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066天,荣耀跑出“一波三折”
蘋果公司CEO庫克近期現身國內多個城市,無論是社交媒體上各種大V曬出的合照打卡,還是線下的各種花式走訪活動,無不顯示這位CEO對中國市場營銷團隊的“絕對配合”。
在剛剛過去的九月,這家企業面向全球發售了其最新款的旗艦手機iPhone 15系列,庫克此次中國之行無疑也為這款手機帶去了更多的熱度。
過去兩年,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25%,成為高端市場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但手機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每天0點一過,新舊玩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市場較量,機會點再次醞釀而生。從近期陸續發布的市場數據看,無論是華為高端手機的全面回歸,還是榮耀在折疊屏手機上的“三連發”,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的“進擊”正在對蘋果重新產生壓力。
“Magic V2發布后,蘋果用戶流入的人數增長300%,折疊屏的體驗正在全面進化,挑戰直板旗艦。”榮耀CEO趙明在不久前的一場采訪中直言:內部定義Magic V2、Magic Vs2這幾款今年發布的折疊屏產品時,就將其定義成蘋果Pro Max和Pro的競對,這是一個核心思考。“目前,已經看到華為Mate60,榮耀Magic V2、Magic Vs2給蘋果帶來一定的份額壓力,讓蘋果份額領先的時間變得更短。”
根據上述市場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在今年第三季度國內“大折疊”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名中,榮耀Magic V2排名第一,華為Mate X3、Mate X5分列二三名。緊隨華為腳步,榮耀已經成長為高端市場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強大玩家。
“智能手機行業千帆競渡,充滿競爭,充滿活力,才能挑戰和打破蘋果一家獨大。”趙明說。
三年蟄伏,十年積累
2020年11月17日,華為的一則聲明,將榮耀與華為一分為二。
華為表示,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的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共有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上述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華為在聲明中提到,榮耀品牌誕生于2013年,始終面向年輕人,七年間發展成為年出貨量超7000萬部的互聯網手機品牌。
換言之,過往專注于線上渠道的榮耀,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自己站起來,從互聯網品牌快速蛻變成全渠道、全人群品牌,只有升級品牌內涵、拓寬技術護城河、拉寬產品布局、擴展渠道體系,才有足夠的實力去匹敵當前的競爭對手。但一個品牌新生和崛起的戰略時間窗口總是短暫的,稍有不慎,機會驟逝,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
獨立后的榮耀,幾乎沒有什么時間準備就被推至這一賽場。彼時的它面對的不僅僅是供應鏈以及渠道等能力的全方面重建,還有來自于其他競爭對手對于市場份額的瘋狂啃食。有媒體形容當時榮耀的處境就像是“一個成長在大家庭里、裹著棉衣的人,突然被扯去了遮蔽,暴露在冷雨里”,而打傘的人離開了,榮耀要學會獨自在雨中跋涉。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倪嘉悅是這一切的親歷者,擁有十多年市場經驗,作為曾經華為終端“老將”的她知道,市場不需要弱者,榮耀要活下來,必須迅速構筑起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近期一場專訪中,倪嘉悅對記者表示,榮耀是一家做長期投入的公司,并不在乎短期,所以在這三年的成長中,無論遇到什么問題,榮耀的戰略都沒有變過,那就是做高端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讓用戶感知榮耀是一家好好做產品的公司。“對我們來說,沒有權利、沒有資格去挑選對手,打贏每一場最好的比賽就可以了。”
除了產品端,榮耀想要獲得市場成功,核心還在于渠道的構建。
倪嘉悅表示,在榮耀成長過程中,渠道合作伙伴和零售商給了巨大的支持。“他們能感受到,榮耀在共享發展過程中的所有利益,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榮耀從來不會讓渠道受到傷害,因為他們是離消費者最近的,包括一線的產品咨詢師,是把產品推給消費者的人。所以大家也能感受到,為什么榮耀發展的過程中,零售客戶越來越多,開體驗店的也越來越多,是(因為大家)能看到榮耀不光是想好好做產品,也想好好做零售。”
據了解,截至目前,榮耀在中國市場的專區專柜數量覆蓋至4萬多家,體驗店大概有2000多家,Mall店占比50%,年底預計能達到60%。
張明(化名)是榮耀代理商中的一員。2021年4月底,在廣州開了第一家榮耀體驗店,經過三年發展,已經成為榮耀在廣州地區小有規模的代理商。
“我們跟榮耀合作初期,是它最困難的時候,當時市場份額只有3個點、4個點。那個店的面積有295平方,店面很大。試營業時只有一款手機在賣,榮耀V40,后面上了一款V40輕奢版,但8個柜臺只有兩款機器,顯然是不夠的。當時一個月就賣百來臺手機。”張明對記者表示,但熬過了最初的兩個月后,代理商的信心就回來了。
“我們的信心來自于市場,來自于消費者。榮耀50系列上市,首銷當天的量就超過100臺,產品慢慢回歸之后,榮耀市場份額也在不停上漲。” 張明表示,2021年正處于疫情期間,榮耀50的銷售量超過了大家的預期,作為榮耀獨立后打磨的首款重磅產品,從產品研發到渠道運營,都是新榮耀團隊獨立操盤的,榮耀在極限生存條件下的應對能力和爆發能力,讓越來越多渠道商開始堅定了投資榮耀的信心。2022年,隨著榮耀產品線越來越豐富,以及體系化能力構建的加速,榮耀開始展現出越來越強的市場競爭力。
“之前大家還有些爭議,但今年以來有一個明顯的轉變。”另一家代理商表示,手機平均周轉周期是20天,理想的周轉率是10天左右。“榮耀Magic V2一般控制在8-9天,榮耀90在12天左右,這些都是核心品類。”
倪嘉悅表示,榮耀堅持的核心在于,只要是長期正確的事情就去做。“我經常說把困難和不確定性留給自己,把專注和簡單交給最遠的人,比如渠道商。縣級渠道商多遠,多少層,我們一定把簡單和專注留給他們,把困難和不確定性留給自己,只有如此,整個渠道體系才能越來越健康。”
華為高端回歸,輿論普遍認為最先受影響的一定是榮耀。但對這一市場看法,倪嘉悅領銜的榮耀中國區團隊并未有過擔憂。“在各大手機品牌都在發新品的時候,我們還能拿到第一。”而整個第三季度榮耀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成為對倪嘉悅這一判斷的最佳佐證。
市場接力賽進入“速滑時間”
在經歷獨立初期3%的市場份額谷底后,榮耀開始撿回過往丟失的市場份額,在高端手機領域,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今年3月,作為每年華為P系列高端旗艦機的發布主場,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座無虛席,全國的手機渠道商、供應鏈合作方聚集在這里,等待著新的機會,而會場的主角已從華為變成了榮耀。
當天,榮耀在上海發布了年度旗艦手機榮耀Magic5系列,該產品系列搭載了自研射頻增強芯片以及青海湖電池技術,起售價3999元,高配版本最高達到7499元。
而進入下半年,榮耀在折疊屏領域持續發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接連發布了三款旗艦級折疊屏手機Magic V2、V Purse和Magic Vs2,其中,Magic V2火爆的市場表現,令榮耀超越華為Mate X3,不僅拿下7、8月橫向折疊屏手機存量用戶增長第一,同時,在第三季度國內“大折疊”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名中,斬獲第一,華為Mate X3、Mate X5則分列二三名。
Counterpoint分析師Archie Zhang對記者表示,目前高端市場所有廠商基本上都采取直板加折疊屏的雙旗艦戰略。榮耀自回歸以來一直努力在布局高端市場,是高端市場的一個主要競爭者。“Magic系列主打傳統旗艦賽道,以影像為主攻點,包括多主攝融合計算這樣的概念。其次是大折疊賽道,從2022年推出首款折疊機Magic V以后,在同年推出了Magic Vs,之后到今年發布V2、V Purse,做出了更加多樣化的布局,”Archie表示,榮耀在折疊屏上將厚度盡力做薄,做到極致,讓大折疊手機和直板機能夠處于同一薄厚、甚至比直板機更薄的水平,與此同時,給用戶帶來了大屏和雙屏的體驗,對直板機用戶吸引力顯著提高。
而這樣的布局也讓榮耀在大盤低迷的情況下獲得了高質量增長。在W37(9.11-9.17),榮耀以18.2%的中國市場銷量市占率高居榜首。這是榮耀在6月26日至9月17日近三個月的共12周內,總計11周奪得銷量市占率中國市場第一。從W26(6.26-7.2)以來,除W33(8.14-8.20),其余時間段,榮耀均為第一。
在各大手機品牌都在同時發布新品的前提下,榮耀獲得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張明表示,目前,Magic5系列在自己代理的榮耀門店渠道中銷售占比大概是35%,折疊屏則到了10%。
“今年榮耀的產品線規劃很好,高端產品主要是Magic系列在做,高端的用折疊屏和Magic5系列做牽引,腰部產品是榮耀90系列,中低端產品是X40、X50系列,暢玩系列主打的是運營商產品,4個系列的定位非常清晰,對用戶的畫像也特別清晰。”張明表示,榮耀在華為時期,產品手機基本不超過4000元,主要做線上產品,但是這并不代表榮耀的研發團隊不具備這個能力,只要市場給時間,就能慢慢往上走。
在張明看來,榮耀在高端機技術上的突破,得益于研發技術上的突破,比如青海湖電池,零風險調光護眼屏,包括Magic5系列首發的鷹眼相機。
而對于倪嘉悅來說,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在她看來,信心的樹立是互相的,更好的技術,更好的產品,再結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零售呈現,零售商一旦有信心,他在門店跟消費者溝通的時候也會更多的去講榮耀的品牌、榮耀的產品,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正向循環,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進步,精氣神特別好。
值得注意的,榮耀今年在市場戰略部署上也調整了打法。從產品、渠道、零售,所有調整都基于消費者的駐足時間,以及遠、中、近場的體現。
“遠場是什么?消費者路過你門店的時候,他有沒有機會在完全不認識這個品牌的情況下,因為門店的裝修而進門店,這叫遠場;中場就是進了門店之后,有機會能靠近你的體驗臺;近場則是有沒有機會拿起你的手機去體驗。所以榮耀整個SAP(門店即產品)項目,在門店呈現的都是遠中近,一切都以消費者為中心來構建。”
在倪嘉悅看來,做好一個品牌就像跑一場接力賽,產品是第一棒,營銷是第二棒,好的產品,必須有好的消費者的語言能夠講出去,零售是第三棒,線上線下零售都在這體現,服務是最后一棒。“為什么我們叫全流程商業閉環?棒與棒之間非常重要,首先每棒自己跑的時候,核心是要跑贏這一賽道,二是遞棒的過程也非常重要,你不是扔棒,你是遞給他,而且還得陪跑一段時間,要銜接,每一棒都給下一棒更好的領跑,把速度帶給他。”倪嘉悅表示,在現在不確定的狀況下,接棒已經變成了速滑接力,你要把你的速度推給你的隊友,甚至有能力的可能還需要多跑幾圈。
“榮耀成功的很大因素也在于整個團隊的協作和協同能力非常強,整個遞棒的過程真的是同心同力。”倪嘉悅表示,所有的問題都是機會點,很多品牌和企業往往會掩蓋問題,但榮耀整個團隊都會在問題中找到機會,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先有挑戰者,才有挑戰成功者
榮耀的目標并非市場份額的持續擴大,而是瞄準“折疊屏第一品牌”,以此為重要戰略基點,在高端市場上和蘋果、華為展開競爭。
談及華為,趙明曾表示,對華為最好的致敬,就是榮耀用最強的產品、最好的狀態和華為競爭,與華為進行實力上的對碰,這樣的競爭會讓整個行業充滿活力。“大家都說手機行業有點無聊了,現在一個帶來更多可能性的廠家和品牌的回歸,對整個行業是好事。”
榮耀是目前智能手機廠商中首家對華為動作公開表態的企業,而在過去,趙明沒有回避過與華為之間錯綜的關系。
2020年底,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表示,希望榮耀全力擁抱全球化產業資源,盡快建立與供應商的關系,同時,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成為你們一個自我激勵的口號。"
公開信息顯示,當時至少有8000名以上員工加入新榮耀,其中一半是華為原研發體系的骨干。原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運營官萬飚出任新榮耀董事長,原華為消費者業務產品線副總裁方飛出任新榮耀產品線總裁,負責新榮耀產品線規劃。
經過了三年的技術積累和體系化能力建設,到了目前這個階段,榮耀來到了真正的“起跳”時刻,進入全面爆發的時間節點。
在榮耀看來,在戰略構思中,所有的瞄準點都應該是消費者痛點,榮耀憑啥挑戰蘋果,就像當年華為憑什么挑戰蘋果一樣,沒有一個挑戰者之心,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挑戰者。
“通過三年積淀,榮耀是時候起跳了。在跳起的過程中遇到誰跟你一起同時跳,那不重要,如果華為能跟你一起跳更好,假如說遇到蘋果,那就更有意思。”倪嘉悅表示,在不確定性中求變的核心之處是持續創新,把更好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榮耀是一個新銳品牌,所以它吃“新”能力非常強。“像榮耀Magic V2,從蘋果轉過來的用戶是以前的三倍,這種吃新的能力很重要的,取決于背后的創新能力,還有零售和渠道的服務能力,它是一個綜合體現。”倪嘉悅說。
而在幾個月前,面對即將到來的市場爆發,榮耀便已做好全面準備。尤其是在零售和渠道層面,應該做怎樣的承載能力和怎樣的服務力,如何讓整個的零售和渠道更高效,榮耀每一步都是想好的。倪嘉悅認為“有壓力才能讓一個組織能力高速地提升。”
面對未來,趙明認為,在手機市場上,未來大家可以看到華為、蘋果、榮耀在市場份額上依次領先,或者是輪流領先,這會成為行業的常態。“我們不能決定我們的競爭對手做什么,我們可以決定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而倪嘉悅給出了類似的判斷:兩輛高速行駛的賽車,彼此競逐,才能跑得更快。這是華為回歸帶給榮耀的最大好處。
從市場份額看,盡管當前蘋果仍占比較高,但是隨著華為和榮耀的猛攻,國內手機市場正在經歷變局。若榮耀所期待的這種交替領先成為新常態,那未來市場格局,尤其是高端市場,或許會逐漸由蘋果一家獨大,變成以蘋果、華為、榮耀為主導的三足鼎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生1066天,荣耀跑出“一波三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护脊床垫即昂首床垫有多少种使用方法?
- 下一篇: 悬挂式燃气调压箱漏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