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安全操作系统,这位技术老兵是认真的!
受訪者 |?王文東
記者 | 伍杏玲
出品 | CSDN云計算(ID:CSDNcloud)
近年來國際形勢變化莫測,基礎軟件作為建設國家信息系統的核心,其自主研發能力備受關注與熱議。作為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我們如何打破當前國產基礎軟件窘境,做出“卡別人脖子”的產品?
際遇風云之時,操作系統領域資深專家王文東和庹凌云,積極關注我國基礎軟件發展,于2020 年 8 月,布局創辦了擁有自主技術的企業——熵核科技,并研發出熵核安全操作系統XCOS,致力于解決智能物聯網、車聯網與區塊鏈等領域的安全問題。
該如何強化基礎軟件自主可控體系,更好地創新國產操作系統生態?對此,CSDN 專訪熵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王文東,聊聊國產安全操作系統的技術創新與思考。
王文東
拒絕“卡脖子”威脅,自研安全操作系統
對于技術創業者而言,如何尋找風口,如何尋找與專業特長契合的大浪潮,始終是世紀難題。擁有高性能編譯器Open64 優化、美滿科技(Marvell) JavaScript 虛擬機 Kinoma 優化技術經驗的王文東,結合近年來大眾對底層系統軟件自主研發技術的渴望;以及通用安全操作系統市場中80-90% 均被國外廠家所壟斷、國產安全操作系統正面臨“卡脖子”風險的現狀,毅然帶領團隊敲下第一行 XCOS的代碼,開啟安全操作系統的創業之旅。
《創能量》一書如此勸告創業者:“不要去跟著市場的尾巴,要站在國家的角度、行業的角度去預測風向。發現有所改變,就盡全力帶領公司站在順風口那里,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謀略?!?/p>
盡管王文東團隊擁有操作系統、虛擬機豐富的研發經驗,但研發安全操作系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文東坦言有以下三大難題:
在技術上,安全操作系統與通用操作系統存在差異性,安全操作系統最大的特性是安全虛擬機,因此研發人員除了掌握操作系統原理和技術外,還需對 CPU 架構、指令集、編譯器等各模塊技術深入了解,當前國內同時擁有這些技術經驗的人才是相對比較少的。
在人才培養上,王文東觀察到,自 2008 年后,上述技術人才存在斷層現象。在 2008 年以前,這方面的人才相對多一些,但在 2008 年后,由于移動互聯網、電商等潮流席卷,人才的培養更偏向應用層開發,因此出現了底層系統軟件人才斷層的現象。
在生態上,安全操作系統需適配 GlobalPlatform 等國際安全標準、匹配企業業務需求,促進行業生態健康發展。這要求開發人員在掌握安全操作系統技術外,還需了解相關的行業知識。王文東舉例:物聯網設備種類眾多,各廠家的技術棧存在較大差異,需要的安全解決方案也是各種各樣的,因此在對接各個廠商,提供安全操作系統時存在適配難題。
王文東迎難而上,率領 17 人核心研發團隊打造的 XCOS擁有以下技術優勢:一是完全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二是自定義字節碼、指令集,適配GlobalPlatform 等國際安全標準,并兼容主流安全操作系統的 API;三是支持多語言開發,XCOS 已支持 Java、C++,未來將支持 JavaScript 、Solidity 等編程語言。另外,熵核科技正與多家國內知名安全芯片廠家交流對接,并攜手幾家方案提供商,進行深度的合作,打通安全操作系統的上、中、下游,促進國產安全操作系統生態發展。
安全操作系統的技術與應用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物聯網白皮書(2020年)》顯示,到 2025 年,全球聯網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 250 億臺左右,其中中國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 80 億臺。隨著 5G、AI 等技術的發展,威脅攻擊手段不斷升級:例如今年美國最大燃油管道受攻擊導致美國1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進入緊急狀態,2020 年 Ripple20 0day 漏洞曝光,波及數億臺聯網設備,CallStrangerUPnP 漏洞影響數十億臺設備……
由于物聯網的萬物互聯特性,物聯網安全也是一個寬泛的領域,在設備側、傳輸過程、服務側等方面均有可能受到安全威脅,其中以設備側最容易發生隱私泄露、惡意代碼攻擊、數據竊取、數據篡改、固件完整性被破壞等安全事故。
目前在物聯網設備側的安全解決方案中,以安全芯片為基礎、搭載通用安全操作系統的 SE 方案已成為物聯網端側安全的最優解決方案。
熵核科技自主研發的安全操作系統 XCOS,可對物聯網設備提供固件防護、系統安全引導、數據加密、秘鑰保護、遠程身份認證等服務,同時提供了高效靈活的 API,便捷開發與集成,保障物聯網設備的安全。
王文東舉例,物聯網設備在數據傳輸時通常采用 TLS、SSL加密技術,但在遠程身份認證中很難識別端側設備的真實性。熵核科技的基于安全芯片的安全操作系統針對此提供了解決方案,來解決遠程身份問題。這相當于在設備上添加一個芯片,當運行安全操作系統后,設備的身份等信息固化在芯片里,并對設備的安全啟動做出保護,以達到固件升級防護的效果。
盡管熵核科技才創辦一年,王文東卻信心滿滿:他清晰定位熵核的技術邊界是安全和虛擬機。計劃花費一年時間研發第一款產品 XCOS(已達成),緊接著市場驗證一年左右的時間,第三年發力生態,將產品全面推向市場。另外,規劃中的第二款安全虛擬機產品將用于區塊鏈場景,第三款虛擬機產品將面向領域的編程語言相關的訓練。
建議開發者
據 CSDN《2020-2021 中國開發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31% 的被調查開發者認為實現國產操作系統彎道超車的突破點,在于大力培養操作系統人才。對此,王文東建議有志于從事操作系統的開發者:
一是作為在校大學生,應深入學習體系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等相關的課程,儲備理論知識;?
二是國內眾多企業和科研機構正在積極參與 RISC-V 生態,開展了各類線上線下培訓和講座分享,大家可以學習相關知識;
三是實踐,初學者可以從一塊簡單的開發板、從開源系統開始,通過編程來搭建出特定系統,實踐出真知。
結語
作為一位 20 多年的老程序員,編程已成為王文東的習慣,如今作為熵核 CEO 的他仍會投入 30-40%的時間精力在研發上,“對我而言,編程已成為我調整心情的‘工具’了,當遇到難解或糾結的問題時,我會埋頭敲代碼,心情隨著一行行代碼的輸出,慢慢地平靜下來了?!?/p>
筆者采訪王文東時,發現 70 后的他雖為創企的 CEO,言語間是一位技術者樸素的初心:喜歡編程,想自主研發出硬核安全操作系統,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兢兢業業,帶領團隊砥礪前行,為國產基礎軟件貢獻技術力量。
祝福王文東團隊,祝福熵核科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做安全操作系统,这位技术老兵是认真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四:低代码平台会带动
- 下一篇: 轻松应对双11,百万级物理和虚拟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