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专辑 | 阿里开发者们的第19个感悟:Simple is better.
2015年12月20日,云棲社區上線。2018年12月20日,云棲社區3歲。
阿里巴巴常說“晴天修屋頂”。
在我們看來,寒冬中,最值得投資的是學習,是增厚的知識儲備。
所以社區特別制作了這個專輯——分享給開發者們20個彌足珍貴的成長感悟,50本書單。
多年以后,再回首2018-19年,留給我們自己的,除了寒冷,還有不斷上升的技術能力與拼搏后的成就感。
云棲社區釘釘技術討論群,已有5000+開發者。
云棲社區2019年1月30+場活動預告【持續更新,歡迎加入】?學習,是一種氛圍。
1月16日,Simple is better.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9個感悟。
Mars,基于矩陣的統一計算框架。已經開源。那么:Mars 是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的;Mars 如何分布式地執行等。可以與繼盛多交流。
阿里繼盛: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主要從事大數據 Python 生態相關的工作,主導開發了 Mars,基于張量的分布式超大規模科學計算引擎;以及 PyODPS,MaxCompute 上的 Python 數據分析框架。
讀源碼是程序員進階的唯一途徑。
Simple is better.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推薦的書單
《三體》
《人類簡史》
《機器學習》
《深度學習》
1月15日,每次困難出現時,就是成長的機會出現了。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8個感悟。
國有在社區分享了多篇技術干貨,他說,閑魚是國內首個將Flutter用于大型實踐,并用在重要場景的應用。同時閑魚對Flutter技術演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阿里國有:堅持 做不一樣的自己
王樹彬(國有),
淘寶技術部的閑魚 高級技術專家
關于成長,我體會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每次困難出現時,就是成長的機會出現了。?
第二,堅信。現實問題,往往有很多解法,沒有標準答案,相信會帶來更趨向成功的答案,在困難面前尤其如此。
書單
《設計模式》?
《曾國藩》
1月14日,無細節不設計,無設計不架構。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7個感悟。
項籍,阿里巴巴新零售供應鏈平臺服務決策平臺負責人。在專家頁中如此介紹自己:“多年互聯網開發經驗,從事業務開發、平臺開發、架構設計、云計算、APM等領域。目前專注于供應鏈方向的解決方案治理和服務交易域”。作為問答頻道活躍的達人,歡迎交流討論。
阿里陳帥(項籍):無細節不設計,無設計不架構
阿里巴巴新零售供應鏈平臺服務決策平臺負責人
沒有惡心的業務和應用,只有惡心的設計。
只有程序員自己能把自己當成資源,多關注總結和沉淀。
工程師的使命是使世界更加優雅和飄逸。
推薦的書單
《運籌學》
《模式識別》
《Java并發編程實戰》
《平臺革命》
1月11日,當你帶著疑惑去閱讀源碼的時候,你才能真的理解通透。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6個感悟。
熱愛算法與開源技術的索月將自己的思考不斷沉淀。歡迎加入釘群與他和他的團隊交流。
【HBase從入門到精通系列】誤刪數據如何搶救?
【HBase從入門到精通系列】如何避免HBase寫入過快引起的各種問題
阿里索月:讓閱讀源碼成為習慣
郭澤暉(索月)
阿里云數據庫技術專家
云HBase核心研發,Hadoop&HBase&OpenTSDB contributor
<提升編程能力很關鍵的一點是研究別人的代碼是怎么寫的。
<平時使用的框架,不理解的地方除了通過搜索引擎去尋找答案,最好的方式是閱讀源碼。
<當你帶著疑惑去閱讀源碼的時候,你才能真的理解通透。
推薦書單
《Effective java》
《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
1月10日,做一款優秀大數據引擎,要找準重點解決的業務場景。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5個感悟。
沐遠在社區分享了他的博文,《使用spark分析云HBase的數據》《hive數據導入云hbase》,粉絲評論說請收下我的膝蓋。
李偉(沐遠)
阿里云數據庫技術專家
專注大數據分布式計算數據庫領域, 研發Spark及自主研發內存計算,目前為廣大公有云用戶提供專業的云HBase數據庫及計算服務。
做一款優秀大數據引擎,要找準重點解決的業務場景,打磨一套易用的API,構架與上下游聯動的生態。
推薦書單:
《黑客與畫家》?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
《大數據之路》
1月9日,技術拓寬技術本身價值,商業價值,更加拓寬的是人生價值的邊界。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4個感悟。
孤盡,阿里巴巴技術專家,花名取意“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思,《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的主要編寫者。2016年3月,孤盡帶領約碼項目組編寫《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碼出高效,碼出質量,推動阿里系與業界一起進步,讓代碼變得更舒服,更清澈,更好維護。
2018年5月,孤盡在《向代碼致敬,尋找你的第83行》活動中曬出了他入職第一年寫的代碼,大家趕緊來找找是否有不合規約的地方。
歡迎開發者關注他,并加入釘群與孤盡深度討論。
《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史上最全資料點此查看!
阿里孤盡:技術拓展價值邊界
楊冠寶(孤盡)
阿里巴巴代碼平臺負責人。
阿里巴巴代碼規約的起草者和推動者。
在阿里歷任研發、架構師、技術主管等不同的角色,承擔過雙十一、國際化、代碼中心等大型項目,有著豐富的一線編程經驗,在大數據、高并發、研發效能領域均有較深的造詣,樂于分享與總結,在國內外做過多次大型交流和培訓。
技術拓寬技術本身價值,商業價值,更加拓寬的是人生價值的邊界。?
好的代碼是藝術,好的代碼思維是哲學。程序員在技術進階的路上,敢于象藝術大師一樣不斷地雕琢自己的作品,思考代碼背后的邏輯,不斷地提煉和總結,成就傳奇代碼人生。?
記憶、思考、表達、融會貫通是學習的四步曲,第一步是基礎,更是一個體力活。
出版圖書:
《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
《碼出高效》
推薦書單:
《Effective Java》?
《設計模式之禪》?
《深入JVM虛擬機》
1月8日,工程師需要在業務、場景、產品和技術的循環迭代中成長。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3個感悟。
明朔在云棲社區的專家頁介紹很簡潔:長期從事大數據系統研發。歡迎開發者關注他,并加入釘群與明朔深度討論。
阿里明朔: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明(明朔)
Aliyun HBase SQL負責人
七年大數據系統經驗
曾負責阿里集團Spark四年
自主研發內存計算引擎和MaxCompute聯合計算平臺
程序員通過代碼給他人賦能,從而改變世界。
工程師需要在業務、場景、產品和技術的循環迭代中成長。
推薦的書單:
《數據庫系統實現》
《賦能》
《未來簡史》
1月7日,想不通了就換個角度。多維思考,勝過盲目苦干。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2個感悟。
炯軒,7年安卓研發經驗,108項安卓相關國內外發明專利,曾主導知名開源插件化項目的研發。現在高德從事動態化(JS + Native)方向的工作。也是云棲社區的問答頻道當之無愧的達人。開發者們可以在關注專家頁與炯軒互動。
阿里炯軒: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高德無線開發專家
7年安卓研發經驗,108項安卓相關國內外發明專利,曾主導知名開源插件化項目的研發。現在高德從事動態化(JS + Native)方向的工作
碼如其人:你的代碼,就是你的臉面,是你工作態度的體現。?
工匠精神:像對待工藝品那樣,精心打磨。時間會給你回報。?
跳出循環:想不通了就換個角度。多維思考,勝過盲目苦干。
推薦書籍:
《編寫可讀代碼的藝術》?
《人月神話》?
《程序員健康指南》
1月4日,我們不一定知道正確的道路是什么,但卻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太遠。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1個感悟。
唐修,阿里云數據庫和應用遷移(ADAM) 高級產品經理。在社區和釘群很活躍,尤其在最近業內比較關注的話題:Oracle數據庫和應用上云,怎樣做最靠譜?很有見地。此外還有系列內容:
PostgreSQL 遠程鏈接 Sever端配置
PostgreSQL 11源碼安裝
EDB Postgres MTK 使用小記
阿里唐修:天道酬勤
阿里云數據庫和應用遷移(ADAM) 高級產品經理
ORACLE數據庫專家,ADAM產品專家。
我們不一定知道正確的道路是什么,但卻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太遠。
擁抱變化,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工作。
推薦的書單:
《麥肯錫卓越工作方法》
《C++ Primer Plus》
《數據庫事務處理的藝術》
1月3日,產品經理最優秀的能力,是框架思維,腦海中有藍圖。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0個感悟。
作為阿里云NoSQL/NewSQL/HTAP產品負責人,開發者們可以在社區的專家頁找到所在。他最新的一篇博文是回顧。推薦一讀。
《2018年阿里云NoSQL數據庫大事盤點》
阿里所在:一個產品經理的修煉之路
朱潔(所在)
阿里云數據庫NoSQL/HybridDB產品線產品負責人
10年+數據庫/大數據研發管理經驗,專注于數據庫/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規劃和實踐應用。
企業級云產品始終要圍繞客戶價值進行優化和創新;
產品經理最優秀的能力,是框架思維,腦海中有藍圖;
做產品,就是追求卓越的過程。
出版的圖書:
《大數據架構詳解:從數據獲取到深度學習》
推薦的書單
《基業長青》
《刷新》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2019年,新年快樂。1月2日,脫離產品價值,是難以出創造性的代碼的。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9個感悟。
作為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的工業物聯網為制造數字化提供了基礎設施,包括:端、邊緣計算和云平臺。 “端”主要通過AliOS Things、Link kit SDK(阿里智能生活物聯網飛燕平臺)等安全地連接各種端設備;邊緣計算則實現工業數據的實時分析與實時決策,然后直接下發機器執行;而一個更為廣泛的云平臺,則實現了連接管理、設備影子、設備模型等,從而管理數字化的物、料、機器等,在此基礎設施之上再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生各種應用解決方案:包括設備運維、機床數字化改造、產品視覺檢測等場景解決方案,以及遠程監控、故障預測、設備臺賬等工業APP。
AliOS Things(阿里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技術團隊正在源源不斷的在社區中分享實踐經驗。歡迎關注他們的云棲號《AliOS Things》。
阿里靈壹:平靜如水, 激情似火
靈壹, 阿里云IoT事業部技術專家
負責物聯網嵌入式系統AliOS Things技術開發和產品落地
僅專注于技術進步,脫離產品價值,是難以產出創造性的代碼的,我們的職責是產出共筑產品的基石;
思想,技術,勞作在成為產品的過程中,充滿著熱情,快樂的工作為我們的成就注入活力。
推薦的書單:
《從零到一》
《設計模式》
12月29日,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保持專注度顯得尤為可貴。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8個感悟
阿里圭多:保持專注,持續學習
何登成
阿里巴巴數據庫事業部OLTP數據庫負責人
負責打造阿里自研新一代分布式數據庫X-DB
這個時代,任何你感興趣的知識和技術,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深入學習。千萬別做新時代的葉公好龍?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保持專注度顯得尤為可貴。Stay focused?
結合1和2,我的建議:認準方向,保持專注,持續學習,做一年比一年更好的自己
推薦書單
《美國簡史》這個時期,簡單了解一下美國,非常有必要?
《鞋狗》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們前行?
《System Performance: Enterprise and the Cloud》
12月28日,做一件事情,需要有道有術。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7個感悟。
封神,HBase大牛。先后研發上萬臺Hadoop、ODPS集群;先后負責阿里分布式調度平臺YARN;自主研發分布式內存計算引擎,負責Spark; 目前為廣大公共云用戶提供專業的大數據結構化存儲服務(云HBase)。封神在社區非常活躍,博文、直播、問答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在今年我們一起重點打造的HBase社群中,已經有2200+志同道合的開發者一起,不斷學習和探討。
阿里封神:心智改變人生,大數據改變世界
曹龍(封神)
阿里云ApsaraDB HBase技術負責人,中國HBase開源技術社區發起人之一,10多年大數據庫、數據庫經驗
參與研發維護阿里萬臺Hadoop及ODPS集群
?
當你改變心智,你就會改變人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需要自身尋求意義之所在,不可茍活;?
做一件事情,需要有道有術,階梯發展,且成事之前大凡修身養性;?
數據是我們在這個世界運行的痕跡,合理使用處理數據能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推薦的書單:
《失控》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12月27日,享受折磨。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6個感悟。
鐵庵,來自于他的高中的母校 楊仙逸中學,楊仙逸將軍(中國近代航空事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字學華,號鐵庵。
《享受“折磨”》這是鐵庵送給開發者的成長感悟。
每天忙碌在產品及項目工作中時,有時也會疲憊。然而,每當想起自己的初心和理想,還有家人的支持,一切隨即化作無限的幸福。
阿里鐵庵:從碼農到產品經理
蕭少聰(鐵庵)
阿里云RDS系列數據庫高級產品專家
PostgreSQL中國用戶會2015-18屆主席
中國區首位 EDB Postgres認證專家
中國區前20名 紅帽RHCA認證架構師 之一
開源是一種信仰,代碼可以開源,文章也可以開源,PPT也可以開源。
基于前人的智慧將讓你事半功倍,與他人分享成果,會讓你的智慧長成參天大樹。
寫代碼如此,做產品亦如此,讓自己成為大家的地板,讓分享成就快樂。
推薦的書單
《PostgreSQL實戰》
《物演通論》
12月26日,聽話,出活。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5個感悟。
隱達是阿里云FPGA異構計算負責人,花名寓意是做人隱,做事達。在社區的專家頁面中,如此介紹自己:業余時間喜歡看美劇和讀書,尤其是歷史書;還喜歡喝點小酒侃大山,喝酒只喝啤酒和威士忌;酒量比較差,但是酒品還過得去。我在某通信公司工作了18年,其中十年的大規模FPGA/ASIC開發、系統設計作。期待更多系列內容。
FPGA設計之“甩鍋大法”
FPGA設計中遇到的奇葩問題之“芯片也要看出身”(三)
FPGA設計中遇到的奇葩問題之“芯片也要看出身”(二)
FPGA設計中遇到的奇葩問題之“芯片也要看出身”(一)
阿里隱達:things that don'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er
隱達
阿里云FPGA異構計算負責人
20年FPGA、ASIC、硬件開發經驗,對數據中心FPGA加速有一些實踐和落地
聽話,出活。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識不足則多疑,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推薦的書單:
《見識》
《智能時代》
《大學之路》
12月25日,自驅是最好的進步方式,不設限,綜合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四個感悟。
阿里城池:hungry and humble,永遠不夠好
城池所帶領的前端技術團隊一直與云棲社區密切配合,每一場的云棲大會的精彩呈現都是大家的努力。1月6日第13屆D2前端技術論壇將在杭州舉辦,歡迎參加。《Google、Facebook、GitHub、Babel核心成員齊聚,第13屆D2前端技術論壇正式啟動》。
鄧小明(城池)
阿里云高級前端技術專家
多年前端&全棧研發經驗,在工程化、serverless有一些實踐及落地
自驅是最好的進步方式;
永遠不夠好;
不給自己設限,不限定自己的角色,綜合提高自己的能力;
從0-1很艱難,但也很有趣
書單
《基業長青》
《企業IT架構轉型之道阿里巴巴中臺戰略思想與架構實戰》
12月24日,從身邊熟悉的開源系統開始,用過才能更好理解代碼。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3個感悟。
正研,社區HBase社群大V。在他的博文中,《HBase2.0中的Benchmark工具 — PerformanceEvaluation》、《深入解讀HBase2.0新功能之高可用讀Region Replic》、《深入解讀HBase2.0新功能之AssignmentManagerV2》、《消滅毛刺!HBase2.0全鏈路offheap效果拔群》可以清晰看到經驗的積累。
阿里正研:開源改變世界
楊文龍(正研)
阿里巴巴存儲技術事業部技術專家
Ali-HBase內核研發負責人
ApacheHBase社區Committer&PMC成員
對分布式存儲系統的設計、實踐具備豐富的大規模生產的經驗
有些人一直想去學習熱門開源軟件的代碼,但其實不如從身邊熟悉的開源系統開始;
因為只有用過,才能更好地理解代碼,
只有帶著實際生產的問題去看,才能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去設計架構。
反過來,只有從源碼級理解這個系統,才能在使用過程中避免采坑。
推薦的書單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
《HeadFirst設計模式》
12月21日,使命感與開放心態,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2個感悟。
阿里德歌:公益是一輩子的事,I'm digoal, just do it
德歌,江湖人稱德哥。PG大神,在社區擁有6500+位粉絲。三年來,他沉淀在社區的博文超過2000+篇。還記得社區剛成立時,有位開發者在博文后留言“我一直認為PG是小眾數據庫,沒想到社區有這么多干貨。” 三年過去,PG的地位一直在上升,云棲社區PG釘群也已經超過1000位開發者在一起交流討論。
周正中(德歌)
PostgreSQL 中國社區發起人之一,PostgreSQL 象牙塔發起人之一,DBA+社群聯合發起人之一,10余項數據庫相關專利,現就職于阿里云數據庫內核技術組。
學習第一要有使命感,第二要有開放的心態。使命感是技術為業務服務,結合業務一起創造社會價值,有使命感才能讓你堅持下去,遇到困難時不容易被打倒。開放是在扎實的技術功底之上,跳出純粹的技術從生態進行思考,要埋頭苦干也要抬頭看路。比如行業生態中重疊部分,盟友與競爭關系,問題及補齊辦法等,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國家和國際形勢,分析背后原因,在未來技術方向決策上避免逆流行舟。
推薦的書單:
《PostgreSQL實戰》
12月20日,場景中學習,這是我們送給開發者的第1個感悟。
阿里畢玄:程序員的成長路線
在這篇《程序員的成長路線》里,阿里基礎設施負責人畢玄結合自己的經歷跟大家講述了他在各個角色上成長的感受。在他的職業經歷中,在成長方面經歷了技術能力的成長、架構能力的成長,以及現在作為一個在修煉中的技術 Leader 的成長。其中技術能力和架構能力的成長是所有程序員都很需要的,值得所有正為職業發展而迷茫的技術同學細細品味。
林昊(畢玄)
阿里基礎設施負責人
阿里巴巴HSF、T4創始人,HBase負責人
主導阿里電商分布式應用架構、異地多活架構、資源彈性架構升級
程序員,要尋找甚至創造場景來學習相應的技術能力。正如學Java通訊框架,嘗試基于BIO/NIO寫一個,然后對比Mina/Netty,看看為什么不一樣;學Java的內存管理,嘗試寫程序去控制GC的行為。書籍外,更建議翻看源碼,結合場景才能真正理解和學會。我的職業經歷是技術能力成長、架構能力成長和正在修煉中的技術Leader的成長,三條路線都可發展,沒有孰優孰劣,興趣、個人優勢仍是最重要的。
出版的圖書:
《OSGi原理與最佳實踐》
《分布式Java應用:基礎與實踐》
推薦的書單:
《硅谷之謎》
《智能時代: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
預計更新到1月20日,歡迎收藏。
?
原文鏈接
本文為云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云栖专辑 | 阿里开发者们的第19个感悟:Simple is better.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8.0.14 - 新特性 -
- 下一篇: Dart编译技术在服务端的探索和应用