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脑和手机没有电脑和手机的日子
從《詩經》開始,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先后登臺,成為我國文化最為瑰麗的一頁。但是當時的出版業遠沒有現在發達,古代的詩詞是怎么流傳至今的?
方式一:最簡單的是靠吼
吼,即口口相傳,是最古老的方式。詩詞在古代相當于歌詞,有的很流行,便傳唱開來。
春秋時期我國的第一本詩集《詩經》,基本是春秋之前的流行歌曲變成了當時的金曲,然后整理出來的。
▲鼎鼎大名的虞美人
像宋詞的詞牌,就是寫好的曲子,往里面填的詞。而詞牌的發明人,就是第一個寫這個詞牌,然后譜曲,并且意境上完全符合的那位詞人。
凡是詞牌與詞意境不同的,肯定不是"原唱"。
青樓在這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可并不是簡單的滿足欲望之地,更是文人學士們的交流之地。
后世有狂生略帶夸張的總結不錯:世上本無詩詞,逛的青樓多了,就自然出了詩詞。想一想大詞人柳永,青樓就是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
▲宋朝名妓李師師的大本營
方式二:到此一游
到此一游式也是比較便捷的方式。名山大川,寺廟道觀,名樓長亭,這些古建主要是木質結構,特別適合寫毛筆字,總有一款空白的木頭適合你。
如果要是換成大理石的估計就不好用了,保潔一擦就掉。
▲鸛雀樓上面有各種"到此一游"
唐朝大詩人張謂在房東家墻上寫了《題長安壁主人》;
大吃貨蘇軾在江西廬山西林寺的墻上寫了《題西林壁》;
宋朝詩人蘇舜欽沒干好,被貶官,在家無聊,出來旅游,到花 山寺,只見野草百花,直接不開心了,吐槽了一首《題花山寺壁》寫人家墻上了;
高官王安石罷相后,也是想開心一下,在朋友楊德逢家里墻上寫了兩首《書湖陰先生壁》。
這一招現在不能用了,景點找塊大石頭一寫就得交罰款,嚴重的還會被帶走聊天。
▲黃鶴樓上面的題詩也不少
方式三:活字印刷術催生出版社
后來,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術(慶歷年間1040年代),相比于以前,印刷成本大大降低,之后好多有錢的主兒便可以出版詩集詞集了。
▲活字印刷術
晏殊,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聽這一大串就知道有權有勢,整理出了《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等。
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種名句,沒有錢的話,很可能是傳不下來的。
▲回鶻文玄奘傳
最牛的是陸游,他是詩人里面(可不包括乾隆爺)傳世詩作最多的,有九千多首,文集、詩集、日記集甚至家族藥方都得以保存至今,為何?
一是活得久,寫得東西又多又好;
二是因為自己的小兒子陸子聿始創釣臺書院,可理解為古代的出版社,把老爹陸游寫的東西都給出版了。
▲陸游書法
有些人擅長寫東西,有些人擅長整理別人寫的東西,也可以編成詩集,比如像《全唐詩》這種巨著就是曹寅(曹雪芹爺爺)受康熙爺之命刊刻的。
方式四:題詩板,古代的自媒體平臺
中唐之后還有一種較為流行的方式:詩板題詩,然后掛起來,供人閱讀,有點像今天的各大自媒體平臺。
晚唐咸通年間,詩人薛能經過蜀地泉亭,曾看見"亭中有詩板百余",可見詩板題詩在當時很普遍。
好多寺觀主人,也經常請過路的詩人留下詩篇,萬一哪個出名了,這熱度不蹭白不蹭啊。
▲清早期,白玉子岡題詩高士牌
方式五:互粉互捧,一起出道
為了讓自己的作品傳唱度更高,古代的文人們也會互粉,互相表達愛意,讓你們都愛我的作品。
李白的迷弟杜甫,給白白寫了《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等無數首詩,但今天傳唱度最高還是李白的《贈汪倫》,老杜這被打臉打得有點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其實李白與汪倫的友情,也就是幾十天的事兒,但是汪倫有好酒,那就不一樣了。
▲白白喝多了
為了更好的實現互相吹捧的目的,文人們還會經常開party,蘭亭裝修,王羲之一大幫文人聚會喝酒作詩,但可惜的是一首詩都沒火,反而是《蘭亭集序》和王羲之的書法火了,后來周董的歌《蘭亭序》也火了……
▲《蘭亭序》寫錯了不少字
看來,如果穿越到古代,要想流傳百世,不但要有才華,還要運氣好,文章能被流傳下來。
王朝覆滅、政權交迭的時代,難免紙薄瓦碎,碑文模糊。
所以,今天的我們實在幸福,連留言都能被保存下來。
以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没有电脑和手机没有电脑和手机的日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高铁中转站怎么换乘
- 下一篇: 【长脸男生】什么发型适合长脸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