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大厦为何“摇摆”,初步猜测系共振影响
近日深圳的賽格大廈出現晃動一事牽動人們的心。5月18日,深圳市賽格大廈出現晃動,大廈內近一萬五千人在40分鐘左右疏散完畢;次日大樓在下午一到兩點鐘再次出現了晃動;今天中午部分樓層反應仍有晃動。
首先是,很多專家初步猜測此次晃動很有可能是出現了共振現象,即大廈本身固有的頻率與風吹過時的頻率接近一致,此時引起共振發生晃動事件。眾所周知,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我們可以簡單理解成每一個物體都有其特有的頻率,當另一個與之頻率相同或者相似的物體靠近并發生動作時,那么這個物體會隨之做出相應的動作。
我們最常就聽說過的就是通過喊聲將玻璃杯震碎現象,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共振現象,此外相信很多人在中學課上物理老師做過一個實驗,將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換成不同的音叉無論怎么響另一個都無動于衷。此次賽格大廈極有可能是與風聲發生了共振,導致了樓梯發生晃動。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高層建為了減少地震產生的能量,會選擇在樓體內加裝阻尼器。說白了,阻尼器就是阻止運動,耗減運動能量的裝置。幾乎只要超過300米,摩天大樓都會安裝著阻尼器,但是此次經官方調查顯示賽格大廈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阻尼器,后期幾乎不可能再進行加裝。像臺北的101大樓的阻尼器達500噸重,上海中心大廈的阻尼器1000噸重。后期在大樓頂層開洞加裝阻尼器是十分困難的。
大樓的晃動是對能量釋放,抗住了就沒事了,扛不住就塌了,這很現實,為了能驅散樓本身吸收到的能量,所以才選擇加裝阻尼器。而賽格大廈高355.8米,即使沒有阻尼器一直以來也沒有發生今天這樣的晃動,只能說今天恰巧形成了使其晃動的條件;另外,當時憑借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建造起了這樣一個猛獸,一般的風吹草動并不不足以撼動其身軀。
此次的賽格大廈晃動難免不會讓人想起去年的虎門大橋晃動事件,本來不動如山的橋體突然上演了“蹦迪”現象,而這最后總結到的原因是由于大風吹動形成渦振,而水馬則是形成的誘因。此次調查初步猜測也是“風”的鍋。
目前對于賽格大廈的晃動原因均只是猜測(沒有阻尼器是真的),官方也在進行全方位的一步一公開調查分析,讓我們期待最后的結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赛格大厦为何“摇摆”,初步猜测系共振影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自由职业如何按揭买房
- 下一篇: 佰仟金融逾期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