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变局中开新局!《2021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发布
我國SaaS市場即將步入成熟需求,一起跟上!
中國市場數字化發展已經歷了部門級信息化(2005年以前)、企業級信息化(2006-2015年)、產業級數字化(2016-2020年)三個階段,在2021年市場將進入第四個階段:生態級數智化階段。
SaaS市場的發展已經歷十五年時間,從剛開始傳統軟件廠商入局SaaS領域,到大量獨立SaaS廠商的誕生,再到互聯網巨頭的強勢介入,發展到現在獨立SaaS廠商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穩定。
從2015年到2020年期間,SaaS市場迎來了一輪高速發展期,而這輪發展主要受到產業級數字化階段的推動,SaaS產品滿足了第三階段數字化建設的需求,因而迎來一輪爆發期。
伴隨中國市場數字化發展已經進入到數智化的新時代,過去IaaS、PaaS、SaaS三者涇渭分明的狀態已經無法滿足數智化時代企業多樣化、碎片化的場景數智化需求,這推動SaaS市場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變革期。
在數智化進入新階段的當下,SaaS市場將會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SaaS廠商正在推出哪些新銳產品?市場競爭格局如何?商業模式有哪些?SaaS用戶規模是多少?用戶需求主要在哪些領域?
為解答這些問題,海比研究院、中國軟件網聯合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經過多方走訪調研,重磅推出《2021中國SaaS市場研究報告》。希望通過這個報告為業內帶來一個觀察窗口,幫忙廠商和用戶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6月30日,《2021中國SaaS市場研究報告》發布論壇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舉行,論壇活動由海比研究院、中國軟件網主辦,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應用軟件產品云服務分會、光明網給予大力支持。多位業內專家和用友、云之家、企蜂云、沃豐科技、明源云、e簽寶、銷售易、易趨云、用友人力云、藍凌、景栗科技、神州云動CloudCC、51個稅、聚通達、勵銷云等企業代表共同出席現場,就SaaS市場環境、供需特點、典型應用、機遇與挑戰等方面進行深度解析,探究未來態勢,推動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在變局中找尋機遇
和大多數的信息化、數字化概念一樣,SaaS是一個舶來品,但在中國企業級市場已經成長出像有贊、微盟等獨立SaaS上市公司。
在開場致辭中,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院總裁曹開彬表示,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刻重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之年。在“雙循環”新格局下,不同的企業、組織都在變革中找尋機遇,在變化轉折中奮力前行。
過往,我國的數字化市場顯得比較“被動”,企業開展信息化更多的是服從政府要求或產業鏈需求而進行。疫情之下,云端業務優勢明顯,企業都在主動思考數智化價值,希望借助新基建、信創、數據資產化等利好,主動開展數字化升級。企業的數智化需求從“被動”轉為“主動”,企業上云將更加徹底,市場爆發力真正顯現。
從云計算角度,從全球范圍來看,科技領域巨頭包括Amazon、微軟、Google等都在全力推進SaaS和云計算市場發展。同時,誕生了Salesforce、Zendesk、workday等SaaS原生創新企業。曹開彬談到,國內云市場當前的亮點還是在于IaaS,阿里云已經躋身全球TOP5,這無疑開了一個好頭。隨著國內政策推動、上云環境完善,SaaS賽道眾多參與者要更加注重提升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把這項服務打造成助力企業發展的新模式、新動能。
海比研究院研究總監宋濤在對報告進行全面解析時提出,受企業上云需求的帶動,SaaS應用前景更為廣闊,在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下,當前我國SaaS市場整體處于高速發展的成長期尾端,未來幾年將進入成熟期。
海比研究按業務場景應用進行分類,將SaaS分為經營管理業務類、辦公溝通工具類、業務流程外包類、數據分析服務類、信息安全服務類、垂直行業專用類六大類。其中,經營管理業務類處于成熟期,如CRM、費控管理、HR SaaS等;辦公溝通工具類、垂直行業專用類、業務流程外包類和數據分析服務類處于行業發展周期的成長期階段,未來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信息安全管理類SaaS處于行業發展的導入期。
《2021中國SaaS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SaaS市場規模為498.2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了31.6%,預計到2021年我國SaaS市場規模為666億元。在數量規模上,我國SaaS廠商數量達到4500家,SaaS企業用戶數915萬家,SaaS付費企業用戶數102萬家。大數據、電商、數據服務、研發管理、數據倉庫、物聯網為SaaS產品主要方向, 82%的SaaS廠商選擇加入生態聯盟,阿里云、華為云和釘釘是生態聯盟首選。近六成SaaS廠商客單價低于10萬,大中型企業是購買主力。
在用戶方面,我國SaaS用戶主要集中在制造、互聯網、軟件、能源、交通、專業服務等行業,對大數據、網絡安全、數據服務、財務管理、項目管理、數據安全、數據中臺、業務流程管理BPM等方面的需求比較旺盛。數據安全、技術成熟度、產品功能、業務適配型、技術先進性、口碑評價,是用戶選擇SaaS產品的重要因素。
報告進一步提出,我國SaaS市場容量可達萬億規模,未來五年,SaaS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6%。人工智能、多模一體、移動化和PaaS化,成為未來SaaS技術路線發展的重要趨勢。
SaaS軍團求變求新
從廠商角度,《2021中國SaaS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我國56%的SaaS廠商收入規模低于2000萬,49%的廠商利潤低于500萬,廠商整體盈利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當前,數據、電商、研發管理、物聯網、安全、中臺、OA等方向,成為眾多廠商求變求新、爭奪市場的重要陣地。
用友網絡解決方案專家楊旭在“數據驅動發展,創新引領未來”的主題分享中提出,用友通過構建和運行商業創新平臺(BIP),服務企業數智化轉型和商業創新。用友YonSuite基于BIP架構,為成長型企業提供“營銷、制造、采購、財務、稅務、人力、辦公、平臺”融合一體,支持企業全球化經營、社會化商業的云服務包,不斷使能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成就以客戶為中心,數據驅動、實時運營,輕松管理的數智企業。
作為多年SaaS業務獨立顧問,戴珂以“SaaS:從一個好模式,到一門好生意”為題進行分享。他談到,XaaS模式,是全球大部分生意的商業模式,SaaS生意的本質是賣服務而不是賣軟件。我國企服市場的下沉,以及大量中小企業對于服務付費意識的提升,使得我國有全球最大的企服市場。通過做軟件產品到做服務產品,營銷4P到服務體驗,銷售到獲客、交付到留存、新合同到訂閱、銷售管理到服務質量的轉變,SaaS可以在企業外部數字化,如營銷、供應鏈、銷售等方面大有作為,帶動中小企埋單,成為數字時代一門好生意。
自2020年9月阿里宣布“云釘一體”戰略之后,阿里云的數字化轉型路徑一直為外界所關注。阿里云研究院戰略總監謝婞敏介紹,下一個十年,萬場升級,阿里巴巴生態將賦能各行各業全鏈路數智化轉型升級。“云釘一體”打造在線協同、智能感知、實時企業、敏捷創新,全面整合開放力度,與行業伙伴共建創新開發生態圈,深耕行業解決方案,共創低代碼、釘原生、云原生等開發模式,全面賦能未來組織演進。
建設開源生態已成為眾多企業和開發者的共識,英特爾軟件與先進技術部資深技術總監劉秉偉以“開源構筑SaaS生態基礎架構”為題進行分享。他特別提出,英特爾oneAPI提供一個單一、開放和統一的編程模型,能夠簡化跨不同架構的開發工作。oneAPI的優勢是打造通向加速計算的高效智能路徑,能夠有效避免目前專有編程模型的經濟和技術負擔,不僅讓開發者自己決策,更大發揮硬件的價值,還能實現安全的部署和簡便的軟件開發,為中國開源生態建設中貢獻一份力量。
與PaaS和IaaS進行深度融合
2020年暴發的疫情,成為推動SaaS發展的重要催化劑。通過調研,海比研究院發現,有80%的廠商在2020年推出新銳產品, SaaS應用多面開花。從新銳產品類型分布來看,主要以數據安全、大數據、移動應用和電商為主,沃豐、企蜂云、明源云、景栗科技等廠商的SaaS新品均有積極表現。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院總裁曹開彬與多位行業專家圍繞“數智化時代SaaS市場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嘉賓們認為,融合將成為SaaS企業今后發展的重要關鍵詞。融合既包括與SaaS與PaaS、laas的融合,更有生態伙伴之間的融合。SaaS廠商推出自營PaaS產品,并與SaaS產品結合推廣將是重要發展趨勢,中國有機會出現自己的企業服務級App Store。
另外,隨著SaaS市場的細分領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很多領域涌現出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這些隱形冠軍未來可期。全面堅持開放、融合、創新,打造完整云生態,對于繼續培育新生力量,提升市場對我國云產品的信心,都大有裨益。
同時,為樹立標桿,打造供給側影響力,本次活動主辦方從企業規模、人員規模、客戶數量、技術先進性、服務口碑等維度出發,遴選出一批SaaS優秀廠商、產品、解決方案,助力產業健康發展。
在2021中國SaaS領域狀元獎的頒獎環節,獲獎廠商們一致表示,市場容量大,但付費率、續費率過低,是很多SaaS企業都要面臨的現實情況。在專業化、服務化的過程中,廠商要持續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幫助用戶解決經營難題,這是所有企業都要努力的方向。
繼《2021中國SaaS市場研究報告》之后,海比研究院、中國軟件網還將于8月3日推出《2021中國PaaS市場研究報告》,以形成對云市場的進一步梳理與總結。海比研究院愿意與廣大廠商繼續攜手前行,共同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思路,貢獻更多主張。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于变局中开新局!《2021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发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微软云打印将直接与 OneDrive 集
- 下一篇: 顶级技术大咖,揭秘实时音视频开发的超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