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对诗歌意象的定义(诗歌意象的定义)
關于袁行霈對詩歌意象的定義,詩歌意象的定義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什么是意象 何謂“意象”,約定俗成的解釋是“寓意之物”,但僅僅這樣定義還是不易區分,因為在詩歌中所有的物象都是有用的都是詩人有意為之的,否則詩人不會寫它,若這樣認定等于和把詩歌中所有物象皆認定為意象差不多。
2、比如,“床前明月光”、“鋤禾日當午”,詩人選擇“床”和“明月光”、“禾”和“日”時,肯定也是有意的,那它是否就是“寓意之物”?如果是,在詩句中它又只能代表這個物象的基本義本身,是不產生引申義歧義的,如果認定它為“意象”代表另外的意思,這將造成語言邏輯的混亂,失去了作者和讀者之間共時性溝通的可能。
3、因為,若一首詩中有的物只代表其自身,有的物象則是“指桑罵槐”,不把它們的“身份”厘清區分開來,就會令讀者陷入顧此失彼的五里霧中,因此,對意象概念的界定需建立在和物象相區分的前提之下。
4、 從意象在詩歌中行使的職能來看,所謂“意象”其實就是“詩人對物象的角色化處理”,類似把一些尋常之物弄到一個“戲臺”上共同演一出戲,讓它(他)們扮演不是它(他)但和它(他)有內在聯系的另個它(他),首要一點就是它(他)是個“扮演者”,即“物非物本身”,至于“戲臺”以及“戲臺”周邊的非角色的布景物,可視為物象。
5、若由此給意象定義:所謂意象,其實就是“物的修辭物”,當物象以單個出現,后個“物(意象)”又系前個被修辭物寓意的放大與延伸時,我們稱其為“獨立意象”,還有些意象表面是看不出修辭關系的,而是通過詩力場場化出來的,它(他)們系以一個群體來影射另一個群體,我們稱其為“復合意象”。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袁行霈对诗歌意象的定义(诗歌意象的定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可以上什么学校)
- 下一篇: 锦屏山位于哪里(锦屏山地下实验位于中国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