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几年级学3d建模,学了4年手绘和建模,你终于不会思考了
原標題:學了4年手繪和建模,你終于不會思考了
2007年到2010年初秋,三宅一生團隊研發了一個名為 “132 5. ”的新系列。
這個系列名字中的“132 5.”各有深意。它是衣服制作過程的一個體現。
“1”代表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
“3”代表三維形態;
“2”代表二維形態,是通過折疊的手法將“3”D的材料變成“2”D的平面。
“5”代表超越時間和維度,它蘊含著其他數字排列所產生的無限可能性。
圖1 132 5. ISSEY MIYAKE
他們將“1”塊布通過折疊的方式創造“3”D立體結構,將折紙的概念延伸到服裝設計中,一件衣服經過巧妙的折疊最終變成“2”D的平面。當這個平面被重新打開成為衣服穿在身上時,它又呈現出一個系列完全超越時間及維度的蛻變,即“5”D。衣服的本體和人穿衣服這個行為之間的關系非常有趣,設計師用這個設計充分的詮釋了如何用空間思考這兩者的關系,并精準地應用在產品中,讓人們體驗到了它的精髓。
圖2 132 5.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的這個概念剛出來時,便給了我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個在讀的建筑系學生,看到一個服裝設計師用如此極致的、可以說是非常建筑的思維方描述衣服,覺得不可思議的巧妙。這種從二維到三維,再回到二維地空間折疊的趣味戲法,完全基于他強大的三維思考能力。
今天我想討論的主題,便是:設計中究竟該如何去思考和利用“232(二維到三維,再到二維)”。
說到三維轉換思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畫法幾何了,無論你是建筑學學生,還是工設學生,這都是你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在大學本科階段,它是基礎,是一門基本的把三維物體用二維圖紙表達的技能。當然,今天我們并不是要講畫法幾何這門課,而是運用類似畫法幾何這樣的方式,研究如何培養三維空間思考的能力。
顯然,畫法幾何是枯燥的訓練,而且現在的學生都人手一臺電腦,三維建模軟件早就替代我們應付了這一難題,不僅秒出三視圖,還能變著法地給你拍平曲面,自選角度地出圖。可是在基礎上就缺失一定的三維思考能力,而過早依賴軟件的人,其根本上和一個先天不足的設計師是無異的。可能你不相信,這點在我多年求學和工作遇到的事件中彰顯無疑。沒有過硬基本功和技術的設計師,很快就會在應急狀況中暴露而被淘汰掉。多數時候我們出設計concept為了速度,往往是從畫草圖開始的,在2D的形式中想象3D的效果。試想,一個設計師,連腦子都想不通一個設計的立體構成,怎么可能畫對圖去詮釋自己的設計呢?最后,再花更多時間去建模推敲才搞得明白,這就非常低效了。這一步要求的就是速寫,快而準的表達設計概念。有的人又會疑惑,不就是畫畫設計草圖嘛,隨意一點,想得不那么明白也無所謂。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我們來看幾張大師的設計草圖。
圖3 zaha sketch
圖4 zaha sketch
圖5sketches of frank gehry
很多時候學生在看大師草圖是這樣的,便自然而然認為類似像Zaha或Gehry這樣的大師就是在抽象的亂線中找到形態的,忽略了其龐大的思維構架,草圖是經其在腦中早就build up好了的。草圖都是由她們設計并篩選的線條,是她們刻意想要呈現的想法,并非真的抽象胡亂一畫。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一步重要卻無形的三維思維從何而起?
因為切身為扎哈工作的原因,所以相對熟悉她曾今的工作方式。她的三維視覺藝術是震撼過無數人的,她從最早期的畫作中展現了她比常人更能體會超肉眼透視帶來的動感。能作出這樣視覺畫作的人眼里看到的三維世界勝過現在的軟件,她們全是在腦中就建構好的數學模型。其實在很早期的扎哈設計過程檔案里,我也看到了很嚴謹的構思草圖。
圖6 zaha sketch
這里并不是說設計師一定要用寫實的畫風去做設計草圖,但無論是在紙上還是在腦中,做設計這一步三維構思是必經之路。當我們能夠自如的在思維中建模后,那么表達就只是個人語言的問題了。而這一步是一個反向畫法幾何的過程,畫法幾何是有了物以后用三視圖等技術描述物體,而三維構思則是生成物之前利用多視角去探索物體形態。這里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展示一下,也許大家就更明白了。看下面這張圖,是個很簡單的方框中有個最大面積的正圓。我們這里暫且把它定義為一張頂視圖。那么它是個什么形態的物體的頂視圖呢?也許最直觀的想法是這兩個選項。
圖7 頂視圖例子
可是這里沒有任何限制,也沒有任何說明,那么就可以無限拓展去想象這樣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投射在三維世界里是個什么樣的形狀。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題,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解答。那我們就簡單拓展一下,可以看到它可以是任意一個下面幾何形體的頂視圖。甚至有的結果是超出想象的范疇。
圖8 頂視圖例子2
如果大家有所了解中央美院本科專業課入學考試的話,就知道這是設計學院立體構成部分的題目。目的就在試探學生的三維想象能力以及立體表達。
圖9 央美試卷1
圖10 央美試卷1
上面這兩張是曾經的優秀答卷,需要徒手和動腦在有限時間內畫出表達清晰的立體構成,這確實是非一朝一夕可達到的。那么又會有人問,掌握好三維思考能力和表達技能有何實質性益處呢?其實很多設計領域都對此有很高的要求。首先用一個家具產品的例子來看一下。
圖11 thin black lines sketch
圖12 thin black lines chair1
圖13 thin black lines chair2
Nendo憑借他的極簡日式風格已經成為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設計師品牌,其總監佐藤大幾盡極至地玩轉空間里的線條是他的個人特色,這把名叫Think black lines的座椅從看似單線平面的草圖化身為3D的產品,經歷了一段精彩的線條從某角度陰影透視投射的轉化。這個概念在落實到實物時,隨著角度變化,線在空間里呈現出了多變的視覺效果。設計師的絕妙就在于構思時便把這一層變化預想到,即便是時裝設計也不例外,這里給大家看一個已故的鬼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亞歷山大.麥昆)的生前手稿。
圖14 talexander sketch
在這個幾何風格強烈的設計構思中,他就已把各個角度的細節清晰表達出來,包括轉角銜接等。對于如此復雜結構的設計概念,唯有想明白三維空間上的關系才能入手深化并準確傳達給制作者。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來自西班牙的建筑大師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的草圖。 圖10,11,12,13
圖15 calatrava1
圖16 calatrava2
圖17 calatrava3
圖18 calatrava4
他相對其他建筑師更清晰在圖中表達自己的概念靈感和意圖,而且草圖的繪制也已經很接近最終完成作品了。這也許是基于他結構工程背景的因素,他的構思非常嚴謹,也要求表達的準確性。
三維思維的訓練不僅練的是眼和手互相配合去表達設計,更是用腦360度無死角的去構思清楚設計。
無論你的專業是產品、建筑還是時尚首飾,只要你也對這樣從2D到3D的空間想象力和應用表達感興趣,只要你也想打破專業疆界去完成3D設計,就在八角給我留言吧。
你也可以
圖19 彩蛋 你猜哪個是男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学计算机几年级学3d建模,学了4年手绘和建模,你终于不会思考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下面有关html5标签说法错误的有,前端
- 下一篇: ios html gif 显示,iOS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