源MAC 目標IP 目標MAC
使用場合👉已知目標IP,未知目標MAC時候用
工作原理👉 PC1已知PC2的IP地址,未知PC2的MAC時候用。PC1發送ARP廣播給二層交換機,二層交換機接收到ARP廣播消息后無條件泛洪處理,連接到二層交換機下的所有PC都將接收到此廣播消息,每個PC都會把自身的IP地址和目標IP地址進行比對,若一致 則接收此廣播消息,并回數據包給PCI, PC1接收到返回的數據包后會記錄下PC2的IP和MAC地址,記錄到ARP緩存表中;若不一致則丟棄處理。 -
RARP:反向地址解析
使用場合👉已知目標MAC,未知目標IP時候用 -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作用👉測試網絡的聯通性并給予一定的反饋
組成👉ping、tracert -
TCP三次握手
-
TCP四次揮手
2.三種協議族
1)TCP(傳輸控制協議)協議應用的端口及其協議功能—傳輸更加穩定可靠
①80 HTTP/443 HTTPS(超文本傳輸協議):用于瀏覽器和Web服務器之間的請求和響應的交互
②21 FTP(文件傳輸協議):用于控制連接FTP服務器
③53 DNS(域名系統):用于連接DNS服務器
④25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用于發送郵件
⑤110 POP3(郵局協議版本3):用于接收郵件
⑥22 SSH(安全外殼協議):用于計算機之間的遠程加密登錄
2)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協議應用的端口及其協議功能—傳輸效率更高
①69 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用于小文件的傳輸
②53 DNS(域名系統):用于解析DNS
③111 RPC(遠程調用協議):用于遠程過程調用
④161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用于網絡設備的管理
⑤123 NTP(網絡時間協議):用于網絡時間同步
3)IP(網際協議)協議及其功能
①ARP(地址解析協議):用于在局域網中根據IP地址獲取物理地址
②RARP(逆地址解析協議):用于在局域網中通過ARP表根據物理地址請求IP地址
③ICMP(網際控制報文協議):用于驗證網絡是否暢通
④IGMP(網際組管理協議):用于主機與組播路由器之間組播通信
五.端口號
1.類別
- 公認端口:與通用網絡應用程序相關聯的目的端口稱為公認端口,范圍從1到1023。
- 注冊端口:端口1024到49151可作為源端口或目的端口使用。組織可使用這些端口注冊即時消息等應用程序。
- 私有端口:端口49152到65535通常作為源端口使用。
六.數據封裝與解封裝過程
封裝從高到低 自上而下(解封裝反之)
應用層------上層數據
傳輸層------TCP頭部 <<<上層數據
網絡層 ------IP頭部<<<TCP頭部 <<<上層數據
數據鏈路層 ------MAC頭部<<<IP頭部<<<TCP頭部 <<<上層數據
物理層 ------比特流🐱?👤
七.設備與層的對應關系
| 應用層 | 報文 | 計算機 |
| 傳輸層 | 數據段 | 防火墻 |
| 網絡層 | 數據包 | 路由器 |
| 數據鏈路層 | 數據幀 | 交換機 |
| 物理層 | 比特流 | 網卡 |
總結
她說很簡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教女朋友学网络系列1】之OSI与TCP/IP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关于你,关于我. 你好 5G
- 下一篇: 隔壁大爷都会网络布线啦、搞起来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