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研发出国内首台小型机的浪潮,如何怎么样了?
IDC數據顯示,2019年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在面向關鍵計算的RISC/EPIC服務器領域,市場份額達到73.5%,保持市場第一的領導地位。?
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時就推出了基于POWER處理器的K1Power產品線,在成立僅兩年時便取得以上成績,這背后有什么秘訣呢?筆者有幸來到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探秘智能工廠,揭開K1 Power的技術面紗
探秘智能工廠,發現計算全新機遇
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是筆者對蘇州浪潮智能工廠的參觀體驗。機器手臂代替人工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輸送,碩大工廠零星員工走動,主導關鍵操作和殘次品檢測。
在參與過程中,談到關鍵計算的發展趨勢,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雷鈞回應了三個詞“新常態 新核心 新Power”。
1、新常態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腳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隨之改變。我們從原來的線下辦公搬到線上辦公,從線下會議搬到線上會議,從線下交流到線下交流,部分工作新形態已成為新常態。
從大環境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正推動經濟發展由“量”到“質”轉變,數字經濟引領增長。據IDC預測,到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占比達65%,到2024年,中國70%的IT預算將來源于數字化轉型,引領全球。在這背景下,業務數字化將幫助企業升級運營模式,提升銷售,拓展業務的模式和邊界。這些變革都在推動我們計算新常態的發生。
2、新核心
隨著O2O向O&O(線下線上集成、融合)過渡,應用模式變革了,技術隨之發生變化。由于線上業務與線下業務深度集成,交易鏈路融會貫通,傳統業務不斷與時俱進,數字化原生業務層出不窮,都對企業的IT系統架構帶來了新的挑戰。新核心是支撐行業客戶業務增長從量變到質變的核心IT支撐平臺,作為企業研發、流通、服務、生產、交易鏈路的核心,貫穿業務的方方面面,包含傳統核心向新核心的演變,創新應用中的重要系統成為核心系統新的組成部分,需同時滿足傳統業務和線上業務的訴求。
?常態、新核心下,新 Power攜帶計算新機遇而來。
27年技術積累,浪潮Power五大優勢強勁
早在1993年,浪潮成功研制出中國首臺小型機服務器。2010年,400多位浪潮工程師耗費4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32路緊耦合高端容錯服務器天梭K1,成為全球第四家掌握最新關鍵應用主機技術的企業。
浪潮Power系列小型機的六大原生優勢強勁:
面向關鍵應用設計(Key Business):K1 Power 是唯一面向關鍵業務的自主研發小型機,擁有服務器系統設計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板卡全部自研等自研硬核實力。
極致性能(Performance):K1Power 單機支持上百套關鍵應用,支持高達1000分區,每天處理超億級交易量。
面向未來業務(Future-Oriented):技術架構采用最新的I/O子系統PCle Gen4/Gen5,支持硬件加速平臺NVLink 2.0、CAPI 2.0、NewCAPI。覆蓋眾多面向未來應用的技術場景,如集中式數據庫、分布式數據庫、開源數據庫、內存計算等。
智慧敏捷(Wise&Agile):K1 Power 容器云作為容器化CaaS/PaaS,提供輕量級主機服務;K1 Power 云虛擬化 IaaS,彈性資源供給,隔離性較強。
品質(Extreme Quality):浪潮擁有27年高端服務器設計經驗,其打造的主板設計40層專業品質,擁有嚴格設計、生產、檢測流程。
可靠與穩定(High Ras):在質量、測試、散熱、集成等設計流程上層層把關,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在這六大原生技術優勢下,2020年新計算浪潮下,新 Power重磅出擊四大舉措。
硬核四大舉措,助力企業全棧IT基礎架構演進
舉措一:數據庫平臺按需演進,K1支持企業主流數據庫技術路線。
胡雷鈞幽默地說道,一些人可能會想Power不是一個恐龍級別嗎?為什么還能存在?市場上總有20%的客戶在追求高價值、高品質的產品。
據了解,當前80%的金融政府客戶核心數據庫部署在 K1 Power上。同時支持各類主流數據庫產品,包括傳統的Oracle、DB2、HANA、Informix等主流商業集中式數據庫,MySQL/MariaDB、MongoDB、Redis、PostgreSQL等開源數據庫,以及K-DB、巨杉、達夢、南大通用、ZTE和云和恩墨等主流國產數據庫。
舉措二:核心業務穩健上云,K1 Power 支持核心系統向云演進。
針對企業核心業務,K1 Power私有云內置PowerVM虛擬化,單機高達1000分區支持,結合PaaS層軟件,實現了混合云場景下的自由部署和跨平臺的資源調度,并且支持OpenStack標準,統一云管平臺調度,降低企業運維成本。?
另外,K1 Power容器云支持OpenShift等主流容器云平臺,單機容器部署密度高,滿足高負載場景下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更高容器部署密度和總吞吐量。其中,Power架構的高內存帶寬和高I/O帶寬等特點優勢明顯,一臺兩路的K1 Power Linux服務器性能相當于x86的四路服務器。
舉措三:傳統核心平滑升級,K1 Power P9 系列為傳統核心升級保駕護航。
傳統核心向新核心演進時,基礎架構層面遇到舊機設備過保后故障率提升,產生運維安全隱患和風險;機房空間有限,需要提高單位算力來滿足算力需求增長等挑戰。
K1 Power POWER9系列通過PowerVC和PowerVM構建私有云平臺,支持自動化部署功能,滿足構建云架構的技術要求,且現有資源池的數據庫可通過混合云平滑遷移,全程無需關閉業務平臺,
舉措四:重要系統核心化改造。
K1 Power規格較高,具有176個3.9GHz CPU核心,單機64TB高速內存,4032個硬盤,192個PCle插槽。可幫助企業提高重要系統的安全、穩定、確保業務連續,一臺K1 Power 可支持10年不停機,100個核心數據庫,1000個虛機,10000個容器,在這驚人數字背后,可節省機房空間和能耗,方便企業管理。通過測算,五年內可幫助企業降低50%管理成本、50%空間成本、37%能耗成本,以及43%數據庫及應用軟件許可及五年軟件維保費用,從而使得整體TCO降低10%。
談及未來,除了繼續打造Power技術實力外,胡雷鈞透露道,在依托容器建設起的數據分析、存儲、AI等新應用領域里,Power要依托其設計優勢,建立制成工藝優勢結合已有的優勢,在上述新興領域里拓展更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7年前研发出国内首台小型机的浪潮,如何怎么样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分布式架构的王者?Kubernetes凭
- 下一篇: 极道创始人吴江:企业级数据系统,初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